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文是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上學去:臺灣近代教育特展」(2018.11.01-2019.11.03)展覽摺頁內容,請在看完後回答以下問題。
一起上學去
走進學校、成為學生、接受教育,是多數人都曾有的經歷。「上學去:臺灣近代教育特展」試圖從學生的角度,看見國家透過近代教育試圖培養我們成為「理想」國民的同時,懵懂的我們如何因教育認識自我、看見世界,從而培養出質疑與挑戰既有體制的獨立思考能力,也讓近代臺灣發展成一個具整體形貌但保有各自性格的「共同體」社會。
走進學校:成為我們中的我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有別於傳統教育著重於知識菁英的培養,日本時代開始的近代教育,是以更具普遍性的國民為對象,透過集體、定制的教育體制,陶鑄了思想、規訓了身體,建構了社會共識基礎,讓原本不同的「我」成為了具有共同感的「我們」。繼而學歷成為判斷一個人如何有用於社會的指標,人的能力被標示與分類,形成了一套新的價值標準,帶領我們邁向重視學歷的近代社會。
打開課本:理想國民養成術
你想過近代學校為什麼教這些科目嗎?語言讓我們能夠彼此溝通,地理與歷史開啟了認識世界、了解過去的視角,但往往也常見強加的國族認同。數學與科學帶我們發掘未知世界、面對現代生活,體育與各種實作課程則在培養可面對工業生產體制的身體與技術,美術與音樂豐富了美感與文化生活,更透過考試制度驗證各種學習成效。但理想國民是誰的理想?我們接受教育時該時時警惕,以追求具有普世價值的公民概念為依歸。
揮灑青春:我的校園記憶
印象最深刻的校園記憶是甚麼?沉重課業壓力下的壓抑,同儕間親近的關係,拚盡全力的比賽,流行的活動與刊物,對體制的叛逆與反抗,一起去過的旅行,彼此分享過的未來與夢想……青春年少的酸甜苦辣,在你我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印記,曾經的同學有時還比一輩子的家人關係更緊密。
多年之後:我的未來不是夢
你還記得小時候寫下的「我的志願」是甚麼嗎?你成為期望的自己了嗎?不同時期的國家政策,透過教育塑造統治需要的理想國民,當下的我們或許接受又或許挑戰了體制,現在回頭看受教育的過程,教育對我們來說是甚麼?對後來的人生有甚麼影響?在一次次對於學習的辯證過程中,我們的面貌逐漸清晰。
50. 上述關於摺頁的內容與指涉,下列哪一個敘述可能有誤?
(A)「對體制的叛逆與反抗」肇因於同儕關係親密。
(B)「理想國民是誰的理想?」是對文化霸權的反思。
(C)「成為我們中的我」是指教育承擔「社會化」工作。
(D)「質疑與挑戰既有體制的獨立思考能力」與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的主張不謀而合。.
一起上學去
走進學校、成為學生、接受教育,是多數人都曾有的經歷。「上學去:臺灣近代教育特展」試圖從學生的角度,看見國家透過近代教育試圖培養我們成為「理想」國民的同時,懵懂的我們如何因教育認識自我、看見世界,從而培養出質疑與挑戰既有體制的獨立思考能力,也讓近代臺灣發展成一個具整體形貌但保有各自性格的「共同體」社會。
走進學校:成為我們中的我
我們為什麼要讀書?有別於傳統教育著重於知識菁英的培養,日本時代開始的近代教育,是以更具普遍性的國民為對象,透過集體、定制的教育體制,陶鑄了思想、規訓了身體,建構了社會共識基礎,讓原本不同的「我」成為了具有共同感的「我們」。繼而學歷成為判斷一個人如何有用於社會的指標,人的能力被標示與分類,形成了一套新的價值標準,帶領我們邁向重視學歷的近代社會。
打開課本:理想國民養成術
你想過近代學校為什麼教這些科目嗎?語言讓我們能夠彼此溝通,地理與歷史開啟了認識世界、了解過去的視角,但往往也常見強加的國族認同。數學與科學帶我們發掘未知世界、面對現代生活,體育與各種實作課程則在培養可面對工業生產體制的身體與技術,美術與音樂豐富了美感與文化生活,更透過考試制度驗證各種學習成效。但理想國民是誰的理想?我們接受教育時該時時警惕,以追求具有普世價值的公民概念為依歸。
揮灑青春:我的校園記憶
印象最深刻的校園記憶是甚麼?沉重課業壓力下的壓抑,同儕間親近的關係,拚盡全力的比賽,流行的活動與刊物,對體制的叛逆與反抗,一起去過的旅行,彼此分享過的未來與夢想……青春年少的酸甜苦辣,在你我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印記,曾經的同學有時還比一輩子的家人關係更緊密。
多年之後:我的未來不是夢
你還記得小時候寫下的「我的志願」是甚麼嗎?你成為期望的自己了嗎?不同時期的國家政策,透過教育塑造統治需要的理想國民,當下的我們或許接受又或許挑戰了體制,現在回頭看受教育的過程,教育對我們來說是甚麼?對後來的人生有甚麼影響?在一次次對於學習的辯證過程中,我們的面貌逐漸清晰。
50. 上述關於摺頁的內容與指涉,下列哪一個敘述可能有誤?
