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 )5. 有關臺灣地名由來的敘述,下列哪些正確?
(A)嘉義是為嘉許郭懷一事件中的義民而更改
(B)九份反映出當時土地開發,土地持份股數多寡的現象
(C)左營係指鄭氏治臺開墾的軍屯制
(D)三貂角是閩南人取自西班牙文原名諧音而來
(E)頭城舊稱頭圍,是指吳沙率眾為防原住民,故以土堆成圍牆而來。
(A)嘉義是為嘉許郭懷一事件中的義民而更改
(B)九份反映出當時土地開發,土地持份股數多寡的現象
(C)左營係指鄭氏治臺開墾的軍屯制
(D)三貂角是閩南人取自西班牙文原名諧音而來
(E)頭城舊稱頭圍,是指吳沙率眾為防原住民,故以土堆成圍牆而來。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52577
統計:A(17),B(3),C(73),D(4),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世界大露營由來
內容推薦
- 【題組】有一溶液含Ag+、Pb2+、Ni2+三種離子各0.01M,若使用均為0.01M的NaCl、Na2SONa2S溶液作為試劑,使Ag+、Pb2+、Ni2+分離,則滴加試劑的順序應為下列哪
- 已知A+B®C+D,ΔH1=5kcal,C+D®E+F,ΔH2=-1kcal,則反應E+F®A+B之ΔH應為 (A)(B)-(C)-(D)kca
- 1897年,日人鳥居龍藏自創一支名為「有黥蕃」的原住民。「他們的臉部有刺黥,有獵人頭的嗜好,而其北到新店、東勢角,南到埔里社,東到蘇澳、宜蘭等地的山中,是臺灣所有蕃族中最猛惡的一支。」請問鳥居
- ( )清治臺灣初期以防臺心態來治理臺灣,因此對臺灣有不少特殊管理方式。請問下列哪些表現能夠體現清朝消極治臺的心態? (A)在臺灣各地大量興築城寨,以強大的軍力鎮壓臺灣 (B)以〈渡臺禁令〉消
- 0「民國 年嘉義發生八掌溪暴漲事件,造成 名河川整治工人被溪流沖走;經過河川整治的後八掌溪,卻於納莉颱風後,再次水淹兩側的親水公園……。」請問為什麼經過整治的河川、並將河川渠道化以及增
- 設,則tan (α+β)= 【16】 。
- 有關2Na(s)+Cl2(g)→2NaCl(s)的反應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Na(s)失去電子,為氧化劑 (B)Cl2(g)獲得電子,為氧化劑 (C)Na(s)被還原,為還原劑 (D)C
- 一、高層建築物特別安全梯為人員避難時重要的路徑,因此不得遭受到濃煙的危害。請說明影響樓梯間壓力的分布原因為何。(25 分)
- ( )清初治臺時期,採用「爲防臺而治臺」的消極政策,有哪些措施與限制? (A)不准興建城牆 (B)不鼓勵造橋 (C)極少參與建設水利設施 (D)限單身男子入臺 (E)不准攜家帶眷入臺。
- 有一未知濃度的鹽酸30 mL,以0.05 M之氫氧化鈉溶液滴定,當加入100 mL時發現過量,然後用0.1 M的硫酸溶液反滴定至終點,用去5 mL,求此鹽酸的濃度為多少M? (A)0.
內容推薦
- 已知H2O(l)的生成熱為-285kJ/mol;CO2(g)的生成熱為-394kJ/mol;CH4(g)+2O2(g)®CO2(g)+2H2O(l),ΔH=-888kJ/mol,試求甲烷的生成熱
- 在25°C,下列何項水溶液之[H+]與[OH-]的濃度乘積最大? (A)HCl(aq) (B)NaCl(aq) (C)NaOH(aq) (D)皆相等。
- 0昔日歐洲探險家,從澳洲西岸登陸,在遊記中記載,澳洲地區岩層裸露,礫石遍布,請問探險者看到的景觀最可能是 (A)冰積地形 (B)冰蝕地形 (C)風積地形 (D)風蝕地形。
- 學者認為臺灣新石器晚期,北部與東部的原住民已經有交通往來的現象,下列哪一考古發現可證明此說? (A)十三行出土的銅錢與瓷器 (B)蔦松文化出土的大型聚落 (C)卑南文化的玉器 (D)墾丁文化出土
- 已知CO2,H2O,C6H14的莫耳生成熱依次為-97,-68,-71kcal/mol,求正己烷(C6H14)的莫耳燃燒熱為若干kcal/mol? (A)-(B)-(C)-91
- 若下列水溶液的濃度均為0.1M,則同溫下,pH值由小到大之排列順序為何? (甲)HCl(aq) (乙)NaOH(aq) (丙)NaCl(aq) (丁)CH3COOH(aq) (A)甲丁丙乙 (B
- 0下列哪一種河流地形的成因與地形回春作用最有關係? (A)曲流 (B)壺穴 (C)河階 (D)沖積扇。
