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2.解讀史料有助了解歷史,根據英人李斯所著《臺灣島史》的記載:「(荷蘭人)田野拓殖的困難在缺乏可供勞動的家畜,因臺灣土番(西拉雅族)沒有飼養牛馬,東印度公司以貸款……購牛隻交給蕭壠村民豢養。」又魏源《康熙勘定臺灣記》描述閩人在崇禎年間來臺開墾「會閩大旱,芝龍言於巡撫,以船徙民數萬至臺灣,每位農民給銀三兩,耕牛一頭,使荒島漸成邑聚。」從上列材料可得知,臺灣早期開發的情形是
(A)在十六、十七世紀以前臺灣的原住民以狩獵捕魚為主,不知農耕
(B)在漢人墾殖臺灣之前,當地原住民的農業僅以簡單的農具及人力從事農耕
(C)早期臺灣的住民較少,鹿場提供充足的資源,不必飼養牛
(D)漢人與荷人引進耕牛,大力開墾臺灣後,才有水稻的種植。
(A)在十六、十七世紀以前臺灣的原住民以狩獵捕魚為主,不知農耕
(B)在漢人墾殖臺灣之前,當地原住民的農業僅以簡單的農具及人力從事農耕
(C)早期臺灣的住民較少,鹿場提供充足的資源,不必飼養牛
(D)漢人與荷人引進耕牛,大力開墾臺灣後,才有水稻的種植。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關於某件史事的敘述如下:「此次是臺灣有史以來第一次投票,其投票率高達 96%,投票不是用圈選的方式,而是在選票上直接書寫被選舉人的名字,……當時唯一的政治運動團體,責無旁貸推薦候選人;其推薦的
- 有一段資料記載:道光十年以後,因為閩、浙地區連年豐收,一年之中,好幾個月沒有廈門商船到臺灣收購稻米,「臺人苦穀有餘而乏日用」。有關此一資料的解釋何者較為適當? (A)臺灣需從大陸進口日用品,大陸
- 臺灣深山的巨大林木,因為材質強韌、紋理特殊,內醞幽幽暗香,經濟價值甚高,經常遭到砍伐。明治神宮的大部分建材,及其全球最大的鳥居,都是從臺灣運來的木材。此木材是(A)杉樹 (B)柚樹 (C)檜樹
- 下列為某一組織的檄文:「日本要索臺灣,竟有割臺之款。……今已無天可籲,無人可援,臺民唯有自主,推擁賢者,權攝臺政。事平之後,當再請命中朝,作何辦理。」對於此一檄文的正確理解為何?(A) 表示臺灣
- 有位在福州任職的官員,奉派來臺處理某件重大危機的善後工作。他認為臺灣急需開墾,先「疏請弛舊禁以廣招徠」,又「奏設臺北府,隸縣三」,更因臺北產煤,「請購外洋開煤機器,以興長利」。請問上文中所指「重
- 有一個時期鄉土文學興起,校園民歌盛行,知名的雲門舞集也在此時期成立,請問這個時期的時空背景為何?(A) 以反攻大陸為國策 (B) 美軍駐臺引進歐美文化 (C) 臺灣本土意識崛起 (D) 政府宣布
- 某他激式直流發電機之感應電勢為 100 V,電樞電阻為 0.2 歐姆,電樞電流為 20 A,則發電機之端電壓為何?(A) 96 V (B) 98 V (C) 102 V (D) 104 V
- 小迪機車上的鉛蓄電池如圖(十)沒電了,想藉由凱琳機車上的鉛蓄電池圖(十一)充電,請問充電時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甲接鉛極,乙接二氧化鉛極 (B)圖十的硫酸濃度逐漸增加(C) 圖十的鉛極重量逐漸
- 大雄出生於 年的臺灣,請問:他的成長歷程中下列何者是可能遭遇的?(A) 他出生後美國已停止對臺灣的經濟援助,且臺灣已因採「出口擴張」政策而開始進入「經濟起飛」期(B)他是政府實施九年國
- 如圖所示,一力 F=50N 作用物體使之向右移動 5m,試求此力 F 對物體作功為何? (A)150J (B)200J (C)250J (D)不作功。
內容推薦
- ( )人類可直接使用的淡水,主要是以什麼形式補充? (A)凝露 (B)結霜 (C)地下水 (D)降雨。
- 總督府官員對記者說:「寺廟對策當然與振興民風具有密切的關係,事實上,最近的時高一歷史 2機有利於實現這個對策。如果不是配置專任負責人好好做的話,我會予以拒絕,但在這個條件下叫我做的話,我打算好
- 日本對瓷器有材料、技術上的欠缺,無法直接從中國獲得,因為鄭氏是唯一可通過封鎖線的人,歐、日等國對鄭氏的依賴更是加重。請問為何日本無法直接從中國獲得瓷器? (A)因為沿海有倭寇為患 (B)中國為了
- ( )有關於鹽類的敘述,何者正確? (A)氯化鈉是白色晶體,又稱食鹽,只能從酸鹼中和產生 (B)硫酸鈣是白色固體,易溶於水,可作為石膏像 (C)碳酸鈉是白色固體,可作為清潔劑,所以又稱洗滌鹼
- ( )由岩漿冷卻所形成的火成岩中,可能在地下深處結晶,也可能在地表附近結晶,下列何者屬於岩漿在地下深處冷卻結晶的岩石特徵? (A)結晶顆粒較為細小 (B)結晶時間較為緩慢,結晶顆粒大 (C)在
