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6司馬光謂:「古之取士以郡國戶口多少為率(準也)。今或數路中全無一人及第,請貢院逐路取人。」歐陽脩非之,謂:「國家取士,推才是擇。東南俗好文,故進士多。」兩人這番爭論,透露什麼訊息?
(A)推廣學校教育,提振朝廷
(B)南人不應為相
(C)南人多屬新黨,敗壞國政
(D)南方文風盛,人才多,超越北方。
(A)推廣學校教育,提振朝廷
(B)南人不應為相
(C)南人多屬新黨,敗壞國政
(D)南方文風盛,人才多,超越北方。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25清光緒年間,譚嗣同在死前寫下一首絕筆詩,傳誦至今:「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隨即被送至法場斬首,死後名列「戊戌六君子」之一。請問:依照你的歷史知識,應如何正確解釋此一事件?(A)這是清末
- 23請問:戊戌變法中主要學習西方文明之哪一部分?(A)器物船艦 (B)法度政令 (C)社會思潮 (D)軍隊戰術。
- 小明在地理雜誌上看到中國某一地形區成因的介紹,如右圖(三)。請問:該雜誌最可能是在介紹哪個地形區? (A)內蒙古高原 (B)河西走廊 (C)河套平原 (D)柴達木盆地。
- 22比較洪秀全與孫中山,二者的「反清」事業有何共同之處? (A)策略上,都積極爭取西方國家的支持 (B)思想上,都以民族主義為起事的動力 (C)制度上,都主張建立共和體制的國家 (D)理念上,都強調建
- 24唐宋變革期,中國在各方面都產生劇烈的變化,在對外貿易也有明顯的轉變。唐代中葉以前,對外交通貿易以西北絲綢之路為主。唐代中葉以後,則轉為以東南海路貿易為主。造成如此明顯的轉變,原因為何?(A)大航海
- 21《喻世明言》中有則故事,描述一個新諺語:「一品官,二品賈。」《二刻拍案驚奇》記載:「徽州風俗比商賈為第一等生業,科第反在次著。」請問:這兩本書中所反映的是哪一時代的社會現象? (A)漢代 (B)唐
- 19有一處市區,外地的富商大賈攜帶重資而來,有的多達白銀數十萬兩,其次有數萬兩,少的也有一萬兩,他們在這座城市購買大批的絲織品,然後運輸到全國各地去銷售。請問:這座城市應是: (A)漢代的長安城 (B
- 20日本文部省於1905年11月2日公布了一種「關於許清國人入學之公私立學校之規程」,規定中國留學生須接受「校外之取締」,以及「曾在他校以性行不良之故被命退學者,不得復令入學」。中國留學生認為此舉不獨
- 18有關中國歷史上賦役制度的演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從繳納錢幣為主,轉變為繳納實物為主;田賦逐漸轉換為力役,力役逐漸成為人民主要的賦稅負擔 (B)從繳納錢幣為主,轉變為繳納實物為主;力役逐漸折價
- 17資料:「聖庫的物資來源,約有以下五方面:一是起義初期持上帝全會眾交給聖庫的銀糧衣物;二是打敗清軍或攻克城鎮繳獲的戰利品;三是各處城鄉人民的貢獻和對富戶派大捐、打先鋒所得的財物;四是『科派』、田賦與
內容推薦
- 29明代萬曆年間成書的《東夷圖像》一書,是文獻中所見最早描繪歐洲人形象的書籍,圖中所繪佛朗機應是指西方哪一國人? (A)荷蘭人 (B)葡萄牙人 (C)英國人 (D)西班牙人。
- 目前地球上主要的氣候帶分為三區,分別為熱帶、溫帶、寒帶地區。請問:畫分這些氣候帶的主要依據為何? (A)緯度 (B)經度 (C)時區 (D)距海遠近。
- 30從宋代的「蘇常熟,天下足」,到明代的「湖廣熟,天下足」,傳統的農村經濟呈現了什麼樣的趨勢? (A)湖廣地區的農業生產技術遠勝江南地區 (B)人口增加迅速,江南地區的糧食生產已無法負擔全國需求 (C
- 32近代亞洲曾經爆發一場戰爭,交戰雙方都使用西方軍事技術及裝備。原本列強認為雙方旗鼓相當,但人口、土地均居下風的國家,因維新政策成功,反而戰勝,頗出各國意料。這場戰爭是 (A)越南擊敗法國的解放戰爭
- 31宋代時,推廣何地傳入的早熟耐旱稻種,使南方成為全國穀倉?(A)菲律賓呂宋 (B)海南島 (C)越南占城 (D)印尼爪哇。
- 根據歐姆定律,電阻值可用下列何者表示? (A) (B) (C) (D) I × R
- 34梁啟超曾批評某個改革運動:「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而不知有內務,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國民,知有洋務而不知有國務。」根據你的歷史知識來分析,下列哪個說明是正確的? (A)梁啟超批評的是立憲運動,
- 國家地理頻道製作一系列地球環境生態的介紹影集,將地球稱為「水藍色的藍星」,這個稱號說明下列哪一項地球特徵?(A)大部分陸塊位於南半球 (B)地球的海陸比例是7:3 (C)大部分海洋位於北半球(D
- 33一封書信內容:「爾遠人願為藩屬,天下歡樂,天父、天兄亦歡樂。既忠心歸順,是以降旨爾頭人及眾兄弟,可隨意來天京,或效力或通商,出入城門,均不禁阻,以順天意。另給聖書數種,去求其真道,可以誦習之。」關
- 35有部小說第一回中描述,一位原來霉運連連的商人,自從得到一簍罕見的水果後,輾運販賣各地,大發利市。小說中人物的對話充滿對這位商人的欽羨之情,這個故事所反映的重商和拜金思想的社會風氣,應見於哪部小說?
