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 請問下列何者可以作為支持大陸漂移的證據?
(A)聖母峰岩層中可發現海洋生物化石
(B) 南美洲和非洲都有不能橫渡大洋的相同陸生生物化石
(C) 太魯閣峽谷的褶皺和大理岩層
(D)大西洋的中洋脊與馬里亞納海溝。
(A)聖母峰岩層中可發現海洋生物化石
(B) 南美洲和非洲都有不能橫渡大洋的相同陸生生物化石
(C) 太魯閣峽谷的褶皺和大理岩層
(D)大西洋的中洋脊與馬里亞納海溝。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賽跑選手跑到彎道時,身體會向內傾斜,是為了產生哪一種力來幫助轉彎?(跑道為水平地面) (A)彈力 (B)向心力 (C)正向力 (D)萬有引力。
- 小華上課遲到了,背著 10 公斤重的書包在 10 秒內,沿著樓梯衝上 12 公尺高的教室。假設小華的體重為 50 公斤重,且重力加速度為 10m/s2則小華克服重力所作的功為 X 焦耳,小華作
- 質量 0.5 公斤的蘋果從 10 公尺高的果樹上落至地面時,重力對蘋果所作的功為 X 焦耳,蘋果原先在樹上時具有的重力位為 Y 焦耳,蘋果落至地面瞬間的動能為 Z 焦耳,求 X+Y+Z=? (
- 如附圖所示,在完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質量分別為 2 公斤與 6 公斤的甲、乙兩個物體,並且在兩個物體中間放置一個彈簧,利用甲、乙兩個物體將彈簧壓縮後自由釋放,則釋放的瞬間,甲、乙兩個物體所獲
- 最早提出大陸漂移學說及證據的科學家是哪一位?(A)柯本 (B)古騰堡 (C)牛頓 (D)韋格納。
- 在大陸漂移的現象中,真正移動的是下列何者?(A)陸地 (B)板塊 (C)地殼 (D)地函。
- 一塊大石頭重 20 公斤重,如果小緯用 15 公斤重的力往上抬,石頭仍然不動,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石頭給小緯的反作用力為 15 公斤重 (B)石頭所受的合力為零 (C)石頭給地面的作用
- 火車天花板上懸吊一個單擺,當火車啟動時,乘客發現擺錘往南擺高,則該列火車往哪一方向行駛? (A)東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 下列哪些情況,手對皮箱所作的功為零?甲.提皮箱等公車;乙.提皮箱上車;丙.提皮箱下車;丁.提皮箱在斜坡上行走;戊.提皮箱等速在水平路上行走。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戊。
- 右圖為某地表區域中,地殼的岩石標本年齡分布示意圖,數字越大表示該處地殼年齡越老。則圖中的虛線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琉球海溝 (B)安地斯山脈 (C)車壟埔斷層 (D)中洋脊
內容推薦
- 小王發現某地層中所含化石成對稱分布,如附圖所示,若該地層未發生翻轉,則此處的地質構造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 褶皺背斜 (B) 褶皺向斜 (C) 平移斷層 (D) 正斷層。
- 下列何者為物體慣性現象? (A)大華從溜滑梯上加速下滑(B)月亮繞著地球做等速率圓周運動(C)彈簧持續來回做週期運動(D)在等速前進的車中鉛直上拋銅板,銅板將落回手中
- 以下哪一個交界面的位置離地表最近?(A)板塊的底限(B)軟流圈的底限(C)地殼和地函交界(D)地核和地函交界。
- 下列何者的作用力無法造成該圖所呈現的地質構造?(施力方向如箭頭所示)(A) (B) (C) (D)
- 板塊移動的動力來源為何?(A)地球的自轉 (B)月球的引力(C)地球內部的熱對流 (D)地震的能量
- 【題組】乙丙間的摩擦力大小為多少牛頓? (A)50 (B) (C)200 (D)400。
- 某物體的質量為 0.5 公斤,若重力加速度為 8 公尺/秒 2,則其重量為多少牛頓? (A)0.5 (B)9 (C)8 (D)6。
