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當政府同時增加政府支出和減少所得稅稅負,這最可能表示政府意欲:
(A)平衡預算
(B)改善經濟蕭條
(C)降低通貨膨脹缺口
(D)提高預算盈餘
(A)平衡預算
(B)改善經濟蕭條
(C)降低通貨膨脹缺口
(D)提高預算盈餘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07947
統計:A(21),B(122),C(7),D(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經濟--->個經-----供給與需求、MPC邊際消費傾向
內容推薦
- 下列有關凱因斯所提出的投資邊際效率曲線(marginal efficiency of investment, MEI)之敘述,何者正確?(A)投資邊際效率曲線描述投資收益與產品價格之關係(B)由於
- 假設污染程度與汽車數量的關係為:x = -0.5y + z + 0.2z^2,x、y、z分別代表污染程度、森林面積與汽車數量。目前的汽車數量是 10,則增加汽車數量的邊際污染程度是:(A)0.4 (
- 簡單凱因斯模型中,自發性消費增加 5 單位,則均衡所得增加多少單位?(A)10 (B)20 (C)30 (D)無法判斷
- 在有外部成本存在的完全競爭市場下,市場的均衡價格會:(A)高於該均衡下所對應的社會邊際成本 (B)等於該均衡下所對應的社會邊際成本(C)高於該均衡下所對應的私人邊際成本 (D)等於該均衡下所對應的
- 一完全競爭廠商生產的固定成本為 5,000 元,當產品價格為 20 元時,廠商的均衡產量為 2,500 單位,利潤為 10,000元;由此可知,當價格為 17 元時,其極大利潤為何?(A)為負 (B
- 「邊際消費傾向」加「邊際儲蓄傾向」為:(A)0 (B)10% (C)1 (D)大於 1
- 收看有線電視節目是具備共享性,且可排他性的財貨,因此有線電視節目屬於:(A)純粹公共財 (B)準公共財 (C)純粹私有財 (D)準私有財
- 某獨占廠商面對的市場需求函數為 Q = 100-2P,邊際成本 MC = 10。則該獨占廠商的最適產量和價格各為何?(A)產量= 10,價格= 45 (B)產量= 55,價格= 5 (C)產
- 政府對某項商品課徵 20 元的從量稅,課稅後商品的均衡價格增加了 20 元,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需求彈性等於零 (B)需求彈性介於零與無窮大之間(C)需求彈性等於無窮大 (D)供給彈性等於零
- 當Y = C + I + G,C = 100 + 0.75YD,I = 50,G = 70,YD = Y - T,T = 60,且充分就業水準下之實質所得為 600,若要消除膨脹缺口,消費支出要如何調
內容推薦
- 如果中央銀行想實施擴張的貨幣政策,中央銀行可以:(A)提高存款準備率 (B)提高重貼現率(C)擴大發行中央銀行定期存單 (D)買入政府公債
- 臺灣自西元那一年開始,逐步開放資金在國際的自由移動?(A)1977 (B)1987 (C)1997 (D)2007
- 長期下,貨幣供給改變將會影響下列何者?(A)物價水準 (B)實質工資水準 (C)產出水準 (D)失業率
- 在其他條件不變之下,如果在政府支出減少的同一時間,中央銀行進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最可能造成:(A)所得下降 (B)利率上升 (C)所得上升 (D)利率下降
- 臺灣的匯率制度比較接近:(A)浮動匯率 (B)管理浮動匯率 (C)固定匯率 (D)聯繫匯率
- 根據凱因斯模型,若勞動市場仍未達充分就業,且其他條件不變,技術進步會導致:(A)物價上升、勞動需求減少、利率上升 (B)物價下降、勞動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物價上升、貨幣需求增加、投資需求上升
- 當中央銀行以公開市場操作增加貨幣供給,最可能造成下列何種情況?(A)銀行的超額準備金會減少 (B)公債價格會上升(C)利率會上升 (D)物價會下跌
- 團體住院醫療費用保險被保險人於投保時已據實告知既往症,保險公司仍予承保時,則自契約生效後保險公司需依約負給付保險金之責任。(A)O (B)X
- 下列何者不屬於準貨幣的項目?(A)外匯存款 (B)支票存款 (C)定期存款 (D)郵政儲金
- 當外國物價上升時,若其它條件不變,此時本國的貿易順差會:(A)增加 (B)減少(C)不變,且進出口同幅度減少 (D)不變,且進出口同幅度增加
- 假設全社會人口 2,400萬人,15 歲以上的民間人口為 1,600 萬人,找到工作的人口有 700 萬人,失業的人口有 100 萬人,則該經濟體系的勞動參與率為:(A)30% (B)33%
- 因為公教人員加薪而使利率和物價上升,造成民間支出減少的效果稱之為何?(A)實質餘額效果 (B)凱因斯效果 (C)排擠效果 (D)費雪效果
- 5 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應如何編列?(A)中央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百分之二十五 (B)國民教育之經費應優先編列(C)在市、縣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百分之二十五 (D)文化之經費應優先編
- 美國到 2012年 9 月為止,共實施了幾次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政策?(A)一次 (B)兩次 (C)三次 (D)四次
- 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如果美元兌換新臺幣的匯率從 1:25 變動為 1:30,則表示新臺幣:(A)升值 20% (B)升值 67% (C)貶值 20% (D)貶值 67%
- 以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衡量生活成本會產生下列何種問題?(A)沒有考慮消費者的家庭支出(B)只考慮消費者在食物、服飾及水電燃料的支出(C)未考慮消費者在某些財貨與勞務的支出高低不一(D)未考慮新財貨
- 當存款準備金額增加,會發生下列何種情況?(A)貨幣乘數增加且貨幣供給增加 (B)貨幣乘數減少且貨幣供給減少(C)貨幣乘數增加且貨幣供給減少 (D)貨幣乘數減少且貨幣供給增加
- 有關「格萊興法則(Gresham’s Law)」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又稱「賽伊法則(Say’s Law)」 (B)指「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C)指法定準備率與貨幣乘數間的關係 (D)指超額
- 6 依據司法院解釋,商業言論尚不能與其他言論自由之保障等量齊觀,其理由之敘述,何者正確?(A)商業言論係屬公意形成 (B)商業言論旨在真理發現(C)商業言論乃信仰之表達 (D)商業言論係屬經濟活動
- 1 依據憲法規定,我國民主憲政體制之設計為:(A)完全採取直接民主(B)完全採取代議式民主(C)以採取代議式民主為主,以直接民主為輔(D)以採取直接民主為主,以代議式民主為輔
- 假設 1967 年的 CPI 為 104,現在的 CPI 為 390,則 1967 年以新臺幣 10 元可購買的財貨或勞務,現在需花新臺幣:(A)88 元 (B)50 元 (C)
- 根據古典學派的總合供需分析,下列何者是總合供給線右移的原因?(A)出口增加 (B)央行升息(C)天氣乾旱,農田缺水 (D)網路電話和視訊會議的普及
- 美國在 1972年以後的匯率制度,比較接近:(A)固定匯率 (B)浮動匯率 (C)聯繫匯率 (D)機動匯率
- 7 法律案之通過,至少須有立法委員幾人之出席與同意?(A)立法委員總額二分之一出席與出席委員過半數之同意(B)立法委員總額三分之二出席與出席委員三分之二之同意(C)立法委員總額三分之一出席與出席委員過
- 保險法第一百四十六條之二規定:「保險業對不動產之投資,以所投資之不動產即時利用並有收益者為限」;因此,不得辦理不動產出租業務。(A)O(B)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