(A)「對體制的叛逆與反抗」肇因於同儕關係親密。
(B)「理想國民是誰的理想?」是對文化霸權的反思。
(C)「成為我們中的我」是指教育承擔「社會化」工作。
(D)「質疑與挑戰既有體制的獨立思考能力」與批判教育學(critical pedagogy)的主張不謀而合。.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5丸尾參加櫻桃旅行社所舉辦的「東南亞五日遊」,這趟旅行丸尾最不可能看到何種景象?(A)孟加拉的回教清真寺(B)德干高原上的莽原景觀(C)斯里蘭卡的紅茶的烘焙過程(D)在巴基斯坦享受全豬大餐
- 儘管近年來成長率維持穩定,並未有突破性的成長,目前 7-11 統一超商是統一企業的重要獲利來源。根據 BCG(Boston Consulting Group)矩陣,7-11 屬於下列何種策略事業
- 由 Mintzberg 所提出「管理者的十大角色」,將管理者分為三種,不包括下列何者?(A)人際關係性角色 (B)資訊性角色(C)決策性角色 (D)財務性角色
-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辦法,教師資格考試通過之標準包含下列何者?甲、應試科目總成績平均滿 60 分。乙、應試每一項考科均須達 60 以上。丙、應試科目不得有一科成績為零分。丁、應
- 5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共產政權曾遍布東歐、東南亞,時至今日,卻只剩古巴、中共、越南等少數非東歐共產專政國家。造成這種轉變的關鍵因素是什麼?(A)聯合國主動積極的介入(B)馬歇爾計畫的推行成功
- 根據《師資培育法》,教師證書的取得應包含下列哪些條件?甲、 取得學士以上學位。乙、 取得修畢師資職前教育證明書或證明。丙、 通過教師資格考試。丁、 修習教育實習成績及格。(A)甲乙丙丁 (B)
- 「組織內部的某員工過度地奉承主管,主管起初不以為意,但後來認為太過頭,進而對該員工的行為給予冷淡回應,使該員工慢慢收斂奉承行為」,符合操作制約理論的何種行為塑造方法?(A)正增強 (B)負增強
- 5小遠今年寒假到歐洲自助旅行,他只需要兌換歐元便可在歐洲各國消費。請問:這項單一貨幣制度,訂於哪一項條約中?(A)《馬斯垂克條約》(B)《歐洲貨幣條約》(C)《北大西洋公約》(D)《歐盟條約》
- 下列有關國際聯盟與聯合國兩個國際組織的比較,何者正確?(A)兩者的總部皆設於日內瓦(B)美國未參與國際聯盟,而有參與聯合國(C)兩者的常任理事國皆有否決權(D)兩者皆設有維持和平部隊
- 【題組】(A) make friends with(B) put pressure on(C) hit it off(D) run the rick off
內容推薦
- 5阿強來自南亞某個國家,他的職業是軟體研發工程師,因為家境富裕讓他可以受較高等的教育,但是其實他的家鄉有更多的人連吃飯都有問題,形成明顯的對比。雖然他是高知識分子,宗教信仰卻非常的虔誠,對牛也非
- 5櫻桃旅行社將規劃一系列的歐洲之旅行程,關於他們的廣告標語何者錯誤?(A)奧地利壯觀的U形谷(B)巴爾幹半島瑰麗的石灰岩地形(C)希臘的競技場(D)荷蘭別具特色的風車
- 「管理者選擇了一個適當的目標,但無法以最低的資源投入達成此目標」符合下列何項?(A)高效率且高效能 (B)高效率且低效能(C)低效率且低效能 (D)低效率且高效能
- 【題組】(A) AI (B) EI (C) EQ (D) HQ
- 下列四個敘述中,哪一個是正確的?(A) 2x 表示 2+x (B) x2 表示 x+x (C) 2x2 表示 2x.2x (D) 2x+5 表示 x+x+5
- 「團體成員開始從了解到接納團體的規範,凝聚力也逐漸形成」符合五階段團體發展模型的何階段?(A)形成期 (B)動盪期 (C)規範期 (D)解散期
