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1.西元 2009 年金門舉辦「〇○60 週年紀念特展」,展場中生動重現○○戰爭時的景象:西元 1949 年 10 月 25 日凌晨 2 時,共軍分 3 團自海面登陸突圍,當時國軍在灘頭與共軍正面作戰,整場戰役歷時 3 天,27 日共軍全軍覆沒,國軍陣亡 1,267人,負傷 1,982 人。回顧整場戰役,當時的老兵認為勝利絕非偶然:「有上級長官運籌帷幄、加上將士用命,當然敵人倒楣搶灘時遇上 66 戰車拋錨在沙灘上,也是特殊的歷史安排。」當時建功的 66 戰車也因此被封為「金門之熊」。請問這場戰爭應為何者?
(A)第二次世界大戰
(B)韓戰
(C)古寧頭戰役
(D)八二三炮戰
(A)第二次世界大戰
(B)韓戰
(C)古寧頭戰役
(D)八二三炮戰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曉琪的爺爺自從跟隨政府來臺後,就再也見不到自己原來在中國大陸的家人,本來以為會是永遠的遺憾,幸好後來因為政策改變而有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請問:曉琪爺爺有這樣的遭遇,分別與下列哪件史事及政策有關?
- 【題組】請問根據四個時期的敘述,何者是「進口替代」時期?(A)甲時期 (B)乙時期(C)丙時期 (D)丁時期
- 自兩岸分治後,經過半世紀以來的衝突對立、和平對峙到頻繁交流,兩岸關係已經大幅改變,請問以下何者是兩岸結束長期隔離的契機? (甲)舉行辜汪會談(乙)解除戒嚴(丙)成立大陸委員會(丁)終止動員戡亂。
- 臺灣近年來先後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世界貿易組織」等,這代表當前臺灣經濟發展目標為何?(A)貿易朝向自由化、國際化(B)擺脫開發中國家的競爭壓力(C)藉由加入國際組織渡過能源危機(D)以工
- 民國 68 年,中共發表「告臺灣同胞書」,表示要與臺灣「和平統一」,並建議兩岸可逐步開放通郵、通航、通商等交流。民國 70 年,中共領導人鄧小平首次公開提出解決臺灣、香港問題的「一國兩制」構想。
- 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談起《薪傳》的靈感來源:「剛剛創立舞團時,我說我們是『中國人作曲、中國人編舞、中國人跳給中國觀眾』……然後臺灣就被趕出聯合國,突然之間,我要想清楚自己是誰。」這段經歷展現了臺
- 民國 47 年八月,共軍突然對臺灣外島發起猛烈砲火攻擊,在 44天的炮擊中共軍一共發射了 47萬發砲彈,造成民眾 80 人死亡。自10 月起改採例行性砲擊,直到民國 68年為止。請問此事件發生在
- 民國六十年代,臺灣因為遭逢內政外交的挑戰,使得許多創作者開始專注臺灣本土的文化與生活,帶動了鄉土文學的出現。請問當時內政外交的挑戰「並不」包括何者?(甲)能源危機衝擊經濟(乙)美國與我國斷交(丙
- 過去美國基於戰略考量曾與我國的關係良好,甚至一度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請問關於此條約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此處的「中」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B)八二三炮戰時美國因此提供武力協防
- 臺灣某時期的官員曾說:「臺灣市場規模小,近年來已經面臨了生產過剩的瓶頸。歐美已開發國家因國內工資上漲,開始將勞力密集型的產業外移其他國家,而臺灣剛好具有勞動力低廉的優勢,若能採取較開放的貿易措施
內容推薦
- 下表是臺北市中山足球場近百年來的發展沿革,此處從運動場到美軍軍事用地,直到今日成為休閒展覽的多元化場地。請問:表中的美軍勤管總司令部於西元 1979 年撤出此地,可能與何事的發生有關 (A)中華
- 十大建設對臺灣的經濟起飛發揮了不可抹滅的貢獻,請問有關下圖的十大建設敘述,何者「正確」?(ㄅ)甲是北迴鐵路(ㄆ)乙是重化工業(ㄇ)丙是對外聯絡的重要交通建設(ㄈ)丁和戊都不是交通建設(ㄉ)戊是基
- 抗戰結束後,國民黨在政權爭奪戰中失敗,這當中的因素很多,但應該不包括下列哪幾項?甲:共產黨接受日本軍事支援乙:國民黨官員貪汙腐化丙:國民黨無法妥善解決財政問題,物價飛漲丁:共產黨趁北伐期間壯大。
- 何謂侵蝕基準面?(A)侵蝕基準面以上是沉積作用,以下是侵蝕作用 (B)侵蝕基準面只會在水庫面發生(C)侵蝕基準面以上是侵蝕作用,以下是沉積作用 (D)侵蝕基準面只會在海平面發生