- ( )赤道地區的海水鹽度可能受到哪些因素所控制?甲.降雨量;乙.日照量;丙.淡水的注入;丁.蒸發量。 (A)甲丙丁 (B)甲乙丙 (C)甲乙 (D)甲。
- 日治時期曾出現一篇報導:「我們聽說要查考國家的文明與野蠻,只好看各地方都市的娛樂設備,……要依照市街大小、人口分布的狀況,廣設各式大小公園和娛樂場,更要設庭球或野球、蹴球的地方,其它游泳池及各
- 1910 年,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制定「五年理蕃計畫」,多次以武力進攻泰雅族人,遭遇超乎預期的強烈抵抗。另外,設置隘勇線以隔離原住民。1914 年,佐久間左馬太發動「太魯閣之役」,率領兩萬名部隊
- ( )HCl+NaOH→NaCl+H2O是下列選項中的哪一種反應? (A)分解反應 (B)解離反應 (C)中和反應 (D)酯化反應。
- 10 如下圖所示之桁架,關於 A、B、C 三桿件的受力敘述,何者正確?(A)A 桿、B 桿均受張力 (B)A 桿受張力、B 桿受壓力(C)B 桿受張力、C 桿不受力 (D)A 桿受壓力、C 桿受張力
- ( )固體地球的組成物質由最初熔融狀態,演化成目前具多層圈的構造。下列有關各層圈形成的敘述何者正確? (A)密度最大的物質會往核心方向下沉,冷卻形成地核 (B)密度次大的物質會浮在最上層,冷卻
- 一份平面媒體發刊時發表一段話:「處在今日的臺灣社會,欲望平等、要生存,實非趕緊創設民眾的言論機關,以助社會教育,並非喚醒民心不可。」這份平面媒體在東京創刊,原先是半月刊,後改為旬刊。如果說這份
- 某組織出現下述的發言:「我們必須要參加祖國抗戰,……祖國的抗戰獲得最終勝利之時,並不保證臺灣革命一定成功。但萬一祖國的抗戰失敗,則等同臺灣革命的前途無望。」上述組織最有可能是(A)臺灣革命同盟會
- ( )鈉離子(Na+)和鈉原子(Na)的比較,何者正確? (A)原子序相同 (B)電子數相同 (C)化學性質相同 (D)鈉原子獲得一個電子後,形成鈉離子。
- 右表是1926年時臺灣的一項統計數字,這個表最適當的主題為何? (A)臺灣適齡兒童就學情況統計 (B)臺灣地區神道信徒人口統計 (C)臺灣地區成年人口就業統計 (D)臺灣地區醫療照護保險統計。
- ( )有關地殼、地函、地核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地核主要是由橄欖岩所構成,厚約3000公里 (B)軟流圈位於地函、地核交界處 (C)地核的密度最大、地殼的密度最小 (D)距離地表深約3
- 日本首相犬養毅拒絕承認滿洲國,直接與中國國民政府進行秘密交涉,他計畫承認中國對東北地區在形式上的占有權,但日本擁有東北經濟的實質支配權,但此政治措施導致他遭到暗殺。請問暗殺日本首相犬養毅的是下
- 總督府 1905 年進行第一回臺灣戶口調查,統計出人口密度、年齡分布、性別比、婚姻、出生與死亡等各項數據,是臺灣第一次大規模的戶口調查。請問此次戶口調查不含下列那一類居民?(A)漳州人 (B)山
- ( )實驗室中有三杯溶液:甲:[H+]=10-2 M,200毫升;乙:[H+]=2×10-2 M,300毫升;丙:[H+]=10-3 M,400毫升。則三杯溶液的pH值大小順序為何? (A)甲
- 附圖為 1896~1943 年米糖占臺灣總出口比例,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何種經濟現象?(A)這是政府未介入下,米糖自由競爭的情勢 (B)1920 年代以後,米糖的出口受到「米糖相剋」問題的影響
- ( )下列何者不是在地底深處形成的「火成岩」結構上的特色? (A)岩石凝固的時間較長 (B)結晶的顆粒較大 (C)晶形較完整 (D)岩石中常有生物的遺骸。
- 歷史學者對於皇民化運動究竟肇始於何時,有著不同說法。一說是 1936 年,由新任的武官總督小林躋造正式提出;另一說則認為總督府在 1930 年代為配合戰爭所實施的一連串教化運動,皆屬於皇民化運
- 日治時期,某位治臺官員以生物學角度出發,詳細觀察研究後,利用臺灣人的性格弱點,提出「治臺三策」:「臺灣人貪生怕死,得用高壓手段加以威脅;臺灣人貪財,可用利益加以誘惑;臺灣人愛面子,可用虛名加以籠
- ( )關於電解質的說法,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 (A)銅線可以導電,所以銅是電解質 (B)固體的食鹽不能導電,所以食鹽不是電解質 (C)酒精易溶於水,所以是電解質 (D)鹽酸是氯化氫的水溶液,
- ( )岩石圈所指的為附圖中的哪些範圍?(A)甲乙 (B)甲乙丙 (C)甲丙 (D)甲乙丙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