- 如上附圖( 30~31 題圖) 所示,有一顆球分別以甲(鉛直向上)、乙(水平)、丙(鉛直向下)三種不同的方式,由同一高度、相同速度( v)拋出,若不計空氣阻力,則球落地時,重力對球所作的功,下
- 921 大地震的成因是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互相擠壓所造成;小逼到車籠埔斷層現場觀察,應該會看到何種斷層?呈現何種斷面構造?(A)正斷層 (B)正斷層 (C)逆斷層 (D)逆斷層
- 如上圖( 32 題圖) 桌面上有一質量 5 公斤的物體,左端懸掛 5 公斤的物品,右端以 10 公斤重的定力向下拉動, 若不計阻力和繩重, 則桌面物體加速度為多少 m/s2 ? (重力加速度=
- 在某科學館中,有一座大型機器,其俯視示意圖如附圖所示,當它運轉時可使搭乘者作逆時鐘的水平等速率圓周運動。 小尚手中握球搭乘此機器經過 P 點的瞬間,鬆手使小球由高處自由落下,則此時靜止站在機器
- 甲、乙兩個金屬球的質量分別為 10 kg、 5 kg,將甲、乙移至相同高度,並且同時由靜止釋放,讓它們作自由落體運動,經過 2 秒鐘,兩者均尚未落地,此瞬間甲、乙的動能分別為 K 甲、 K 乙
- 以實驗證明熱能是能的一種形式,可與功做轉換的科學家是哪一位? (A)焦耳 (B)韋格納 (C)牛頓 (D)愛因斯坦。
- 下列有關等速率圓周運動的敘述,何者錯誤? (A)向心力能改變運動的快慢 (B)向心力及加速度永遠指向圓心(C)加速度的方向永遠和速度的方向垂直 (D)當向心力消失,物體會沿切線作直線運動
- 若有一個重量10000牛頓的火箭, 正受一個穩定向上的推力, 以10m/s2的加速度垂直上升, 則該火箭所受向上推力為多少牛頓? (A)10000 (B)20000 (C)25000 (D)3
- 水力發電是利用大量的水由高處沖下,推動水輪機運轉,再帶動發電機發電,則其能的形式變化,何者正確?(A)位能→電能→光能 (B)動能→電能→位能 (C)位能→動能→電能 (D)位能→電能→動能
- 小咪將一球自高處自由落下,與地面碰撞後又彈回,理想情況下應彈至原來之高度,但實際遠比原來高度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有部分能量轉換成其他的能量 (B)能量不一定守恆 (C)能量在此過程
- 下圖為臺灣某次發生地震的地震強度分布圖,由此圖判斷其震央應該最接近何處? (A)高雄 (B)新竹 (C)臺中 (D)南澳。
- 大星到夢時代搭乘摩天輪時,他發現吊籃其實是緩慢的以等速率做圓周運動。如右圖,若甲、丙在同一水平高度上,乙為最高點、丁為最低點,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在丁位置具有最大的位能 (B)在乙位置
- 地質學家阿銓在台東海岸山脈記錄到一片岩層剖面如下圖所示。灰色表示岩脈,粗黑實線表示斷層;則此岩層中,哪一個地質事件最晚發生? (A)砂岩沉積 (B)頁岩沉積 (C)岩脈入侵 (D)斷層發生
- 阿維暑假依序到澎湖、太魯閣、台東月世界進行地質之旅,則他依序可觀察到何種地質景觀?(A)柱狀玄武岩→峽谷→泥岩惡地(B)峽谷→柱狀玄武岩→盆地(C)石灰岩→峽谷→泥岩惡地 (D)柱狀玄武岩→峽
- 【題組】對於圖中斷層敘述,何者正確? (A)地表岩層曾經發生褶皺 (B)斷層將發育成褶皺 (C)斷層可能引發地震(D)岩漿沿斷層面入侵
- 【題組】若 X、 Y 分別表示河流上、下游,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有幾個? (A) 3 (B) 4 (C) 5 (D) 6。(甲)甲段河流流速降低 (乙)乙段河流形成湖泊或水潭 (丙)丙段河流可能發生
- 圖中的甲與乙分別為何種地質結構? (A)甲-向斜;乙-背斜(B)甲-背斜;乙-向斜(C)甲-斷層;乙-向斜(D)甲-背斜;乙-斷層
- 蘭嶼及綠島的形成與下列何者有關?(A)中洋脊 (B)呂宋島弧 (C)琉球島弧 (D)造山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