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一        工業革命後,因人為因素引起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導致地球暖化,造成許多生物行為活動與生理反應提早發生,如生物遷徙、昆蟲的孵化和發育、以及植物萌芽和開花等。以往認為這些現象的發生,是生物個體為了適應環境變化,而做出在行為上、形態上或生理上的調整,稱為表型可塑性。然而最近學者研究歐洲地區的山雀,顯示可能有其它機制參與上述生物活動的改變。        荷蘭的山雀在春天繁殖,並捕捉毛蟲哺育其雛鳥。隨著春天的提早到來,該地區昆蟲的發育也隨之提早,很多毛蟲在山雀雛鳥還沒孵化前就已成熟,導致山雀族群的平均繁殖成功率下降。近來學者研究發現,荷蘭山雀能根據氣溫變化調整繁殖日期,該項特徵在個體間有變異,且該變異是可遺傳的。比較可塑性不同的個體,發現繁殖日期可塑性較高的個體,才能繁殖成功。這項研究結果顯示,氣候變遷所引起生物行為的改變,可能是演化的結果。依本文所述及相關知識,回答第 36-38 題:

36. 導致植物在春天時提早萌芽和開花的最可能原因為何?
(A)人為的空氣污染物增加,改變光週期
(B)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加速植物生長
(C)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加速昆蟲發育
(D)人為釋放溫室氣體,使得全球平均溫度上升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04511
統計:A(8),B(13),C(1),D(107),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