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案例五: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76岁,退休干部。案例介绍:求助者年轻时曾到外国留学,成绩优秀,回国后担任技术干部,是非常出色的业务领导,获得了很多荣誉。退休后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和老伴经常吵嘴,认为老伴总是不听自己的,干什么都不合自己的意。不喜欢儿孙们回来,对他们有些看不惯。求助者目前最大的烦恼是,总觉得事事不如自己的意,家里人都反对他,心里十分痛苦,前来寻求帮助。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自尊心较强,在业务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容不得失败,追求完美。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心理咨询师: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求助者:我和老伴常为一些家庭琐事吵架,她干什么总不合我的意,我说她,她也不听,说我太较真。女儿烦我,说干脆送我到养老院去。唉!我都快成孤家寡人了。我也不愿意孩子们回来,闹腾的很,他们做的很多事我都看不惯。我对自己要求很严,上学时,我的成绩非常优秀,门门都要求自己得一百分。工作后也非常出色,我们的科研成果总是走在行业的前列。我对两个女儿要求也很严,学习必须好,工作也要出色。社区里的老人我也看不上,他们不如我。但自己也苦恼,很多方面都不如以前了。心理咨询师:噢,我明白了,您的老伴、儿女都不太听您的话,这样使您很生气,是这样吗?求助者:那当然是,如果他们听我的话,我怎么会生气?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说话别人就应该听。求助者:是的,我说的都对,他们当然应该听我的。心理咨询师:您坚持认为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对吗?求助者:对呀,他们必须听正确的。心理咨询师:因此,别人讲的正确,您肯定听,为您的健康劝您戒烟,您肯定听了,肯定戒烟了。求助者:对,……噢,不对,(沉默)好像不是,我女儿劝我戒烟,我也没戒。心理咨询师:您刚讲过一个人说的正确的话,另一个人应该听从,而您又讲了您的女儿劝您戒烟,但您并没有戒,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求助者:(沉默)可我说的是对的,他们应该听我的。心理咨询师:您女儿劝您戒烟,是对还是错?求助者:(沉默)心理咨询师:您想想,我们都有到餐馆吃饭的经历,您觉得火锅肉好吃,别人都要和您一样都吃回锅肉吗?是不是可以各取所需,允许别人吃别的菜?求助者:那倒是。心理咨询师:您对自己要求严格,别人也非要这样吗?求助者:是的。心理咨询师:实际上呢?求助者:(语塞)恰好不是这样,我说了他们不听。心理咨询师:怎么会您说了而他们不听?求助者:你的意思是我说了他们,他们也可以不听?心理咨询师:您说呢?求助者:难道他们真的可以不听?心理咨询师:请您想一下,拿来几个土豆,都可以有几种吃法?求助者:可以炒土豆丝,可以土豆烧牛肉,可以……我好像明白了,本来有多种可能的事,我就要求了一种。心理咨询师:您对别人提出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听您的,这是一种绝对化的要求,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如果您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了“希望”,当您不希望的事情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自己也就不会生气了。求助者:你讲的很对。心理咨询师:明白了吗?说不说由您,听不听由他们,以后可别多管闲事,自找没趣了。
该求助者的问题主要包括()
(A)内心冲突
(B)认知问题
(C)行为障碍
(D)情绪问题
该求助者的问题主要包括()
(A)内心冲突
(B)认知问题
(C)行为障碍
(D)情绪问题
參考答案
答案:A,B,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心理咨詢师对钟某的妥当处理应该是()(A)心理治疗(B)转介(C)行为治疗(D)服药
- 钟某听到别人议论自己,是属于()(A)可能存在他人评价(B)真性幻听(C)目前无法判断真伪(D)假性幻听
- 钟某的思维障碍包括()(A)物理影响妄想(B)知觉妄想(C)钟情妄想想(D)被害妄想
- 在本案例咨詢过程中,心理咨詢师所做的工作是( )。(A)鼓励情绪宣泄 (B)修正非理性信念 (C)建立理性信念 (D)改变求助者处境
- 对该求助者可使用系统脱敏法降低焦虑,其基本方法是()(A)提高控制力(B)用放松对抗焦虑(C)增加意志力(D)借认知改变行为
