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8.( )承上題,以上四位總統任期最長的是下列何者?
(A)甲
(B)乙
(C)丙
(D)丁。
(A)甲
(B)乙
(C)丙
(D)丁。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2),B(0),C(0),D(0),E(0)
內容推薦
- 下列有關拉丁美洲的敘述,何者為非? (A)拉丁美洲的主要語言以英語或法語與為主 (B)玻利瓦是推動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C)美國總統門羅於西元1823年發表宣言,強調歐洲國家不應
- 0清廷收復臺灣後,朝中發生棄留臺灣的爭議。其中主張留下臺灣的官員所持的理由為何?(A)臺灣的土地肥沃,戰略價值高,所以必須把臺灣納入版圖 (B)臺灣曾為荷蘭、鄭氏父子賺取極大的經濟利益,因此有納
- *話說某天兩人死後在天堂上巧遇。以下是兩人的對話。甲:我壯志未酬身心死,我死後中華民國到底有沒有行憲阿?乙:有阿。甲:那行憲後的第一任總統是誰啊?乙:是在下我。甲:那第二任呢?乙:于右任(余又任)(翻
- 長安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記述著景教在唐德宗時傳播的情況;景教源自於羅馬帝國,請問它是哪個宗教的分支?(A)佛教(B)伊斯蘭教(C)摩尼教(D)基督教。
- 哪一個主義的產生是為了要解決工業革命以來所帶來的問題?(A)社會主義(B)人文主義(C)理性主義(D)自然主義
- ※題組(三),右圖是「清領前期臺灣舉人、進士人數統計」。請回答下列9~10題:【題組】有關圖中資料,我們應該如何解讀? (A)臺灣居民忙於拓墾,文教事業不發達 (B)臺灣通過科舉考試人數日少 (
- 西元 年 月 日,為阻止東柏林人民逃往西柏林,東德興築惡名昭彰的柏林圍牆。至 年 月 日,柏林圍牆開放,兩德人民開始自由往來。請問:柏林圍牆是什麼時代的產
- ( )科索沃在2008年公投宣布脫離塞爾維亞,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它是基於哪些因素亟欲爭取獨立:(甲)族群 (乙)宗教 (丙)礦產 (丁)水源?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
- 0清領時期的移民,因為資金不足無法開墾土地,通常他們可以用什麼方式來拓墾?(A)向政府借貸 (B)向郊行申請 (C)眾人合資 (D)向原住民搶奪。
- 放輕鬆。也許未來有一天你的父母會知道你的才能。( T...)
內容推薦
- 圖(一)、圖(二)分別為中央政府遷台前兩個時期的產業與生活型態圖。請問:由圖(一)演變到圖(二),代表台灣社會經濟的特色有何改變? (A)社會組織由神社信仰所主導 (B)商業活動改以出口貿易為
- 當我們沿著河往東走時,經過了火車站。
- 有關中國文字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黃帝史官倉頡創造文字,是中國最早的文字 (B)商代甲骨文刻在龜甲或獸骨上,多為占卜內容 (C)商代甲骨文脫離圖畫階段,是很成熟的文字 (D)秦始皇
- 設15十二個數的中位數為Q,今從此十二個數中任意取出一數,則此數大於Q+2的機率為何?(A) (B) (C) (D)
- 【題組】連續劇《春梅》是描述1925年,春梅的父母為了爭取這蔗農權益,結合有志一同的農民,趁○○秩父宮雍仁親王來台之際,串連抗爭,沒想到卻因為一起意外事件而慘死,孤女春梅被迫離開家鄉,從此展開顛
- 中國歷史自商朝到清朝,經歷許多不同的王朝。其中楊堅建立隋朝的方式,和下列哪一個朝代的建立方式相同?(A)周朝 (B)秦朝 (C)漢朝 (D)西晉
- 【題組】下面的漫畫是鷺江旅行團進入「某國」前,導遊對該國所做的介紹。請問:這鷺江旅行團是要前往上圖中的哪一個地區觀光? (A)乙 (B)丁 (C)己 (D)甲
- 日本控制全臺後,在各地仍有武裝抗日事件。下列武裝抗日事件與領導者配對,何者錯誤? (A)霧社事件-莫那魯道 (B)苗栗事件-羅福星 (C)西來庵事件-余清芳 (D)噍吧哖事件-劉永福
