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6 證據方法及其證明力,均由法律規定,法官判斷事實之真偽必依此規定為之,不得自由取捨。此為下列何主義?
(A)自由心證主義
(B)法定證據主義
(C)法定順序主義
(D)言詞辯論主義
(A)自由心證主義
(B)法定證據主義
(C)法定順序主義
(D)言詞辯論主義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46673
統計:A(813),B(5014),C(67),D(28),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公民投票之提案、法官懲戒事項-司法院職務法庭審理
內容推薦
- 18 公務員服務法第14條之1對離職公務員選擇職業自由予以限制的規定,經大法官會議釋字第637號認為合憲,主要乃是因為該規定所採取之限制手段與目的達成間具實質關聯性,為保護重要公益所必要,因此並未牴觸
- 9 公民投票法係為落實憲法之何種原則而制定?(A)共和國原則(B)民主原則(C)民生福利國原則(D)五權分立原則
- 35 行為人對於犯罪事實,預見其發生,而其發生並不違背其本意者,稱為:(A)有認識過失(B)無認識過失(C)間接故意(D)直接故意
- 26 依據中央法規標準法之規定,法規之廢止情形,下列何者不屬之?(A)機關裁併,有關法規無保留之必要者(B)法規規定之事項已執行完畢,或因情勢變遷,無繼續施行之必要者(C)同一事項已定有新法規,並公布
- 17 法益乃指法律所保護之利益,現行刑法所保護之法益一般被分為社會法益、個人法益,還有那一種法益?(A)國際法益(B)國內法益(C)國家法益(D)國民法益
- 8 法院非經當事人請求不得對案件主動加以裁判,此與行政機關可以主動作為者不同。此一原則在學理上稱之為:(A)互不侵犯原則(B)以原就被原則(C)告訴乃論原則(D)不告不理原則
- 25 為實踐性別平等,因此依照現行民法第1059條的規定,子女的姓氏應如何決定?(A)原則從父姓,贅夫之子女例外從母姓(B)一律從父姓(C)可由父母雙方以書面約定從父姓或母姓(D)可由父母雙方以口頭約
- 16 核能用電安全議題廣受矚目,依照核子損害賠償法第18條的規定,核子設施經營者,對於核子損害之發生或擴大,不論有無故意或過失,均應依本法之規定負賠償責任。學理上稱之為何種責任原則?(A)重大責任原則
- 7 依行政罰法之規定,行政罰之裁處權,因幾年期間之經過而消滅?(A)一年(B)三年(C)五年(D)七年
- 15 隨著社會發展,臺灣已邁入高齡少子化之年代,為擴大保障範圍,民法中將「禁治產」制度大幅翻修成為成年監護的新制度,請問關於民法上成年監護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受監護宣告之人,無權利能力(B)對
內容推薦
- 10 行政程序法對於比例原則之規定包括適當性、必要性及衡量性三原則,其中何者又稱為狹義之比例原則?(A)適當性原則(B)必要性原則(C)衡量性原則(D)信賴保護原則
- 19 依據民事訴訟法有關民事訴訟代理人的規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訴訟代理人應委任律師為之。但經審判長許可者,亦得委任非律師為訴訟代理人(B)訴訟代理人,應於最初為訴訟行為時,提出委任書(C)訴訟
- 28 依憲法第2條規定,中華民國主權屬於下列何者?(A)總統(B)立法院院長(C)全體立法委員(D)全體國民
- 37 依照地方制度法第20條、22條之規定,鄉 (鎮、市) 廢棄物清除及處理,如涉及中央及相關地方自治團體之權限者,應由那一機關會商相關機關擬定施行綱要,報行政院核定?(A)經濟部(B)內政
- 46 下列何者不得作為公民投票之提案?(A)租稅案(B)法律之複決(C)憲法修正案之複決(D)地方自治法規之複決
- 下列關於人的權利能力的敘述,何者正確?(A)僅限於滿20歲之人有權利能力(B)任何人均有權利能力(C)僅自然人得享有權利能力(D)僅限於滿7 歲之人有權利能力
