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8.張我軍、賴和是台灣日治時期新文學運動的代表人物。下方資料一、二為張我軍文學改革的主張,資料三為賴和新詩<呆囝仔>的摘錄。請閱讀後,選出正確的相關論述。資料一:「諸君怎的不讀些有用的書,來實際應用社會,而每日只知道做些似是而非的詩,來做詩韻的奴隸,或講什麼八股文章,替先人保存臭味……。」資料二:「我們日常所用的話,十分差不多占九成沒有相當的文字。那是因為我們的話是土話,是沒有文字的下級話,所以沒有文學的價值。我們的新文學運動有帶著改造臺灣言語的使命,欲把我們的土話改成合乎文字的合理的語言……換句話說,我們欲把臺灣人的話統一於中國語,倘能如此,我們的文化就得以不與中國文化分斷,白話文學的基礎又能確立。」資料三:「呆囝仔 不是物 一日當當要討錢 三頓不食使癖片 四秀擔來擔擔拑 呆囝仔 人是無愛碟。」
(A)張我軍的主張可謂中國白話文運動的響應
(B)張我軍的主張能得「櫟社」詩人們的支持
(C)張我軍的語文改造論點具有民族主義色彩
(D)張我軍提倡的寫作手法呈現臺民用語實況
(E)賴和<呆囝仔>寫作手法呼應張我軍主張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