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多選題42%,每題3分
有關《莊子》一書,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共三十三篇,均為莊子手著
(B)與老子思想互相輝映,同屬「道家」
(C)善用寓言,文筆恣肆,自成一格
(D)在先秦諸子散文中,《莊子》對文學的影響最大,被譽為「天下第一等文字」 (E)金聖嘆評為「六才子書」之一。
有關《莊子》一書,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共三十三篇,均為莊子手著
(B)與老子思想互相輝映,同屬「道家」
(C)善用寓言,文筆恣肆,自成一格
(D)在先秦諸子散文中,《莊子》對文學的影響最大,被譽為「天下第一等文字」 (E)金聖嘆評為「六才子書」之一。
參考答案
答案:B,C,D,E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2),B(4),C(4),D(0),E(4)
內容推薦
- 【題組】下列成語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甕牖繩樞」、「罄竹難書」同狀貧寒之家 (B)「俛首係頸」、「楚囚纓冠」均指被俘 (C)「流血漂櫓」、「勝殘去殺」皆指戰爭時殺人無數 (D)「度長絜大」
- 【題組】某時刻一脈動弦波向左傳播,如下圖(甲)所示。波隨後在左側固定端與右側自由端之間持續 反射,試問圖(甲)的脈動波經幾次反射後可變成圖(乙)的波形? (A) 1次(B) 2次(C) 3 次(
- 文學,只不過就是提醒你:除了岸上的白楊樹外,有另外一個世界可能更真實存在,就是湖水裡頭那白楊樹的倒影。並說你如果只知道有岸上的白楊樹,而不知道有水裡的白楊樹的話,你做出來的價值判斷很可能是一個片
- 下列有關文意推論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之譏:說話者用意在勸告張文節宜順應世俗 (B)昔正考父饘粥以餬口,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孟僖子從正考父生活儉樸,推測他為官必
- 〈過秦論〉首段寫秦孝公的舉措,下列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是敘秦國併吞天下的野心 (B)「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是言其尊王攘夷 (C)「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
- 【題組】所謂鼎足對,就是指三個互為對偶的句子組成的對聯。下列詩句,何者即屬於鼎足對 (A)翠袖殷勤,金杯錯落,玉手琵琶 (B)人老去西風白髮。蝶愁來明日黃花 (C)回首天涯。一抹斜陽,數點寒鴉
- The actor _____ for his lack of looks with a great sense of humor. (A) acknowledged (B) compensate
- 〈在迷宮中仰望星斗〉:「就我個人體認而言,哲學就是,我在綠色的迷宮裡找不到出路的時候,晚上降臨,星星出來了,我從迷宮裡抬頭望上看,可以看到滿天的星斗。」根據文中的說法,「哲學」的功用就是 (A)穿
- 下列文句「 」中的成語,使用正確的選項是 (A)他最近腸胃炎,只好「饘粥餬口」,稍稍紓解腸胃不適之苦 (B)小清家境清寒,僅能過著「公孫布被」的生活,十分辛苦 (C)許多善心人士家中雖不富裕,但
- 在動詞中有一類「使動」的用法,意思解為「使賓語如何」,如〈諫逐客書〉:「卻賓客以業諸侯」,「業」字解為「使諸侯成就功業」。下列選項「」中的動詞,用法不同者為 (A)「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內容推薦
- 老子與莊子均為道家代表人物。下列有關二人的比較,何者正確 (A)老子曾任蒙邑漆園吏;莊子做過守藏室之史 (B)孔子曾向老子問過禮;莊子曾與孟子往來,時相論辯 (C)老子思想以道為核心,認為道是萬物
- 【題組】下列各組詞語意義,完全相同的選項是 (A)約從離橫/從散約解 (B)鋤耰棘矜/鉤戟長鎩 (C)遷徙之徒/謫戍之眾 (D)拱手而取/唾手可得 (E)同年而語/相提並論。
- 〈過秦論〉:「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句中所描述的情形,可以和下列哪一段話相互應證 (A)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B)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 (C)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禦之
- 【題組】語文意象依其輕重、大小、遠近……等依序層層遞進或淡出的修辭方式,稱之為「層遞」。下列選項何者使用了層遞修辭 (A)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響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
- 下列關於詩、詞、曲的比較,敘述完全正確的選項是 (A)近體詩、詞、曲皆可合樂 (B)詞、曲可加襯字,近體詩則不可 (C)詞在體裁上可分為小令、中調和長調 (D)近體詩、詞、曲的別稱分別為「曲子詞
- 關於莊子的思想,下列敘述錯誤的選項是 (A)處世哲學:順天而適自然,去除我執。認為在混亂的人世,主張「因順」之道。應先破除「我執」以待人接物,才能遊世遠害 (B)政治主張:理想的統治必須法令、權術
