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 勞資關係和諧影響的是
(A)勞資互利
(B)雇主獲利
(C)勞工獲利
(D)政府獲利。
(A)勞資互利
(B)雇主獲利
(C)勞工獲利
(D)政府獲利。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1),B(0),C(0),D(0),E(0)
內容推薦
- 安全急救藥品的存放位置,用何種顏色標示?(A)紅色(B)橙色(C)黃色(D)綠色。
- 遵守行業準則的層次應該(A)限於雇主(B)限於主管(C)限於從業員(D)普及全體員工。
- 很好的人緣,除了能增加工作效率外,亦可增進(A)技能(B)學識(C)知能(D)人際關係。
- 導正社會倫理的根本為(A)經濟成長(B)所得提高(C)道德提升(D)技術研發。
- 職業道德和下列何者相輔相成?(A)工廠設備(B)員工素質(C)相關法令(D)公司制度。
- 偷工減料影響品質的主因是(A)缺乏職業道德(B)設備不足(C)能力不足(D)講求時效。
- 職業道德最密切關係是(A)技能(B)工作態度(C)學識(D)人際關係。
- 職業道德應推廣的對象是(A)受僱者(B)業主(C)主管人員(D)全體人員。
- 管理四用,以下何者為非?(A)用學習充實自我(B)用愛心善待同仁(C)用績效評核能力(D)用同理心服務顧客。
- 板金材料以號規量測,規號係指材料的(A)長度(B)種類(C)厚度(D)寬度。
內容推薦
- 根據溫納(B. Weiner)的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下列哪一種歸因型態,容易發展出「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A)將成功歸因為能力
- 單位裡那些人應該知道滅火器的使用方法?(A)老師(B)工場中之技佐(C)學生(D)工場中的每一份子。
- 銲接時,隔絕有害光線的防護器材是(A)皮衣(B)石棉衣(C)防火衣(D)安全鞋。
- I ________ many difficulties when I first learned cooking. Many dishes were burned.(A) abandoned
- 訓練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培養學員注重(A)公差觀念(B)生產流程(C)行業所得(D)技術及品德。
- 機器的緊急開關用何種顏色標示?(A)綠色(B)藍色(C)橙色(D)黃色。
- 噪音的單位是(A)焦耳(B)分貝(C)赫(D)流明。
- 意外事件發生,大多為(A)機械故障(B)照明不良(C)人為疏忽(D)噪音。
- 凡具有危險的機器和設備,須經何者檢查才能使用?(A)製造商(B)使用單位(C)法定檢查機構(D)使用個人複查。
- 三、試回答下列問題,各題資料獨立。(一)幸福公司於 103 年 4 月 1 日購入健康公司發行的公司債,面額$1,000,000,票面利率6 %,每年 6 月 30 日及 12 月 31 日付息,於
- 從事強烈光線的工作,必要的防護器材是(A)安全帽(B)安全眼鏡(C)安全面罩(D)手套。
- 螺絲起子前端應比螺絲溝槽(A)稍大(B)稍小(C)吻合(D)沒限制。
- 意外事件中下列何者屬於環境因素?(A)工作態度(B)操作方法(C)噪音(D)個性。
- 經常性的檢查由誰去執行?(A)政府機構(B)機器廠商(C)廠內安全單位(D)使用員工。
- (二)財富公司 103 年 1 月 4 日以每股$30 購入高興公司每股面額$10 的普通股500,000 股作為投資,佔高興公司發行在外普通股的 10 %,財富公司將該股票指定為備供出售金融資產。其
- 下列何者不是腳部的防護器材?(A)手套(B)腳罩(C)護足(D)安全鞋。
- 教師處罰某位學生後,引起班級中其他學生對老師產生不滿,此種現象稱為什麼?(A)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 (B)月暈效應(halo effect)(C)投射作用(project
- 有人認為學校教育的過程,是優勢階級巧妙地「再製」既存社會階級利益的不平等歷程。這種說法是屬於下列何種理論或學派的主張?(A)交換理論(exchange theory) (B)系統理論(syste
- 職業是指個人的職務和工作,需具備(A)機會性(B)非繼續性(C)無報酬性(D)合法性。
- 腳和腿常因搬運物料而遭到傷害,以何處傷害最多?(A)小腿(B)大腿(C)腳底(D)腳趾。
- 工廠安全標示中,正三角形是表示?(A)禁止(B)警告(C)危險(D)待修機器。
- 小華在閱讀教科書時,能夠了解那些段落是自己較不容易學習的部份,進而用較多的時間去反覆閱讀。上述行為說明小華具備下列何種能力?(A)分散練習(distributed practice) (B)後設認
- 新聞報導中常見所謂「政治世家」、「醫生世家」。這些可視為下列何種現象?(A)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 (B)競爭性流動(contest mobility)(C)階級再製(cla
- 抗拒罪惡之誘惑行為是(A)零道德規範(B)自律行為(C)他律行為(D)追求個人表現。
- 用手推車時,物品應放在車的(A)前端(B)中間(C)後端(D)任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