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6. 太平軍起事期間,西方各國希望維持中立,英國駐華公使文翰於1853年4月抵達「天京」,東王楊秀清與其有書函往來。江蘇巡撫得訊後,為此深感緊張,也特別行文照會英、美兩國領事。以下是當時三方往來的書信資料:
甲:希念兩國通商和好已久,今商民被擾,貿易不通,希速發火輪來江剿擊。
乙:爾遠人願為藩屬,天下歡樂。既忠心歸順,是以降旨爾頭人及眾兄弟,可隨意來天京。
丙:來書言語無狀,不能理會,中國既准吾通商,則無論何人,有損我商務,我國惟以兵戈從事。
三段資料的先後次序排列應是:
(A)乙甲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甲:希念兩國通商和好已久,今商民被擾,貿易不通,希速發火輪來江剿擊。
乙:爾遠人願為藩屬,天下歡樂。既忠心歸順,是以降旨爾頭人及眾兄弟,可隨意來天京。
丙:來書言語無狀,不能理會,中國既准吾通商,則無論何人,有損我商務,我國惟以兵戈從事。
三段資料的先後次序排列應是:
(A)乙甲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吠陀經」和「奧義書」都是古代印度婆羅門信仰的重要經典。「吠陀經」是婆羅門信仰的基礎,「奧義書」則是針對婆羅門信仰流弊而起的反省與改進。從「吠陀經」到「奧義書」,印度婆羅門信仰有何變化?(A)
- 41 關於法律修正之程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由行政院報經監察院核可(B)無須經提案及審查程序,直接進入立法院三讀會議決(C)準用中央法規標準法有關法律制定之規定(D)由行政院以命令修正之,並報立
- 佛教傳入中國後,影響中國人的宗教信仰甚遠,其影響力甚至擴及到文學、藝術與學術思想等層面。下表是中國佛教重要發展的里程碑,若依據歷史發展的先後順序,選項中的哪個排列順序最為正確?應用分析 (A)甲
- 40 若 T(法律要件),則 F(法律效果)。S 類似 T。故 S 則 F。此屬於何種推論形式?(A)類推適用 (B)合憲解釋 (C)歷史解釋 (D)當然解釋
- 38 下列何種法學理論提倡「活的法律」?(A)概念法學 (B)法社會學 (C)立憲主義 (D)註釋法學
- 39 如果將「禁止帶狗進入公園」解釋為可以允許帶豬進入公園。請問這是運用何種解釋方法的結果?(A)類推適用 (B)合憲解釋 (C)反面解釋 (D)擴張解釋
- 37 警察在人民住處裝設窺視其一舉一動之攝影機時,主要是侵害人民之何種基本權利?(A)隱私權 (B)言論自由 (C)人身自由 (D)秘密通訊自由.
- 36 行政行為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是屬於:(A)誠實信用原則 (B)信賴保護原則 (C)比例原則 (D)明確性原則
- 如下圖所示,該三角型區域面積形心的x軸座標值為多少? (A)(1/3)b(B)(2/3)b(C)(3/4)b(D)(3/5)b
- 33 憲法及憲法增修條文所為之下列各種規定,何者是共和國原則之體現?(A)立法委員由人民選舉產生 (B)國家元首之總統由人民選舉產生(C)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 (D)國家重要事項之決定須經行政院
內容推薦
- 某位史家比較近代史上兩種政治經濟制度,指出:「『乙主義』可算是因著『甲主義』而產生的一種變態。『甲主義』提倡各種經濟因素公平而自由的交換,是以個人的私利觀作主宰。『乙主義』則從專制體制出發,以
- 43 假設甲法第 10 條規定準用乙法第 9 條之規定,當後者修正後,應如何適用?(A)由當事人決定之 (B)準用修正前之乙法第 9 條規定(C)準用修正後之乙法第 9 條規定 (D)由法官決定之
- 45 下列何者一般不會將其歸類為民法的特別法?(A)消費者保護法 (B)動產擔保交易法 (C)祭祀公業條例 (D)訴願法
- 44 「法規對其他法規所規定之同一事項而為特別之規定者,應優先適用之」,此乃下列那一項原則的敘述?(A)特別法優先原則 (B)後法優於前法原則 (C)法律保留原則 (D)法律明確原則
- 某位史家稱伊斯蘭世界為「居於中間的文明」,因其地理疆界處各文明中間,並兼納許多文明的元素,如接受印度的阿拉伯數字、中國的造紙術。然而,伊斯蘭社會卻是遲至十八世紀才逐漸接受印刷術,且早期印製的都
