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 下列關於要保人之敘述何者錯誤?
(A) 要保人得為被保險人
(B) 被保險人不得為受益人
(C) 要保人為負有交付保險費義務之人
(D) 要保人為保險契約的當事人
(A) 要保人得為被保險人
(B) 被保險人不得為受益人
(C) 要保人為負有交付保險費義務之人
(D) 要保人為保險契約的當事人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要保人甲之實際年齡為 35 歲,以自己為被保險人,向乙保險公司投保人壽保險,約定保險金額為新臺幣 100 萬元,然甲為節省保險費,在要保申請書之出生年月日及年齡欄不實記載為 28 歲。保險契約
- 關於保險人之責任,下列敘述何者為非?(A) 對於由不可預料或不可抗力之事故所致之損害,負賠償責任(B) 對於由要保人或被保險人之過失所致之損害,負賠償責任(C) 對於因戰爭所致之損害,不負賠償
- 下列何者應至少保存五年?(A) 法令遵循自行評估工作底稿(B) 自行查核報告(C) 內部控制制度缺失改善報告(D) 內部稽核報告
- 保險人應於要保人或被保險人交齊證明文件後,於保險契約約定期限內給付賠償金額。無約定期限者,應於接到通知後幾日內給付之?(A) 五日(B) 十日(C) 十五日(D) 二十日
- 依保險法規定,關於健康保險,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 健康保險人於被保險人疾病、分娩及其所致殘廢或死亡時,負給付保險金額之責(B) 保險契約訂立時,被保險人已經懷孕者,對被保險人之分娩,保險人
- 甲以自己為被保險人,向乙保險公司訂立終身人壽保險,指定配偶丙為身故受益人,但未拋棄處分權。其後甲罹患重病,臨終前在自書遺囑中記載欲將身故保險金受益權改由獨生女丁享有。甲病逝後,乙不知有上述遺囑
- 下列何者非人身保險?(A) 保證保險(B) 傷害保險(C) 健康保險(D) 年金保險
- 保險業為維持有效之內部控制制度運作,達成內部控制之目標,應配合採行之措施,下列何者為是?(A) 內部稽核制度(B) 法令遵循制度(C) 風險控管機制(D) 律師查核制度
- 由保險契約所生之權利,自得為請求之日起,經過幾年不行使而消滅?(A) 一年(B) 二年(C) 五年(D) 十五年
- 依保險法規定,人壽保險契約之保險費付足多久時間以上,要保人始得以保險契約為質,向保險人借款?(A) 1 個月(B) 6 個月(C) 1 年(D) 2 年
內容推薦
- 依保險法規定,如果要保人變更保險契約或恢復停止效力之保險契約,除了人身保險有特別規定者從其規定,其他無特別規定之保險契約,保險人於接到通知後的幾日內,不為拒絕者,視為承諾?(A) 五日(B)
- 甲因腹部疼痛,自覺可能有胃疾,恐就醫後無法投保,遂先向乙保險公司投保住院醫療保險及防癌保險,約定乙應於甲診斷罹患癌症時及住院治療時給付約定的保險金。保險契約成立後,甲始就醫並經確定診斷為初期胃
- 依保險法規定,關於傷害保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所謂意外傷害,包括由疾病所引起之外來突發事故所致者(B) 被保險人因犯罪行為,所致傷害、殘廢或死亡,保險人不負給付保險金額之責任(C) 受
- 保險契約訂立時,保險標的之危險已發生或已消滅者,下列有關保險契約效力之敘述,何者為非?(A) 保險契約效力,自雙方知悉後終止(B) 除雙方當事人所不知者外,其契約無效(C) 訂約時,僅要保人知
- 關於保險業總稽核之描述,下列何者為是?(A) 職位應相當於總經理(B) 不得兼任與稽核工作有相互衝突或牽制之職務(C) 解聘或調職,應經董(理)事會全體董(理)事二分之一以上同意,並報主管機關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保險契約條款分為「基本條款」與「附加條款」(B) 「基本條款」與「附加條款」均為定型化契約條款(C) 「基本條款」如有疑義時,以作有利於被保險人之解釋為原則(D)