- 20 依照憲法規定,下列何者不是總統的職權?(A)統率全國陸海空軍(B)公布法律(C)解釋憲法(D)任免文武官員
- 29 刑事被告詰問證人之權利,屬於下列何者之保障範圍?(A)罪刑法定原則(B)不當聯結禁止原則(C)正當法律程序原則(D)自由心證原則
- 38 對於某種事實的存在與否,法律依一般之常理予以推論認定,但容許舉反證推翻之者,稱為?(A)視為(B)推定(C)適用(D)準用
- 47 有關期日、期間之計算,依據行政程序法第49條規定,基於法規之申請案件,如係以掛號郵寄方式向行政機關提出者,其生效日以何為準?(A)以該郵件送達行政機關日為申請提出日(B)以交郵當日之郵戳為申請提
- 12 關於公務員之懲戒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懲戒事由僅限於公務員執行職務有違法情事(B)九職等或相當於九職等以下公務員之記過與申誡,得逕由主管長官為之(C)司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委員為憲法上所稱
- 下列社會規範中,何者係具有公權力外在強制力的規範?(A)宗教(B)法律(C)道德(D)風俗
- 30 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下列何者非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A)監察委員(B)司法院大法官(C)行政院院長(D)考試委員
- 39 下列何者非屬於有權解釋?(A)行政解釋(B)司法解釋(C)立法解釋(D)學理解釋
- 48 下列何者非行政法之一般原則?(A)比例原則(B)當事人辯論原則(C)誠實信用原則(D)信賴保護原則
- 13 行政機關在適用法規的時候,本於行政目的,在法定的範圍中,從數個可能的法律效果裡面,選擇一個符合法規授權的適當方法為之,這種行為一般在學理上稱之為:(A)法外行政(B)行政契約(C)行政協商(D)
- 22 下列何者不是中央法規標準法第2條所稱之法律?(A)農田水利會組織通則(B)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C)集會遊行法(D)行政執行法施行細則
- 40 刑分為主刑和從刑,依照刑法第34條的規定,從刑的種類包括追徵、追繳或抵償、褫奪公權以及那一種從刑?(A)沒入(B)沒收(C)銷毀(D)拍賣(E)以上皆非
- 49 犯罪行為之處罰,以行為時之法律有明文規定者為限,此為何原則?(A)行為有害原則(B)罪刑法定原則(C)平等原則(D)比例原則
- 31 有關行政程序法所定「行政行為之內容應明確」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所使用之文字意義為受規範者所得預見(B)行政行為之內容意涵應使人民可以理解(C)所使用之文字意義應具有公平性(D)所使用之文
- 14 近年來由於經濟發展快速,生活水準提高,臺灣人到國內外旅遊數目大增,商機無限,糾紛也不少,因此民法中增訂旅遊契約以為規範,下列有關旅遊契約的民法規定何者錯誤? (A)旅遊開始前,旅客得變更由第三人
- 23 法律未特別規定施行日,僅規定自公布日施行者,法律係自何日發生效力?(A)立法院三讀通過日起即生效(B)自公布當日起生效(C)自公布之日起算至第2日起生效(D)自公布之日起算至第3日起生效
- 41 以下何者為刑事訴訟的當事人:(A)告訴人(B)辯護人(C)被告(D)告發人
- 50 國家各種規範,應有層次分明的位階關係,下級規範不得牴觸上級規範,如憲法第125條規定,縣單行規章,與國家法律或省法規牴觸者無效,此一原則一般在學理上稱之為:(A)法律至上原則(B)法律明確性原則
- 32 下列何種行政規則,應由其首長簽署,並登載於政府公報發布之?(A)關於機關業務處理方式、人事管理等一般性規定(B)為協助下級機關行使裁量權,而訂頒之裁量基準(C)關於機關事務之分配規定(D)關於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