- 明朝末年,內有盗寇流竄,外有強敵壓境,賦役繁急,百姓負担沉重。大臣上奏指出:「官員不宜隨便保舉邊地的將才,監察官員也不宜一下子就派任為巡撫。」又如:「邊地官員的升遷,應該在任滿之後,看他的表現
- 46 依據中央法規標準法第 21 條規定,因情勢變更,法規規定之事項無繼續施行之必要時,應採取下列何種措施?(A)停止適用 (B)修正法規 (C)廢止法規 (D)變更法規
-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亞非各殖民地的獨立運動風起雲湧。有些殖民地母國在本國實行民主法治,重視人權,卻對殖民地追求獨立施以軍事鎮壓。殖民地經歷漫長而激烈的鬥爭始獲得獨立。以下哪組殖民母國與殖民地
- 一位演說家稱許:我們的政治體制最完美,政府由國王、貴族、平民三者組成,互相制衡,法律保障人人平等,以確保社會秩序,人民享有自由。這位演說家所說的體制最可能發生在:(A)五世紀的東羅馬帝國 (B
- 47 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下列何者的任期係不分屆次,個別計算?(A)立法委員 (B)司法院大法官 (C)考試委員 (D)監察委員
- 1940年代,南非通過了「某項政策」,導致內部反抗不斷。自1960年代起,對該政策的大規模抗爭運動逐漸展開。至1980年代,許多西方國家認為,只有藉由外界施加壓力,如金融與其他經濟制裁,始能解
- 某年,中國發生重大事件,引起蘇聯關切:《消息報》指出該事件將打擊中國反日力量的團結;《真理報》更認為該事件將造成中國分裂,使日本進一步侵略中國。此一重大事件為何?(A)甲午戰爭,日本要求中國割
- 民國時期,西醫界提出所謂「廢止中醫」的主張,引起中醫界的強力反對,形成論戰。以下是當時論戰的相關資料:資料一:古人《內經》之五臟非血肉之五臟,乃四時之五臟。資料二:所謂陰陽者,猶物之有表裡、動
- 後藤新平治臺時提出:「治理臺灣的方式絕對不是把成功的日本經驗套在臺灣人民身上。我們以生物學上的比目魚為例,比目魚的兩眼長在身體的同一邊。若你一定要把比目魚的眼睛改裝在身體的兩邊,那就是違反了生
- 48 X 年 8 月 3 日公布之 Y 法律規定,「本法自公布日施行」,則 Y 法律於何日起發生效力?(A) X 年 8 月 3 日 (B) X 年 8 月 4 日 (C) X 年 8 月 5 日 (
- 以下為北宋末年「聯金滅遼」政策的討論,有正、反兩種意見。資料一:「今日之舉,譬如盜入鄰家,不能救,又乘之而分其室焉,怎麼可以呢!」資料二:「中國與遼雖為兄弟之邦,然百餘年間,彼之擾我者多矣。今
- 十九世紀中葉基督宗教進入臺灣傳教時,面臨許多阻力,臺灣民眾往往抗拒基督宗教的傳播,他們拒絕傳教士進入村莊布教,更拒絕將屋舍租與傳教者。面對民眾的反對,為降低衝突,教會有哪些因應方式?(A)建立
- 49 習慣成為一種法源,除了反覆之慣行外,尚須具備下列何項要件?(A)社區居民間的協議 (B)經法院正式公告 (C)經立法院認可 (D)規範上的普遍確信
- 以下是兩則有關羅馬帝國時代的資料:資料甲:「羅馬前期皇帝甚少主動採取影響全帝國的措施,通常於地方社群或個人要求後才做出回應。皇帝與人民接觸最主要的模式為『要求與回應』。」資料乙:西元112年小
- 如圖 所 示為 節 距12 mm的 雙線 螺 旋起 重 機, 具 有 25 cm長 的 操作 手 柄。 若機械 效 率為 60%, 當荷 重 為785牛 頓 時 ,抬 升負荷 所需施力最少 應
- 阿雄進行單擺實驗得到下表實驗數據,請問 A、B、C 三個單擺的週期大小順序為何? (A) A > B > C (B) A = B = C (C) B> A= C (D) B &
- 50 法律的性質有實體法與程序法之分,下列何者屬於程序法?(A)訴願法 (B)民法 (C)公司法 (D)刑法
- ( )附圖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解某時期臺灣歷史所畫的示意圖。由圖片內容推斷,老師最可能是講述何時的歷史? (A) 世紀 (B) 世紀 (C) 世紀 (D) 世紀。
- 「魏晉南北朝以來,各朝對江南經濟依賴程度逐漸提高,因此當王朝發生動亂,使得江南經濟生產區受到破壞,甚至間接導致王朝滅亡。」請問:上述的說明最適合作為下列哪一史事的註解?(A)黃巾之亂 (B)永嘉
- 如圖 所 示電 路 ,a,b兩端 之 總電 阻 為何 ? (A)18Ω (B)28Ω (C)38Ω (D)8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