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0. 清朝末年的幾場對外戰爭,對於臺灣歷史發展頗具影響。下列配對,何者錯誤?
(A)日軍犯臺→廢除進入番界禁令
(B)中法戰爭→廢除渡臺禁令
(C)中法戰爭→臺灣現代化
(D)英法聯軍→臺灣開港通商。
(A)日軍犯臺→廢除進入番界禁令
(B)中法戰爭→廢除渡臺禁令
(C)中法戰爭→臺灣現代化
(D)英法聯軍→臺灣開港通商。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清領時期臺南人許睿庭到省城參加鄉試,第一次他遠赴福州應考,結果落榜;第二次他則在臺北應試,終於榜上有名。請問:許睿庭第二次應考地點的改變,是因為哪一事件的發生,使得臺灣的行政區劃有所調整? (
- 附圖是清領時期臺灣的行政區域變遷。請問:這個變化與下列哪個歷史事件有關? (A)林爽文事件 (B)牡丹社事件 (C)戴潮春事件 (D)中法戰爭。
- 「億載金城」俗稱大炮臺,位於臺南市安平區的南端,為國家一級古蹟,雖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今日看來仍覺雄偉壯觀。請問:此古蹟的修築與何人在臺灣的建設有關? (A)鄭成功 (B)丁日昌 (C)馬雅
- 清帝國既然以勉強的心態留下臺灣,因此不難想像治臺時的消極態度。在清朝統領臺灣的兩百多年中,真正用心於臺灣之建設,僅在最後20年。請問:清廷一改「為防臺而治臺」態度而積極治臺的原因,與下列何者關
- 臺灣開港後,社會風貌不同於以往,下列何者為當時的社會景象? (A)鹿港茶葉加工區,茶香處處 (B)雞籠開放開港通商,隨處可見糖廍林立 (C)傳教士來臺設立學校、從事醫療 (D)安平開始設立郊商
- 清領時期,臺灣即以茶葉為最大宗出口產品,其中以烏龍茶和包種茶最為有名,主要產地在臺灣北部丘陵。請問:當時以下列何地為茶葉的出口港? (A)鹿港 (B)淡水 (C)安平 (D)打狗。
- 清領後期,促使臺灣政經的重心北移,其最主要的原因為何? (A)稅收增加,有助於臺灣發展近代化 (B) 全臺政治重心向來偏重北部所致 (C)糖業的發展為臺灣賺取許多外匯 (D)北部茶、樟腦業的貿易
- 十九世紀有「北臺第二富豪」之稱的李春生,擔任寶順洋行總辦,經營開港後臺灣最大宗的出口品。關於李春生所經營的生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李春生經營蔗糖的外銷 (B)李春生經營的商品由安平出口
- 臺灣歷史中,清領時期長達兩百多年。當中又分為清領前、後期,而分期的依據與下列哪一歷史事件有關? (A)林爽文事件 (B)英法聯軍 (C)日軍侵臺 (D)中法戰爭。
- 清領時期,由臺灣首富林本源家族出資,以及當地紳民貢獻土地,創建「大觀學舍」,其目的是專為窮苦家庭提供教育,不收費用,甚至還發給賞銀。請問:這種教育機構在清朝時稱之為何? (A)義學 (B)社學
內容推薦
- 請問,關於科學革命時期重要科學家與其學說,下列哪一項配對正確?(A) 伽利略-改進望遠鏡,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說(B) 笛卡兒-從一系列具體的事例,歸納出普遍的原則(C) 培根-從普遍公認的原則,經
- 【題組】凡爾賽宮的建築風格引起當時各國君主的羨慕與仿效,其中當時俄國彼得大帝,就在聖彼得堡郊外修建夏宮。請問,上述太陽王與俄國彼得大帝,都是屬於哪一類型的君王代表?(A) 主權在民 (B) 君權
- 西元 1777 年,有一位歐洲君王親自寫了一封致司法部部長之信,信件內容:「我很不高興,那些在柏林吃上官司的窮人,處境是如此艱難。………我想清楚的告訴你們,在我的眼中,一個窮困的農民和一個最顯赫
- 「主張市場供需雙方會各自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使資源更有效率的分配與運用,所以政府不用過度干預人民的經濟活動。政府的任務是對外抵抗侵略,對內維持社會秩序就好。」請問,上述是何人的主張?(A)
- 中華民國的五院制,是將何人理論再分出考試院與監察院所形成?(A) 洛克《天賦人權》 (B) 孟德斯鳩《法意》(C) 盧梭《民約論》 (D) 伏爾泰《言論自由》
- 【題組】《Tale of Two Cities》雙城記是描述 18 世紀末發生於巴黎和倫敦的故事。書的開卷語:「It was the best of times,it was theworst