- 【題組】承上題,右圖是甲乙丙丁四個地區長年平均的溫度濕度圖。依圖判斷各區域的氣候特徵,哪一個地點最有可能發生凍融作用? (A)甲(B)乙(C)丙(D)丁
- 若在鹽度42‰的紅海撈取海水3000公克,以日曬法取鹽,將水完全蒸發,理論上應該會得到多少克的鹽類?(A)14克 (B)42克 (C)84克 (D)126克
- 風磨石或稱風稜石是因為風的侵蝕造成,請問該石頭有何特徵?(A)石頭會呈現一個一個洞,潮間帶生物可以躲在裡面 (B)石頭會成碎屑狀,有點類似細沙(C)石頭會被風侵蝕產生一整面斜面 (D)石頭並沒有固
- 若甲岩石是由碎屑顆粒物經由壓密、膠結的過程形成的岩石,則甲岩石屬於哪一類的岩石?(A)沉積岩 (B)火成岩 (C)變質岩 (D)深成岩
- 根據三大岩類的分類,下列何者和其他三者屬於不同類別?(A)板岩 (B)大理岩 (C)片麻岩 (D)礫岩
- 花花在上課時拿到兩塊外觀很像的礦物,聽老師說分別是石英和方解石,請問該如何分辨兩種礦物?(A)滴稀鹽酸發現會冒泡的是石英 (B)外觀的結晶形狀像平行四邊體的是方解石(C)顏色是透明偏乳白色的是石英
- 下列關於火成岩的敘述,何者錯誤?(A)花岡岩的二氧化矽含量較多、顏色較淺(B)安山岩可以在海陸交界的火山找到(C)安山岩的結晶顆粒比花岡岩的結晶大(D)玄武岩是海洋地殼的主要成分
- 【題組】根據此圖判斷,何者可能是自流井?(A)戊 (B)己 (C)庚 (D)沒有自流井
- 【題組】判斷己和庚的地下水面高度為何?(A)ㄅ和ㄇ (B)ㄅ和ㄈ (C)ㄆ和ㄇ (D)ㄆ和ㄈ
- 近來國際爆發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為了避免國內疫情擴散,造成大規模社區感染,政府得依法要求高風險民眾進行居家隔離或檢疫。請問:上述「權利限制之理由」與「限制之權利種類」之配對,何者
- □□事件後,外商可在通商口岸設立工廠,因此中國本土工商業發展困難。但在〇〇事件期間,列強忙於戰事,無暇他顧,所以中國本土工商業獲得發展的良機。請問:□□事件和〇〇事件分別指的是? (A)第一次世
- 有關此刊物的敘述,何者有誤? (A)民國 4 年的創刊號是由陳獨秀主編(B)曾發表作家魯迅的作品《狂人日記》(C)提倡以白話文取代八股文,有助於知識的傳播(D)宣揚民主和科學學說,呈現思想解放的
- 莉安是生活在民國 9 年,居住在上海的一位女學生,下列哪些敘述可能出現在她的日常生活中?(甲)在報紙上看到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消息(乙)穿著漂亮的洋裝到電影院看戲(丙)居住在有電話、電燈、自來水的舒
- 中華民國建立後,民主共和體制曾二度遭到破壞,指的是下列哪兩個人曾經恢復帝制? (A)袁世凱、段祺瑞(B)袁世凱、溥儀 (C)溥儀、曹錕 (D)袁世凱、張勳。
- (甲)東漢末年群雄並立(乙)唐末藩鎮之禍(丙)明末流寇之亂(丁)清初三藩之亂(戊)民初軍閥統治。請問:以上哪些最符合「當中央政府的權力式微,就容易形成地方軍人割據局面」的敘述? (A)甲丙丁 (
- 櫻桃上完歷史課後,將與袁世凱有關的史事整理如下:(甲)二次革命 (乙)正式大總統(丙)五九國恥(丁)洪憲帝制,請問按照發生時間的先後順序排列為何?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
- 丸子上課抄筆記時,不小心寫錯了一個地方,你能幫她找出錯誤的選項嗎? (A)甲 (B)乙 (C)丙 (D)丁。
- 根據所學過的內容,判斷有關右邊表格內容的敘述何者有誤? (A)這是民國 5~17 年中國南北分裂的局面(B)此時期各地軍閥常依附列強,擴張武力,因此政局動盪不安(C)表格中★指的是廣州(D)當時
- 【題組】承上題,這個團體對清朝的局勢發展有何影響?(甲)引發八國聯軍攻陷了首都(乙)簽訂清末對外賠款最多的條約(丙)中央權勢衰微與地方勢力的興起(丁)皇帝為挽回人心,開始推動改革 (A)甲乙丙
- 【題組】請問有關孫中山所領導的革命運動過程,以下那一項敘述內容有誤? (A)受到甲午戰敗的刺激,孫中山在夏威夷檀香山建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 (B)廣州黃花岡之役是同盟會時期,最為壯烈的一次革
- 【題組】1917 年,溥儀曾經二度登基,有關這段歷史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 (A)國務總理黎元洪與總統段祺瑞因政見不合而發生政爭 (B)在張勳的擁立之下,重返宣統年號,將民國 6 年改為宣統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