- 【題組】下列各組「 」中的字詞,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贏糧而「景」從/至若春和「景」明 (B)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追「亡」逐北,伏尸百萬 (C)廢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哀哀「黔
- 下列皆為〈過秦論〉的文句,何者是用來敘述秦始皇「威震海內」的情形 (A)務耕織,修守戰之具 (B)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 (C)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 (D)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
- 二年甲班值日生小乖在做資源回收分類時,發現附近地上掉了一張經濟學圖表(圖一),一旁也找到四則新聞剪報,她猜想這張圖應該與下列何者最有密切關連? (A)甲 (B)乙 (C)丙 (D)丁
- 下列關於曲的「襯字」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元曲形式嚴格,每句字數固定,不可加襯字 (B)襯字可加在句首,也可加在句中 (C)襯字只可以用實詞,不可以用虛詞 (D)每一曲調的任何一句都可自由加
- 〈養生主〉:「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呈現莊子順任自然的養生之旨。下列文句,何者繼承莊子思想之精神 (A)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B)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C)西伯幽而演《易
- 【題組】關於司馬光,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字君實,北宋人,諡文正 (B)自幼穎慧,勤於攻讀,仁宗時中進士 (C)神宗時曾為相八月,因批評新法而罷相 (D)與王安石不合,退居洛陽,編撰《資治通鑑
- 下列關於〈過秦論〉一文的章法布局,敘述正確的選項是:(甲)意在批評秦之過失,卻以很多篇幅來說明秦興起的過程,正是錢鍾書所說的「名家名篇,往往破體」(乙)以秦漸次興盛的必然性來襯托其速亡的可悲(丙
- 【題組】有關〈庖丁解牛〉一文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旨在闡明人要與世無爭,用「以無厚入有間」的態度來處世 (B)手觸、肩倚、足履、膝踦等語,表現出庖丁解牛時,身體協調一致的靈活動作 (C)〈
- 下列關於元明作家的敘述,錯誤的選項是 (A)關漢卿為人滑稽多智,博學能文。常留連勾欄,並躬自導演,粉墨登場,畢生致力於雜劇,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作品風格豪放,以《竇娥冤》最著名 (B)張可
- 根據〈庖丁解牛〉一文的說法,關於解牛的技藝,何者境界最高 (A)所見無非牛者 (B)未嘗見全牛也 (C)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 (D)良庖歲更刀,割也。
- 【題組】關於司馬光《資治通鑑》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所載時代上起春秋,下迄五代,計一千三百六十二年 (B)引用史料極為豐富,多參酌《左傳》、《國語》與《戰國策》 (C)司馬光主編,劉攽、劉
- 下列有關《史記》、《新五代史》、《資治通鑑》三書之說明,何者正確 (A)《史記》又名《太史公書》,乃紀傳體之祖,金聖嘆批點為「六才子書」之一 (B)《新五代史》,歐陽脩所編撰,為唐代以後唯一私修
- 【題組】關於現代作家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龍應台:初期文風犀利,直指弊端,批判性強,氣勢凌厲,旅歐之後,文風漸形沉澱,轉為細膩的觀照,常以歷史、文化的角度剖析,抒情成分變濃 (B)余秋雨:
- 北曲(雜劇)和南曲(傳奇)的文體特色有何相同處 (A)除曲文外,尚有動作、賓白 (B)一幕稱「折」,每本四折 (C)每一幕限一宮調 (D)劇中人人都可唱。
- 〈庖丁解牛〉:「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由此可知 (A)庖丁是事事力求完美的人 (B)庖丁認為養生最好的方法是解牛 (C)解牛之道與養生之道有相通之處 (D)文惠君是一位善於
- 【題組】下列哪些事例可用以說明「儉以立德」的道理 (A)李文靖公:治居第於封丘門內,廳事前僅容旋馬 (B)張文節:為相之時,自奉養仍如為河陽掌書記時 (C)公孫弘:俸祿甚多,蓋粗布被,食不重肉
- 下列選項中的「數」字,讀音與「會數而禮勤」之「數」相同者為:(甲)勝負之「數」,存亡之理(乙)「數」罟不入洿池(丙)珠可歷歷「數」也(丁)「數」目項王(戊)屢賞者窘也;「數」罰者困也 (A)(甲
- 【題組】有關龍應台的敘述,何者正確 (A)曾任臺北市文化局局長 (B)著述以雜文及小說為主 (C)民國七十三年,曾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撰寫「野火集」專欄,指出臺灣社會文化的種種弊端,詞鋒犀利
- 下列有關散曲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可分小令和套曲 (B)由詞轉變而來,形式與詞相似,故不可加襯字,需一韻到底 (C)以風格而言,曲雅而詞俗 (D)曲文、科、白一應俱全,亦可清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