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4. 下列有關明、清散文發展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明代前期風行「臺閣體」文章,作品多是點綴昇平之作。後李夢陽、李攀龍等「前、後七子」不滿此風,因而提倡復古、擬古,強調「文必盛唐,詩必秦漢」。
(B)明中葉,以歸有光、茅坤為代表的唐宋派,起而反對「前、後七子」摹擬之風,並推崇唐、宋古文,歸有光更編有《唐宋八大家文鈔》,「唐宋古文八大家」之名於是定焉。
(C)晚明以「三袁」兄弟為主的「竟陵派」,反擬古最力,主張「獨抒性靈,不拘格套」,重性靈,貴獨創,擺脫了唐、宋以來「文以載道」的束縛,並重視小說、戲曲的價值,使其文學地位獲得提升。
(D)清代重要的文學流派,首推桐城派。其代表人物為方望溪、劉大櫆、姚鼐,號稱「桐城三祖」。其中方苞開理論之先,首標「義法」,所謂「義」是指內容要「言有物」;所謂「法」是指形式要「言有序」。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07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