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 下列何項敘述指的是加拿大太平洋沿岸區的景觀?
(A)山多平原少,水力豐富,森林廣布,經濟以林漁為主
(B)地廣人稀,森林分布廣,居民以漁獵為生
(C)加拿大最早開發的精華區
(D)人口少,但石油、天然氣蘊藏豐富。
(A)山多平原少,水力豐富,森林廣布,經濟以林漁為主
(B)地廣人稀,森林分布廣,居民以漁獵為生
(C)加拿大最早開發的精華區
(D)人口少,但石油、天然氣蘊藏豐富。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題組】若要針對此現象,採取防治對策,下列何者不適用? (A)深層翻土或粗放的方式耕作 (B)實施分區輪牧 (C)種植沙棘、胡楊等固沙植物 (D)利用麥桿、蘆葦等在沙地插成格狀沙障。
- 一般使用之釘書機、開瓶器等,皆為抗力點在施力點與支點中間的槓桿應用,其機械利益為何?(A)恆等於 1(B)恆大於 1 (C)恆小於 1(D)可為任何值
- 【題組】圖中地理現象發生的原因可能與哪三項自然和人文條件最直接相關?(甲)長期灌溉土壤鹽鹼化;(乙)氣候長期乾旱缺水;(丙)開闢農田灌溉渠道;(丁)開闢道路交通網絡;(戊)牧民超養牲畜。 (A)
- 有來自亞洲子、丑、寅、卯、辰五地(氣候如下表所示)的學生共同在網站上聊天,若此時全世界的天氣狀態如下圖所示,則下列學生何者所言正確?(甲)子生:我們這裡在這個季節作物生長得好茂密,不久就可收成(
- 美國西岸城市「聖地牙哥」的地名,反映早期受何地文化統治影響? (A)印第安人 (B)英國人 (C)法國人 (D)西班牙人。
- 美國玉米帶的農業應是什麼類型? (A)商業性穀物農業 (B)混合農業 (C)熱帶栽培業 (D)集約式農業。
- 美國平均每一農民的生產量可供75個美國人及25個外國人食用,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和下列何者最為無關? (A)農業生產企業化 (B)可耕地的農業工作者密度低 (C)採用機械耕作 (D)單位面積產量大
- 美國農業呈明顯帶狀分布,各農業帶選擇作物的最主要考慮因素是 (A)氣候特性 (B)地形 (C)土壤 (D)市場。
- 北美五大湖通過哪一條河和大西洋相連? (A)密士失必河 (B)育空河 (C)格蘭特河 (D)聖羅倫斯河。
- 如【圖 46】所示之機構,若不計摩擦損失,欲吊起 W=1000 N 之物體,則施力 F 至少需大於多少 N? (A) 125(B) 150 (C) 200(D) 250
內容推薦
- 【題組】c)Heme (2 points)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研究所、轉學考(插大)-生物化學-104 年 - 台灣大學 104 碩士班研究所生物化學C#82427討論私人筆記( 0 )50【站僕】
- 市場指向的農耕活動包括:(甲)放牧業;(乙)混合農業;(丙)酪農業;(丁)地中海型農業;(戊)商業性穀物農業;(己)熱帶栽培業等六種。請問:附圖美國農業區中,由X至Y線上,其市場指向的農耕活動順
- ※下表為中國東部沿海、中部、西部經濟地帶人口增加的趨勢。請問:【題組】表中甲乙丙依序代表經濟地帶是:(A)東部、中部、西部 (B)東部、西部、中部 (C)西部、中部、東部 (D)中部、西部、東部
- 均勻且均質之 AB 桿重 24 N,受外力如【圖 48】所示之樑,試求支點 B 之反力 RB為多少 N? (A) 64(B) 57(C)49 (D) 35
- 在台灣的明鄭政權如此宣布:「今上托皇天垂庇,下賴諸君之力,得有此土。然計食之者眾,作之者寡,倘餉一告匱,而師不宿飽,其欲興邦固國亦難矣。故昨日躬身踏勘,揆審情形、細觀土地,甚是膏腴,……庶可餉無
