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近年來國際間氣候、地質大事導覽:I. 汶川大地震發生於北京時間 2008 年 5 月 12 日,震央位於中國四川省汶川縣,地震專家普遍認為引發地震的原因在於龍門山斷裂帶 : ___(45)___往北推進,向_____(46)_____擠壓並不斷地向亞洲板塊下插入,導致青藏高原_迅速上升,並在高原的邊緣形成了地震多發的斷層 ,其中就包括龍門山斷層 。由於震源較淺,而且震源機制為向東的逆衝運動,加上震區土質鬆軟,地震波向東能傳播很長距離。 而正是這次地殼收縮過程造成了這場地震。汶川位於龍門山斷裂帶上,這一地震帶非常活躍,半個世紀以來已發生 7 級以上的破壞性地震多達 10 餘次,距離汶川不遠的松潘附近地區曾於 1938 年和 1976 年發生過 7 級以上的大地震。II. 2010 年海地地震於 2010 年 1 月 12 日左右發生,地震為__(47)____7.0。震央位於海地首都太子港以西大約 16 公里處,震源距離地表 6.2 英里左右。海地位於加勒比板塊和北美板塊交界處,屬於地震頻發區。III. 2010 年冰島火山爆發是指位於冰島南部的埃亞菲亞德拉火山於 2010 年 3 月 20 日和 4 月 14 日的兩次爆發,並釋放出大量的火山灰,對全球航空以及氣候等方面造成了一定影響。火山灰___(48)_____太陽輻射,會使全球氣溫降低,會持續數月乃至幾年時間。早中新世晚期以來,由大西洋中脊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質堆積而成,屬於火山島。組成冰島的岩石都是火山岩,以玄武岩分布最廣,還有安山岩、流紋岩等。島上多火山,以「極圈火島」之名著稱,冰島溫泉的數量是全世界之冠,全島約有 250 個鹼性溫泉,最大的溫泉每秒可產生 200 升的泉水。IV. 2009 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2009 年 12 月 7 日─12 月 18 日),即「《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 15 次會議」,縮寫為「COP15」,在丹麥首都_____(49)______的貝拉會議中心舉行。本次會議將誕生一份新的議定書,以代替2012 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如果在本次會議上,各國不能達成共識、並通過新的決議,那麼在 2012 年《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到期後,全球將沒有一個共同文件來約束______(50)_____的排放。因此,本次會議被喻為「拯救人類的最後一次機會」。V. 反聖嬰現象下半年恐形成(摘錄自2010年5月6日路透紐約報導):美國氣象預報中心表示,巴西降雨過量和印度發生37年來最嚴重的乾旱,被歸咎於_____(51)____(El Nino),而____(52)_____可能接踵而來,使6月1日開始的大西洋颶風季,期間很有可能形成更多暴風雨。「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ational Oceanic and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的「氣象預報中心」(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CPC)表示,許多電腦模擬數據都顯示出海面溫度有___(53)_____的傾向。
45.
(A) 印度板塊
(B) 歐亞板塊
(C) 菲律賓板塊
(D) 太平洋板塊
(E)澳洲板塊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2),B(0),C(0),D(0),E(0)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