- 37某一部文學作品根據宋元間廣為流傳的話本《大宋宣和遺事》,編寫宋江等梁山泊群英聚會的故事,反映出「官逼民反,亂由上作」的社會現實,替天行道、反抗暴政的故事情節絲絲入扣,人物個性的刻畫,精彩絕倫,堪稱
- 36薛風是宋代的讀書人,他即將要報考科舉。請問:他會遇到什麼狀況?(A)考試不嚴密,沒有防止作弊的措施 (B)考試題目僅限「四書」、「五經」,須以八股文形式書寫 (C)進士及第後,要再通過吏部的「身、
- 38教科書往往反映當代的時局與世變。某一時期,小學課本中有一個單元名稱為「一個惡魔」,說:「帝國主義是什麼?帝國主義是一個惡魔。他一隻手裡是算盤,一隻手裡是武器。他有兩副面孔,打算盤的時候,他的面孔好
- 39西元1907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建議朝廷:禁止書鋪販售「某類物品」,違者重罰查封;並通令各省學堂,禁止學生購閱,違者逐出校門;令外務部商請總稅務司轉飭各郵政局,查禁銷毀,不得代寄。張之洞建議禁售的「
- 40一位政治人物呼籲:全國各黨各派要放棄歧見,停止內戰及一切敵對行為;大家應當團結一致,抵禦外侮,集中力量來奮鬥救國。這種說法應是 (A)曾國藩對太平天國將領的招降公告 (B)民國初年袁世凱稱帝時的登
- 41蔣中正在日記中記載:最近,中共代表向美國表示,中共必須重視莫斯科的意見,美國想調解國共關係,必須先徵求俄國同意。此段記載最可能出現於何時? (A)1924年國民黨實施聯俄容共之際 (B)1937年
- 42民國成立後,清史研究日漸盛行,對於清初「文字獄」提出了新的觀點與解釋。學者研究指出,部分民間傳聞與歷史事實之間有很大的差距。下列對此一現象的說明,何者最合理? (A)宮中檔案開放,學者找到新事證
- 44太平天國革命是鴉片戰後中國一次劃時代的群眾運動,對清廷政權帶來很大的挑戰,對於這次民變的時代背景、前因後果,下列敘述何者需修正? (A)在戰爭期間與外人接觸,深受啟發因而有自強運動之推展 (B)
- 二、多選題:16%,每題2分,倒扣。整題不作答,則該題不予以記分、亦不倒扣。 每題錯1項得2分,錯2項得0.4分,錯3項以上(含3項)得0分。43朱熹是繼孔子之後儒學的集大成者。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45太平天國成立後,主張嚴男女之防,提倡男女平等,軍隊有女營,科考有女榜,政府有女官。對於這些制度,以下理解何者為是? (A)有強烈的社會改革意識,並激起普遍的女權運動 (B)這些制度都只是紙上談兵,
- 47立憲派與革命派之爭是清末很重要的社會現象,兩者之間各以其機關報:《新民叢報》、《民報》做為其思想論戰的抒發管道,關於兩者爭論的重心包括下列哪些? (A)民族革命 (B)民生革命 (C)共產革命
- 48宋元時期海外貿易的盛況,可觀察哪些現象得知? (A)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數量 (B)貿易地區範圍的擴大 (C)進出口商品種類的增加 (D)市舶貿易稅收的成長 (E)貿易港口數量的增加。
- 46中國歷史上,白蓮教一直是一種具有強烈反抗性質的民間信仰,其改天換地、實現理想社會的教義經常被有心者利用。請問:以下亂事中,哪些導因於白蓮教的倡導? (A)漢末的黃巾之亂 (B)元末的紅巾之亂 (C
- 右圖(四)為世界人口成長示意圖,由圖可發現近代的人口成長速度加快,人口數愈來愈多,其中原因不可能為下列何者?(A)科技進步,糧產增多 (B)醫療進步,壽命延長 (C)死亡率日益下降 (D)氣候變
- 右圖為俄羅斯境內某地區的氣候圖,請根據圖中資料判斷,其氣候類型為下列何者?(A)溫帶大陸性氣候(B)溫帶沙漠氣候(C)寒帶氣候 (D)溫帶地中海型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