- 0水是西亞地區生命的泉源,許多國家常為爭奪水資源,時而引起爭端。請問:下列哪一個國家因為位於兩河河流的上游,而掌握了兩河流域河水利用的控制權,使此國中東地區有其重要地位? (A)伊朗 (B)以色
- 0臺灣地區降水量豐沛,但河川卻常被稱為「荒溪型」的河川。請問:造成此種現象的主因為何? (A)河川多屬間歇河 (B)流域地區多荒涼 (C)河流中、上游坡陡流急 (D)降雨季節分布不均。
- 0作物高低成層分布是綠洲農業的最大特徵。下列哪一個地區的農業,也可見到類似「高低成層分布」的景觀? (A)長江三角洲 (B)澳洲東南部 (C)環地中海地區 (D)俄羅斯大平原。
- 市場指向的農耕活動包括:(甲)放牧業;(乙)混合農業;(丙)酪農業;(丁)地中海型農業;(戊)商業性穀物農業;(己)熱帶栽培業等六種。請問:右圖美國農業區中,由X至Y線上,其市場指向的農耕活動
- 美國的新英格蘭地區在工業革命後,農業土地利用方式由傳統的雜耕農作轉變為以酪農業和園藝性農業為主的專業化農業,造成這種轉變的主要因素是 (A)市場需求 (B)交通改善 (C)新品種傳入 (D)耕作
- 右圖為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的財政相關趨勢圖。對照歷史背景,下列哪一詮釋正確? (A)日本國庫對台補助,乙是鴉片等專賣收入,這佐證了「台灣賣卻論」的提出背景(B)甲是日本國庫對台補助,乙是用於維持秩
- 北美洲中部大平原的氣候特色是:冬夏氣溫變化劇烈,平原北部冬季常有寒潮來襲,中部春、夏常有龍捲風肆虐,南部夏季則颶風頻生。該氣候特色和該洲哪一項自然地理特徵關係最密切? (A)水系成輻射狀 (B)
- 美國加州聖他克拉谷地形成世界聞名的高科技工業園區,最主要因素是 (A)動力 (B)政策 (C)市場 (D)資金。
- 美國南部地方早期經濟以棉花為基礎,今以何產業為後續力? (A)航太工業 (B)漁業 (C)工礦業 (D)專業化園藝業。
- 加拿大西岸的氣候是屬於 (A)溫帶海洋性氣候 (B)溫帶地中海型氣候 (C)溫帶大陸性氣候 (D)副北極氣候
- 美國拉丁美洲裔多數居於美國何處? (A)東、東南部 (B)西、西南部 (C)南、東南部 (D)南、西南部。
- 洛杉磯的市區及衛星市鎮比紐約及芝加哥來得分散,其最大的影響因素是 (A)氣候 (B)水源 (C)地形 (D)交通。
- 加拿大經濟發展的最大弱點是 (A)缺乏資金、技術 (B)能源不足 (C)礦產資源貧乏 (D)農、牧生產不能自足。
- 「全美鐵路、公路及航空的中心及五大湖水運中心,藉著近鐵、煤原料及便利的交通網路成為鋼鐵、煉油、農具製造重心。」以上所述區位特徵及工業特色是指下列哪一工業區? (A)克利夫蘭區 (B)芝加哥區 (
- 加拿大的精華區位於何處? (A)大西洋沿岸區 (B)聖羅倫斯河谷地、五大湖區 (C)中央草原區 (D)與美國鄰接的北緯49度線。
- 加拿大同緯度東西岸的氣溫,西岸較東岸高的原因是 (A)暖流 (B)寒流 (C)西風 (D)地形。
- 下列何者影響加拿大西岸,使得雨量豐富,高達2,000公釐以上?(甲)西風;(乙)暖流;(丙)山地;(丁)植被;(戊)信風 (A)甲乙戊 (B)甲乙丙 (C)丁戊 (D)甲丙丁。
- 加拿大在農業方面採取何種對策,以克服地廣人稀、農業勞力不足的問題? (A)大規模機械化 (B)積極興建灌溉設施 (C)培育快熟麥種 (D)農牧並行。
- 右圖中,AAC的內部及其邊界為一元二次聯立不等式 的解,其中A(-6,5)、B(0,2)、C(-1,0),且a,b,c,d,e為實數,則下列哪些選項正確? (A)c<0(B)ae=4(C)
- 【題組】1953~1982 年各地帶人口增加的趨勢不同,主要受到哪二項政策的影響?(甲)人口「晚、稀、少」的政策;(乙)人口城鄉分隔政策;(丙)上山下鄉運動;(丁)「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