- ( )下列各組何者讀音完全相同? (A)「鎩」羽而歸/「歃」血為盟 (B)樂透彩「券」/萬「卷」藏書 (C)「傾」家蕩產/居有「頃」 (D)自「署」其名/黎民眾「庶」。
- 西元1640年,一名荷蘭軍官向某地西班牙軍隊的指揮官提出最後通牒,限期退出該地,遭西班牙軍官拒絕。雙方開戰,西班牙軍隊戰敗投降,許多教士也被俘,並遭遣送出境。這樣的故事最可能發生在何處? (A
- 已知40°C時純水之[H+]=2´10-7M,則40°C時純水的離子積常數為(A)1´10-(B)8´10-(C)4´10-(D)2´10-(E)2´10-7。
- 0臺灣的西部沿海或沿河的地勢低平地區,卻常有「崙」、「山」等地名或稱呼出現,如「沙崙」、「二崙」、「媽祖山」等。經田野調查發現,這些稱呼都是指涉當地某一種較高的地形,推測該地形應為何者? (A)
- ( )下列各組詞語,何者完全沒有錯別字? (A) 才高八斗/斗宵之人/馮諼先軀 (B)經渭分明/大相逕庭/逕行前往 (C)形容枯槁/鼓抴而去 /物之汶汶 (D)竊矯君命/宗廟之祟/齎黃金千斤
- 福建南安人何斌曾指一地是:「沃野千里,足資根據,又橫絕大海,四通外國,耕種可以足食,興販可以足用」。又因為此地「番民受紅夷凌辱,每欲反噬久矣」,於是向某人獻計攻打此地,以求「十年生聚,十年教訓
- 0下列何者為判斷「襲奪灣」的主要依據? (A)連續出現數個瀑布或急湍地形 (B)河道出現近 90°的不自然轉彎 (C)出現曲流頸自然截斷後的牛軛湖地形 (D)河道經由吞口成為伏流。
- ( )下列文句當中,沒有出現錯別字的選項是: (A)中秋團聚,見面寒暄幾句,不知不覺已入夜半 (B) 颱風杰拉華長趨直入日本,鹿兒島和琉球地區路樹和電線杆被吹斷,災情慘不忍睹 (C) 都市改造計畫
- 清朝臺灣所謂「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所指的都是民變或械鬥而無兵變,其主要原因為何? (A)清政府實行「班兵制」,三年一調,兵將不相習 (B)兵員毋須納稅,沒有抗官起事的理由 (C)清律嚴苛,
- ( )下列成語,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棄甲洩兵 (B)舳艫千里 (C)運籌惟幄 (D)金成湯池
- ( )荷蘭人統治臺灣時,如何治理原住民? (A)一方面用武力懾服各地的原住民,一方面用禮物爭取他們的好感 (B)每年舉辦一次「地方日」,召集原住民的部落首領到指定的地方集會,要求其向公司表示效
- ( )(甲)使人「屬」孟嘗君;(乙) 舉匏樽以相「屬」;(丙)舉酒「屬」客;(丁)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以上「屬」字的解釋何者相同?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 ( )下列「 」中的字義,何者兩兩相同? (A)「舉」世皆濁我獨清/何故深思高「舉」 (B)「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暮去朝來「顏色」故 (C)孟嘗君「就」國於薛/三窟已「就」 (D)追「亡」逐北/
- ( )下列各組詞語何者意義相近? (A)伯仲之間/不分軒輊/判若雲泥 (B)敝帚千金/目不見睫/敝屣自珍 (C)錦心繡口/字字珠璣/詰屈聱牙 (D)探囊取物/勢比登天/如運諸掌。
- 羅貫中在〈用奇謀孔明借箭〉中,成功地刻劃出鮮明的人物形象,請問下列關於各人物個性的說明,何者有誤? (A)周瑜:精明幹練,精通陰陽陣圖 (B)孔明:足智多謀 (C)曹操:陰險巧詐,無容人大度
- ( )下列文句「 」內的字詞,解釋有誤的選項是: (A)「氓」隸之人:耕田的人 (B)食以「草具」:素食食品 (C)追「躡」葛洪袖裡的流霞:追隨 (D) 「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比喻斐然的詩才。
- 下列歇後語都與三國故事有關,請選出□□中應填入孔明的詞語:(甲)□□斬馬謖——明正軍紀/(乙)劉備見□□——如魚得水/(丙)□□借荊州——有借無還/(丁)□□賣豆腐——人硬貨不硬/(戊)□□
- 「焚券市義」是馮諼為孟嘗君所營造三窟的第一窟,其真正展現具體的成效表現在: (A)齊王謂孟嘗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 (B)孟嘗君就國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 (C)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