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 閱讀下文,選出最不符合文中敘述的選項是: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則至公矣。天地大矣,生而弗子,成而弗有,萬物皆被其澤、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呂氏春秋‧貴公》)
(A)孔子認為「去其『荊』而可矣。」表現以「人」為觀點,不受限於地域的無私
(B)荊人認為「荊人遺之,荊人得之」表現「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胸襟
(C)老子認為「去其『人』而可矣。」則表現「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無私
(D)文中的「至公」觀念同於「天下為公」的大同境界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困難0.310345
統計:A(19),B(38),C(61),D(63),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