- 【題組】確立英國國會成為最高立法機構,議員們在國會享有言論自由,確立議會的權力是指 1688 年「光榮革命」後通過哪一份法案?(A) 人權宣言 (B) 權利法案 (C) 大憲章 (D) 獨立宣
- 【題組】17 世紀,有大批英國移民因為反對當時的宗教壓迫,移民至北美十三洲追求自由。但是到了 18 世紀中期,他們被迫要協助解決英國本土的財政負擔,激起在北美人們的抗爭,於 1773 年在波士
- 美國獨立成功後,制定出世界上第一部民主成文憲法,成立世界上第一個實施三權分立互相制衡的政府;第一任總統華盛頓還立下總統只連任一次的民主風範,成為各民主共和國仿效對象。請問,美國獨立與建國的政治
- 樂聖-貝多芬在 19 世紀初創作了《英雄交響曲》,原本是要獻給當時帶領法國擊敗反法聯盟,並維護共和、捍衛革命的一位代表。只是,1804 年五月法蘭西第一帝國成立,讓貝多芬非常失望,於是改了原先
- 請將下列法國事件依照發生時間先後順序排列。(甲) 改行共和進行恐怖統治 (乙) 民族英雄兵敗滑鐵盧(丙) 巴士底監獄被攻陷 (丁) 路易拿破崙恢復帝制(A) 甲乙丙丁 (B) 丙丁乙甲 (C)
- 歐洲各國為了重整政治秩序,由奧國主導在 1814-1815 年召開了「維也納會議」。請問關於此會議的內容,下列何者為非?(A) 歐洲各國恢復王室統治 (B) 維護了法國大革命精神(C) 維持各
- 世界必看重要博物館之一是位於巴黎的羅浮宮,館內收藏不少中國文物。但是位於法國北部法蘭西島的楓丹白露宮,被稱為另一個「圓明園」。因為法國經由戰爭掠奪的藏品為數不少,尤其是關於中國文物,在此被拿破
-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於 1994 年成立,擁有 5 億人口,其經濟實力和市場規模都與歐洲聯盟(EU)並駕齊驅。請問下列四國旗何者並非 NAFTA 經濟組織的成員國?(A) (B
- 美國國會於 2017 年 12 月 20 日通過美國川普總統提出的節稅法案,將調降美國公司稅金由 35%降至 21%,並對個人暫時性的減稅。針對此項稅改案,美國內部仍有許多大相逕庭的意見與討論
- 下圖為北美洲洋流分布圖,洋流性質深深影響沿岸的氣候環境,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甲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它讓港口冬不結冰,沿岸為全年有雨的溫帶海洋性氣候(B) 乙洋流是阿拉斯加暖流,帶來
- 下表中關於三種農業類型的特徵比較,下列何者正確? (A) 甲丁庚 (B) 乙丙戊 (C) 乙戊己 (D) 丙己庚
- 冬冬一家打算移民,選擇定居於美國西南沿海加利福利尼亞州的舊金山。請問以下何者敘述是他可能面臨的生活?(A) 臨太平洋岸,每到夏、秋兩季容易遭受颶風災害襲擊(B) 是個文化合成區,隨處可見歐印混
- 北美洲與中南美洲土地相接,具有共同的特色,以下何者正確?(A) 東側皆位於太平洋火環帶,易遇火山噴發與地震災害(B) 多數國家人口皆選擇住於都市地區,都市化程度明顯偏高(C) 當地原住民皆以因
- 歐洲白人殖民者由東岸登陸北美洲大陸後,大致由東往西開發拓墾土地。請問北美洲的地形側剖面圖應該是什麼樣子?(A) (B) (C) (D)
- 下列有關美洲產業活動的敘述何者錯誤?(甲)哈得孫灣區盛產石油,成為美國主要石化工業帶(乙)墨西哥高原盛產白銀,銀飾產業發達,墨西哥因而被喻為白銀帝國(丙)世界最長山脈安地斯山盛產銅礦,古巴成為
- 中南美洲各國普遍都市化程度很高,例如烏拉圭都市化程度 95%、阿根廷都市化程度 92%、智利都市化程度 90%,請問造成中南美洲都市化程度高的原因為何?(A) 土地集中大地主,城鄉發展失衡,鄉
- 2017 年 6 月 13 日中美洲國家巴拿馬宣布與我中華民國斷交後,根據中華民國外交部資料統計,全世界我國僅剩 20個邦交國,其中 11 個友邦國位於拉丁美洲。請問下列有關我中華民國中美洲友
- 下圖山地隨著地勢高度出現不同植被與土地利用方式的垂直分層特色,以及都市聚落多居於高山地區的景觀,最易出現在下列何種地區? (A) 洛磯山脈,可見美洲野牛覓食蹤跡(B) 巴西高原,莽原景觀可見獅
- 美洲乾燥沙漠不少,關於熱帶沙漠氣候與溫帶沙漠氣候的差異,何者正確? (A) 甲乙 (B) 丙丁 (C) 乙丁 (D) 乙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