- 牙科用石膏製品100公克,理論上參與化學反應所需水的量是多少?(A)視牙科用石膏製品的種類而定(B)50公克(C)30公克(D)19公克
- 【題組】請問此計畫對世界產生深遠影響,指的是確立哪兩大陣營對峙的局勢?(A)同盟國 VS.軸心國 (B)同盟國 VS.協約國 (C)反共集團 VS.共產集團 (D)美國 VS.伊斯蘭國家。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推動「馬歇爾計畫」以援助歐洲。下列哪一項是這個計畫的主要目的? (A)加強歐美文化交流 (B)促進歐洲政治整合(C)強化西歐各國軍力(D)促使歐洲經濟
- ( )臺灣鴻海科技集團選擇在捷克投資設廠,作為進軍歐洲市場的開拓中心,請問:東歐投資環境的優勢不包括下列何者? (A)勞力低廉 (B)先進的公共設施 (C)位居歐陸中心 (D)充沛的技術勞工。
- 所謂「殷鑑不遠」,是說明歷史教訓得後代學習並引以為戒。以此觀點來看,聯合國從國際聯盟組織學到的教訓是什麼?(A)擁有軍事制裁權 (B)擁有國際仲裁權 (C)採用單一的貨幣 (D)將總部設於紐約
- ※整合題日治占領台灣以後,為了進行殖民統治,在統治初期,就積極推動基礎建設。請問:【題組】日治時代初期的最高行政長官,任用何人的主持而積極展開基礎建設?(A)樺山資紀(B)後藤新平(C)伊藤博文
- 史學家用「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來形容1917年協約國的形勢,這是因為協約國獲得最後的勝利,其關鍵的「東隅」指的是何國退出戰爭? (A)美國 (B)俄國 (C)德國 (D)義大利。
- ( )在學校裡,同學間的互動,有助於發展和諧的性別關係。請問:下列何者表現出來的屬於「性別刻板印象」?(A)魯夫稱讚喬巴做事很細心負責 (B)花輪和丸尾討論未來想學服裝設計 (C)小新嘲笑風間是
- 中國通商口岸開放的多寡,將影響外人在中國的貿易活動是否能順利進行,左圖與右圖是中國兩個不同時期所開放的通商口岸,請問下列有關這兩張圖差異的敘述何者正確?(A)由左圖演變到右圖的關鍵是鴉片戰爭(B
- 【題組】家人間的感情是最親密的,但是家人因為個性、成長背景不同,即使再親密難免也會起衝突。對於家庭衝突發生時,應該如何解決才是最佳的處理方式?(A)試圖影響對方想法 (B)理性包容並尊重彼此的立
- 0如右圖,L1 // L2,M為LL2的截線,∠1=(11x-10)°,∠2=(7x+30)°, 求∠3= ? (A)50 (B) 60 (C)70 (D) 80 度 。 (課P1
- 蒙古三次西征,夾帶火藥攻擊的強大威力,使歐洲人大為震驚,稱為「黃禍」。事後蒙古人在征伐之地建立四大汗國,進而發展為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請問 : 蒙古西征最遠到達何處? (A)非洲東岸 (
- 台灣鐵路的歷史,至今已超過100年。下列關於台灣鐵路的發展史,何者敘述正確? (A)沈葆楨為促進東部和山區的發展興築鐵路 (B)丁日昌最早在台北大稻埕為起點修築鐵路 (C)劉銘傳治台時期的鐵路
- 歷史課堂中幾位同學正在討論1930年原住民大規模抗日發生的原因。靜怡:「與文化差異有關」,阿明:「為了爭奪甘蔗利益」,志雄:「受到清朝人暗中鼓動」,雅惠:「原住民生存資源被壓榨」。他們四人當中,
- 靖難之役後,惠帝失踪,有謠言他到達海外,招兵買馬,準備回來搶他的皇位,於是成祖派鄭和尋找惠帝,這便是「三保太監下西洋」。若以鄭和遠航所到達的地區來看,下列何地會舉辦紀念鄭和的活動? (A)西非
- 阿翔參加學校社團「西周風雲」話劇演出,飾演一位住在城中的貴族,若話劇內容須符合史實,下列何者最可能是他在劇中的生活情況? (A)擁有土地,有農民負責為他耕種 (B)將手上的農地賣給商人,以利增
- 姑息政策是指他國在企圖進行改變現狀之侵略性活動時,放棄對抗而採取妥協的政策。下列哪個文件的內容就是姑息政策的展現? (A)《慕尼黑協定》 (B)《雅爾達密約》 (C)《凡爾賽條約》 (D)《德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