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回答第9題至第10題管仲有病,桓公問之,曰:「仲父之病病矣,可不謂,云至於大病,則寡人惡乎屬國而可?」管仲曰:「公誰欲與?」公曰:「鮑叔牙。」曰:「不可。其為人絜廉善士也,其於不己若者不比之,又一聞人之過,終身不忘。使之治國,上且鉤乎君,下且逆乎民。其得罪於君也,將弗久矣!」公曰:「然則孰可?」對曰:「勿已,則隰朋可。其為人也,上忘而下畔,愧不若黃帝而哀不己若者。以德分人謂之聖,以財分人謂之賢。以賢臨人,未有得人者也;以賢下人,未有不得人者也。其於國有不聞也,其於家有不見也。勿已,則隰朋可。」(《莊子‧徐無鬼》)
9.隰朋「愧不若黃帝而哀不己若者」,可見隰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A)寬以待人,嚴以律己
(B)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C)為而不恃,功成弗居
(D)和光同塵,抱怨以德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05583
統計:A(499),B(82),C(191),D(52),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