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丁 加重刑責還是不能杜絕酒駕,一則是因為不少臺灣人存在不遵守社會規範的習性,另一則是因為有人賭性堅強,認為自己酒駕不會出事。    綜觀目前社會,酒給我們帶來的危害卻遠大於好處,飲酒不知節制,酒後駕駛肇事致死甚至成為臺灣十大死因之一。日前臺中一名陳姓酒駕累犯日前又凌晨酒後駕車,逆向撞死兩名騎士,陳男竟冷血說「撞死就撞死了,趕緊處理好我要回家休息。」引起輿論撻伐,行政院長蘇貞昌痛斥酒駕致死等同故意殺人,法務部隨即研議修正刑法,將酒駕致死改依殺人罪究責,擬以酒測值每公升零點七五毫克作為「故意殺人」的門檻進行修法。    加重刑罰看似是防制酒駕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但是這麼多年來,政府對於酒駕標準已經多次提高,刑責也一再加重,但是酒駕者依然故我,無視無辜被撞死者的生命殞落及家庭慘狀,最主要就是臺灣許多酒駕者仍對於法律存著漠視的心態,讓政府宣導多年的「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在這些人眼中淪為口號,這是法制層面大家必須重視的部分。    其次,誠如許多基層員警吐露的心聲,大多數酒駕者都是存著僥倖的心理,認為自己意識還清楚可以開車,認為路檢不會查到自己,認為自己不會出事,認為自己不會那麼倒楣。但是偏偏就是這種僥倖心理,肇生許多酒駕交通事故,造成許多人無辜喪命,家庭破碎。更有甚者還肇事逃逸,或者拖延多年不肯賠償,致令受害者及家屬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所以政府公權力應該要更強力介入,強制執行法律判決,讓肇事者即時受到應有懲罰。    除了要加強民眾法治觀念及杜絕僥倖心理之外,社會大眾也要改變喝酒的觀念,喝酒必須在和諧自在的情況下,適量即可,酒量大並非什麼好事,席間不勸酒、不逼酒。如果情非得已非得要喝,也要多費點事請人代駕,或多花點錢隔天再來取車,總比逞強酒駕把自己或別人的命送掉划得來。政府固然應加重酒駕的刑責,但也要加強宣導民眾守法守紀、重視生命的觀念,導正國人喝酒的觀念和習慣,讓酒駕殺人的憾事不再發生。                                                                                                                                      (改寫自臺灣時報)
40.( ) 偉強多次酒駕,屢勸不聽,下列哪一種方式比較有可能真正讓他改過? 
(A)等他發生車禍時,讓他負起加倍的刑責 
(B)讓他去上生命教育的課程,學習尊重生命 
(C)斷絕他的經濟來源,讓他沒有機會去喝酒 
(D)沒收他的交通工具,讓他沒有機會喝酒開車。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