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一)  糖尿病可以說不是一種病症,而是由不同原因所造成的幾種毛病。病人可以區分為第一型糖尿病 T1DM,其胰島及血中幾乎完全沒有胰島素。第二型糖尿病 T2DM,其血中胰島素的濃度接近正常值,甚至還高過正常值。糖尿病患者很容易產生各式各樣的慢性失調,包括動脈硬化、神經病變、易受到感染、失明……等。前者比較少見,其成因是體內的白血球將胰臟 B 細胞完全或幾乎完全破壞,患者如果沒有接受治療,葡萄糖無法正常進入胰島素的標的細胞,肝臟則不斷經由肝糖分解製造葡萄糖,並釋入血液循環。此外還會造成大量的脂肪分解,血中增加的脂肪酸大部分會被肝臟轉成酮體。這些代謝變化最終會對生命造成急性危害。一方面是因為對腎臟的傷害,可引起一連串過程,造成血壓下降、腦受損及死亡。一方面是因為酮體堆積,導致血中氫離子濃度升高,會引起腦功能失調而促成昏迷及死亡。  T2DM 的代謝失調,很少會嚴重到發展出如上述糖尿病酮酸中毒症的地步,其主要發生於體重過重的成年人,通常在中年以後開始,如果標的器官對胰島素反應不足,稱為抗胰島素性。肥胖是造成患者產生抗胰島素性的主要原因。其實無論是否出現糖尿病,任何肥胖的人都會引發某種程度的抗胰島素性。理論之一為過多脂肪組織會產生過量的某種信使,造成對胰島素反應的葡萄糖轉運子減少,或是阻斷了胰島素的作用。另外,患者尚有未知原因的 B 細胞功能缺失,使得這些細胞不能對高血糖產生正常反應。最後值得注意的是,人在遭受壓力時,所有升高血糖的系統都會被活化,這也是治療過程須考慮的因素。請依據上文回答下列問題:
(41)請依據上文,判斷下列各項敘述何者正確?(多選) 
(A)壓力使糖尿病的症狀加劇,而只有糖尿病患者才會產生抗胰島素性 
(B)糖尿病區分為 T1DM 或 T2DM,是依據病人分泌多少胰島素而決定的 
(C)對 T1DM 及 T2DM 患者而言,補充胰島素的治療是必要的 
(D)目前胰島素的治療可選擇採用注射方式或口服方式進行 
(E)減重、運動及改變飲食,可以有效改善 T2DM 患者的症狀。而 T1DM 的終極治療,將是避免自體免疫的反應。

參考答案

答案:B,D,E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