- 【題組】(A) enhance(B) find(C) control(D) predict
- 5要展現一國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及民族性格,可以透過參觀下列何者來展現?(A)電腦資訊展(B)兵馬俑特展(C)農產品特展(D)臺北汽車大展
- 根據知識螺旋理論,所謂社會化是指下列何種知識之間的轉換?(A)內隱至內隱 (B)內隱至外顯(C)外顯至外顯 (D)外顯至內隱
- 下列何者是策略管理的第一個步驟?(A)建立組織使命與目標 (B)進行外部與內部情境分析(C)形成策略 (D)執行策略
- 【題組】(A) admire(B) control (C) motivate(D) handle
- 「員工收到超過自身所能處理的資訊量,其中有許多資訊對工作任務也未必有幫助」被稱為下列何者?(A)資訊過濾 (B)資訊扭曲(C)不當的管理幅度 (D)資訊超載
- 5為什麼在西方社會,男士親吻女士的手是表示禮貌,而在東方的社會中,總是認為男女授受不親,男女之間要是有肢體上的接觸是非同小可的事?(A)在臺灣禁止親吻(B)臺灣社會太保守(C)西方女性比臺灣女性
- 【題組】(A) control(B) cover(C) delay(D) enhance
- 5在全球化的浪潮衝擊下,我們會面臨到的重要問題是什麼?(A)跟不上時代腳步(B)傳統本土文化的失傳(C)經濟不夠繁榮(D)本土文化的大量傳播
- 閱讀測驗: Situation: Joan Brown wrote this email to her supervisor, Mr. Green. From: [email protected]
- 【題組】(A) thoughts (B) stress (C) expressions(D) IQ
- 下列有關「全球網路」的敘述,何者錯誤?(A)全球傳播網路加速全球化社會的形成(B)全球傳播網路對國際文化交流助益不大(C)全球傳播網路有時也會助長國際性犯罪增加(D)全球傳播網路的特性是無國界
- 【題組】How would you describe Mr. Michaels approach to his job?(A) He gets frustrated easily.(B) He
- 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所提出的競爭策略包含三種形式,不包括下列何者?(A)成本領導策略 (B)差異化策略 (C)聚焦策略 (D)穩定策略
- 【題組】(A) continuing (B) concentrating(C) delaying(D) rambling
- 【題組】(A) frustration(B) posture (C) compassion(D) concentration
- 5在面對全球性的社會問題時,公民對於公共事務的積極參與是重要的,譬如說「SARS」的流行時全民都能戴口罩,而能有效防止病毒蔓延,這說明了下列哪一種現象?(A)因為這是政府的緊急命令(B)是流行的
- 有關企業組織透過外部招募新員工優缺點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可以接觸到企業組織外的應徵者(B)透過篩選應徵者所具備的知識與技能,企業組織可以降低訓練成本(C)外部招募成本低廉,還可以較快找到
- 【題組】Which is true of Mr. Michaels?(A) He dislikes most of his customers.(B) He has been with 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