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下列哪一個機關是環境教育法所指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
(A)教育部
(B)內政部
(C)文化部
(D)以上皆是。
(A)教育部
(B)內政部
(C)文化部
(D)以上皆是。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0.908142
統計:A(12),B(22),C(1),D(435),E(0)
內容推薦
- 教師若要提升學生閱讀教科書能力,增進理解,並且提供學生檢視自己進步的機會,則採用何種教學方法最佳?A. 相互教學法(reciprocal teaching) B. 協同教學法(team tea
- 世界環境日是每年的哪一天?(A)1 月 5 日(B)3 月 5 日(C)6 月 5 日(D)9月 5 日。
- 下列那一種工作者無須參加 4 小時以上之環境教育課程?(A)清潔隊員(B)外籍勞工(C)國小教師(D)公務員。
- 我國環境教育法是在哪一天發布的?(A)地球日(B)世界清潔日(C)世界環境日(D)世界濕地日。
- 使學習者在某一領域所學得的經驗和另一領域所學得的經驗連結起來,是屬於課程設計的哪種概念?A. 統整 B. 範圍 C. 順序 D. 繼續
- 蔡老師進行教學活動時,一定讓學生清楚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並期望學生養成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的態度,這樣的教育符合哪一教育規準?A. 合自願性 B. 合價值性 C. 合認知性 D. 合情意性
- 下列哪一種不是環境教育法涵蓋的 4 小時環境教育的課程方法?(A)掃地 (B)演講(C)網路學習(D)參訪。
- 公務員每年要參加 4 小時環境教育課程,違者將處罰新臺幣(A)1,200-3,000 元(B)5,000-15,000 元(C)20,000-30,000 元(D)30,000-45,000 元
- 學校編班常用的S型編班,屬於何種編班方式?(A) 階梯能力編班 (B)學科能力編班 (C)混合能力編班 (D)平均能力編班
- 下列何種教學法不是適應個別化的教學方法?A. 精熟學習法 B. 凱勒教學法 C. 五段教學法 D. 道爾頓制
內容推薦
- 我國的環境教育法明訂,須以何種方式向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申報環境教育辦理成果?(A)書面(B)網路(C)傳真(D)電話。
- 1 研究指出聲音障礙的發生率大約是多少?(A) 3%至 10% (B) 16%至 25% (C) 10%至 20% (D) 20%以上
- 布魯納(Bruner)和奧斯貝(Ausubel)對於教學的共同觀點為何?A. 皆強調教師講解的重要性 B. 皆強調教導學生核心概念而非瑣碎的知識C. 皆強調實作的重要性 D. 皆強調多給予學
- 哪一部法規是促進學習及促進永續發展的法律?(A)環境影響評估法(B)環境教育法(C)空氣污染防制法(D)水污染防治法。
- 生物累積是由於食物鏈傳遞能量的過程中,有些化學元素或化合物易為生物吸收,但不易排出。請問下列何種生物體內毒素濃度最高?(A)藻類(B)浮游動物(C)小魚(D)大魚。
- 西元 1972 年聯合國召開人類環境會議發表了(A)人類環境宣言(B)世界環境宣言(C)臺灣環境宣言(D)以上皆是。
- 我國環境教育法是何年制定公布?(A)民國 99 年(B)民國 100 年(C)民國 101年(D)民國 102 年。
- 下列何者是九年一貫課程的特色?A. 以基本能力取代學科知識 B. 因應國際化趨勢,自小學開始實施日語教學 C. 強調國定課程的尊嚴 D. 重視學習領域獨立與專精
- 「運用教育方法,培育國民瞭解與環境之倫理關係,增進國民保護環境之知識、技能、態度及價值觀,促使國民重視環境,採取行動,以達永續發展之公民教育過程」是以下哪一名詞之定義?(A)環境教育(B)環境倫
- 以下哪一種場域可申請認證成為環境教育設施場所?(A)動物園(B)國家森林遊樂區(C)國家公園(D)以上皆是。
- 西元 1992 年 6 月聯合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環境與發展會議」又稱為(A)世界環境會議(B)地球高峰會議(C)世界高峰會議(D)宇宙高峰會議。
- 我國環境教育法是何年開始施行?(A)民國 99 年(B)民國 100 年(C)民國 101年(D)民國 102 年。
- 下列那個學者提出:學科教學應同時具備「主學習」、「副學習」和「輔學習」三種目的之論點?A. 克伯屈 B. 郭爾堡 C. 菲希特 D. 桑代克
- 下列哪一種不是環境教育人員認證管道?(A)學歷(B)經歷(C)專長(D)甄試。
- 聯合國推動「永續發展教育十年」是哪十年?(A)西元 2005-西元 2014 年(B)西元 2001-西元 2010 年(C)西元 2007-西元 2016 年(D)西元 2011-西元 202
- 下列哪一項是環境教育的目標?(A)覺知(B)知識(C)態度(D)以上皆是。
- 我國公務員每年必須參加幾小時以上之環境教育課程?(A)1 小時(B)2 小時(C)3 小時(D)4 小時。
- 下列對學校課程中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及潛在課程之敘述,何者較正確?A. 學校的社團活動是潛在課程 B. 課程綱要是學校的非正式課程 C. 學校設置文學步道是正式課程 D. 學校的種種儀式和
- 環境教育人員之認證有幾種管道?(A)2 種(B)4 種(C)6 種(D)8 種。
- 在同一條食物鏈中,請問何種角色的族群總質量最大?(A)生產者(B)初級消費者(C)分解者(D)最高級消費者。
- 環境教育人員以學歷認證應修的核心科目為(A)環境教育(B)環境倫理(C)環境教育教材教法(D)以上皆是。
- 我國環境教育法的中央主管機關是那一個?(A)總統府(B)行政院(C)行政院環境保護署(D)臺北市政府。
- 環境教育法第 23 條,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或自治條例之行政法上義務,經處分機關處停工、停業處分或新臺幣 5,000 元以上罰鍰者,應令其接受多少小時之環境講習?(A)1 小時以上 8 小時以下(B
- 下列哪一項是制定環境教育法的目的?(A)促進國民瞭解個人及社會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B)增進全民環境倫理與責任,進而維護環境生態平衡、尊重生命(C)促進社會正義,培養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群,以達
- 下列那些機關或單位須依環境教育法訂定環境教育計畫,推展環境教育?(A)中央各機關 (B)地方縣市政府(C)高級中等以下學校(D)以上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