- 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A)恐怖性神经症(B)惊恐发作(C)急性应激障碍(D)癔症发作
- 本案例中,求助者出现沉默,最可能的原因是( )。(A)困扰 (B)思考 (C)阻抗 (D)想象
- 案例五: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1岁,大学三年级学生。案例介绍:求助者的一位女同学主动与他交朋友,交往了几个月后,他感觉对学习有影响,主动提出分手。分手后又后悔,又提出和好,可女友不同意。为此非常痛
- 对该求助者做初步诊断的依据包括()(A)治疗经历(B)情绪体验(C)服药剂量(D)躯体症状
- 案例四:一般资料:钟某,女性,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因害怕别人害自己多次从学校逃跑,内心极其恐惧,由家长送来咨询。案例介绍:钟某平时住校,学习刻苦,成绩较好。三个月前开始不知什么原因经常缺课,老师和
內容推薦
- 本案例中心理咨詢师改变求助者信念的方法是( )。(A)自我管理程序 (B)语义分析 (C)产婆术式辩论 (D)认知重建
- 为做出明确诊断应考虑求助者的( )。(A)行为模式 (B)认知结构 (C)躯体症状 (D)情绪体验
- “这似乎有些矛盾,请问您怎么解释?”采用的提问方式与技术是()(A)责备式提问(B)指导性面质(C)开放式提问(D)尝试性提问
- 在咨詢过程中,心理咨詢师所举例子说明其( )。(A)多话走题 (B)自我开放 (C)就事论事 (D)启发引导
- 心理咨詢师说“您能具体说说您生气的原因吗?”时,使用了()(A)具体化技术(B)开放式提问(C)摄入性谈话(D)修饰性反问
- 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 )。(A)躯体障碍 (B)恐怖性神经症 (C)惊恐障碍 (D)急性性神经症
- 心理咨詢师说“那你能详细说说你都想了什么吗?”使用是技术是()(A)具体化(B)指导(C)合理化(D)引导
- 案例七: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8岁,战士。案例介绍:求助者自诉,在汶川12地震抗震救灾中,他们的任务就是掩埋尸体,当时的情境很恐怖,他咬紧牙关,不能让战友们说成是胆小鬼,坚持完成任务中突然晕倒
- 在咨詢过程中,心理咨詢师举例的目的是帮助求助者( )。(A)深化自我认识 (B)学会接纳现实 (C)矫正错误认知 (D)学会宽恕自己
- “您坚持认为一个人讲话,另一个人就应该听从”表明心理咨詢师()(A)实施对求助者的教育(B)启发求助者思考介(C)按求助者的信念推理(D)改变求助者信念
- 埃利斯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求助者达到()(A)自我关怀(B)自我指导(C)自我批评(D)自我接受
- 在本案例咨詢中,心理咨詢师首先应做到的是( )。(A)理解 (B)共情 (C)尊重 (D)支持
- 求助者的心理与行为症状主要包括( )。(A)反复检查 (B)反复洗手 (C)反复计数 (D)反复思考
- 本案例中,心理咨詢师近期的咨詢目标应是帮助求助者()(A)消除行为障碍(B)解决情绪困扰(C)改变家庭观念(D)促进自我实现
- 使用合理情绪疗法时,心理咨詢师扮演的角色不是()(A)分析者(B)说服者(C)监督者(D)辩论者
- “我很理解你的痛苦”,表明心理咨詢师对求助者的()(A)尊重(B)共情(C)诱导(D)同情
- 案例六: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66岁,某工厂退休职工。案例介绍:求助者一年前睡觉时突然憋醒,胸闷气短,觉得自己马上就不行了,送入急诊后诊断为呼吸暂停综合症,自己非常后怕,因为自己的哥哥就是夜里突发心
- 在本案例中,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包括( )。(A)自我要求严格 (B)掩埋尸体 (C)反复思考洗手 (D)青年男性
- 该求助者的躯体症状主要包括( )。(A)害怕、紧张 (B)浑身出汗 (C)胸闷、心慌 (D)四肢发麻
- 在本案例咨詢过程中,心理咨詢师所作的工作包括()(A)鼓励情绪宣泄(B)分析非理性信念(C)建立理性信念(D)改变求助者处境
- 通过该求助者大段的回答,可以了解到的资料包括()(A)任何缺陷(B)婚恋经历(C)性格特点(D)情绪症状
- 对钟某的初步诊断最有可能是()(A)抑郁性神经症(B)人格障碍(C)严重心理问题(D)精神分裂症
- 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 )。(A)焦虑性神经症 (B)抑郁性神经症 (C)强迫性神经症 (D)恐怖性神经症
- 本案例中,心理咨詢师最为强调的是()(A)行为(B)认知(C)动机(D)情绪
- 本案例中心理咨詢师改变求助者信念的方法是()(A)自我管理程序(B)语义分析(C)产婆术式辩论(D)合理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