- 以我國現行保險法之規定,除其他法律另有規定外,未滿幾歲之人不得作為死亡保險之被保險人?(A) 14 歲(B) 15 歲(C) 18 歲(D) 20 歲
- 下列關於複保險之構成要件,依保險法之規定,何者錯誤?(A) 同一保險標的(B) 同一保險事故(C) 保險期間之始期與終期均必須相同(D) 同一要保人
- 按保險法規定,保險業對不動產之投資總額,除自用不動產外,不得超過其資金:(A) 20%(B) 25%(C) 30%(D) 35%
- 下列文句,何者沒有語病?(A)我無時無刻不在想念你 (B)我在心裡由衷地感謝他(C)這個名牌包價值十幾萬左右 (D)她正在進行一個說明的動作
- 下列何者為受益人之產生方式?(A) 法定產生(B) 推定產生(C) 指定產生(D) 約定產生
- 依保險法第 141 條規定,保險業應按資本或基金實收總額之多少比例,繳存保證金於國庫?(A) 5%(B) 10%(C) 15%(D) 20%
- 人壽保險之被保險人於投保前已罹患疾病,要保人及被保險人均未據實告知保險人,但為保險人所指定之特約醫師所知悉,惟該醫師並未轉知保險人,依多數實務見解,保險人是否仍得解除契約?(A) 是,因被保險
- 甲向乙保險公司投保人壽保險契約,繳交保險費一年後,甲向乙申辦解約,當時該保險契約之保單價值準備金已達 120 萬元,請問乙應給付之解約金為多少?(A) 不得少於 100 萬元(B) 不得少於
- 金融機構用以衡量利率風險的方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本金回收期限模式是把現金流量與到期期限的影響均納入考慮來衡量金融機構的利率風險程度,其可用於衡量單項資產或負債之利率風險,缺點是無法衡量
- 保險業之資金得運用於:(A) 有價證券(B) 不動產(C) 國外放款(D) 從事衍生性商品交易
- 甲以自己為要保人,配偶乙為被保險人,向丙保險公司投保人壽保險 100 萬元,約定身故受益人為甲,其後甲發生外遇而與乙離婚,甲乙離婚後,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甲乙間已無保險利益,保險契約自始
- 甲、乙同姓且自幼比鄰而居,感情甚篤,成年後結拜為義兄弟。某日,甲以自己為要保人及身故受益人,以乙為被保險人,訂立人壽保險契約,約定保險金額為 50 萬元,且經乙於要保書簽名表示同意,二人關係則
- 某一金融機構持有七年到期的零息債券(zero coupon bond),目前債券的到期收益利率是 10%,【題組】請問該債券的調整後本金回收期限是多少?(A) 45 年(B) 36 年(
- 按保險法第 59 條第 1 項規定,要保人對於保險契約內所載增加危險之情形應通知者,應於知悉後通知保險人,下列何者為危險增加之要件?(A) 立即性(B) 持續性(C) 重要性(D) 可預見性
- 安定基金由各保險業者提撥;其提撥比率,由主管機關審酌經濟、金融發展情形及保險業承擔能力定之,並不得低於各保險業者總保險費收入之多少?(A) 千分之一(B) 千分之二(C) 千分之三(D) 千分
- 【題組】承上題,如果預期利率最大可能下降 20 個基本點(basis points) ,則該債券價格波動度為何?(A) +27%(B) -00%(C) +18%(D) -09%
- 按保險法第 115 條規定,利害關係人,均得代要保人交付保險費,下列何者為利害關係人?(A) 被保險人(B) 受益人(C) 為要保人管理財產之人(D) 供應被保險人生活費之人
- 在計算投資組合的市場風險時,國際上許多大型金融機構建有內部評量模式,其中一種為風險變異數測量模式(RiskMetrics approach,亦稱為風險矩陣模式)。【題組】採用風險變異數測量模式
- 【題組】承上題,假設某壽險公司持有 A 債券市值 80 億,每日價格波動度σ為 0.005,請問在 5%之機率下,A 債券的每日收益風險值(daily earnings at risk,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