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2. 手電剪之刀刃固定螺絲孔為長圓形,其目的為
(A)製造容易
(B)美觀
(C)消除壓力
(D)調整刀刃方便。
(A)製造容易
(B)美觀
(C)消除壓力
(D)調整刀刃方便。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0),C(0),D(3),E(0)
內容推薦
- 剪角機無法剪切何種角度之缺口(A)60°(B)90°(C)120°(D)135°。
- 一般鋼料在剪切加工中,其模具與衝頭之間隙,約為材料厚度之(A)1~3%(B)5~8%(C)10~12%(D)15~20%。
- 下列何者不是造成方剪機剪切費力之原因(A)滑板過緊(B)滑板潤滑不夠(C)上下刀刃間隙過大(D)壓制板太鬆。
- 使用手電剪進行剪切時應(A)右手持手電剪左手將左側鐵皮向上拉(B)右手持手電剪左手將左側鐵皮向下壓(C)視個人習慣而定(D)雙手握住手電剪用力向前推。
- 手電剪兩刀片之間隙可用何者量測(A)內卡(B)內徑測微器(C)厚薄規(D)游標尺規。
- 剪切不規則曲線既方便又省力之機具為(A)檯剪(B)鋼剪(C)方剪機(D)手電剪。
- 方剪機之使用應選擇在(A)上刀刃最下傾部份(B)上刀刃最高部份(C)上刀刃中間部份(D)可任意選用。
- 方剪機之剪斷能力是指(A)鋁板厚度(B)銅板厚度(C)不銹鋼板厚度(D)軟鋼板厚度。
- 剪取 1mm×100mm×900mm 之軟鋼板,應使用何種機具較為方便(A)手電剪(B)檯剪(C)方剪機(D)直鋼剪。
- 手電剪可動刀片最高位置距離固定刀片為(A)0.3mm~0.5mm(B)0.6mm~0.8mm(C)1mm~2mm(D)無間距 最佳。
內容推薦
- 三百多年前,英國科學家虎克用自製的顯微鏡觀察植物軟木栓看到許多蜂窩狀且中空的小格子,就稱這些小格子為【 】。
- 剪角機上模底面常為(A)平行於底模(B)頂角最低,兩邊末端漸高(C)頂角最高兩邊末端漸低(D)無一定形式。
- 剪切 1mm×100mm×900mm 之軟鋼板,應使用下列何種機具較為方便(A)手電剪(B)檯剪(C)方剪機(D)直鋼剪。
- 9 如圖所示,試求電流 I1之值: (A)2 安培 (B)4 安培 (C)6 安培 (D)8 安培
- 檯剪剪切時其廢料部分應置於(A)下刀刃側(B)上刀刃側(C)除曲線外一律置於下刀刃側(D)視需要而定。
- 1OTDR 測試是靠著光信號在光纖中的什麼物理現象? (A)全反射(B)折射(C)散射(D)繞射。
- 沖切機具應常加油潤滑者為(A)上模(B)下模(C)滑板(D)機台面。
- 方剪機角規係用來剪切(A)直角邊(B)平行邊(C)任意斜角(D)曲線。
- 手電剪刀刃振動方向與板面成(A)30°(B)60°(C)80°(D)90°。
- 一般檯剪無法作何種材料之剪切(A)圓管(B)圓鐵(C)鐵板(D)鋁板。
- 1目前市面上所用的通信光纖是由下列何種物質構成? (A)鐵(B)銅(C)石英(D)鋅。
- 檯剪把手長度是配合(A)刀刃長度(B)剪切材料之厚度(C)機械高度(D)刀刃間隙。
- 方剪機上下刀刃之剪切角約為(A)2°(B)10°(C)15°(D)25°。
- 手電剪之碳刷磨損至約多少 mm 時,即應更換(A)10mm(B)8mm(C)5mm(D)2mm。
- 使用檯剪剪切時應(A)平穩扶持板料並與刀刃垂直(B)使板面向右傾斜 30°(C)使板面向右傾斜 15°(D)使板料微向前傾。
- 下列電信線,何者能傳送的速率最高 (A)網路線(B)銅絞線(C)光纖(D)同軸電纜。
- 檯剪最宜供剪切(A)內圓孔(B)大量下料(C)數量不多的直線剪切(D)鐵條。
- 方剪機剪切軟鋼板最大厚度約(A)0.5mm(B)1mm(C)3mm(D)5mm。
- 手電剪刀刃間隙約為被剪材料厚度之(A)1/2(B)1/5(C)1/10(D)1/20。
- 1光纖鏈路光功率測試與 OTDR 測試兩者最大的不同是: (A)前者可診斷線路是否斷線,後者則不可(B)前者可確保線路是否錯接,後者則不可(C)前者可量測光信號衰減量,後者則不可(D)前者可量
- 手電剪剪切之材料厚度不宜超過(A)6mm(B)6mm(C)6mm(D)6mm。
- 右圖為乙國某年的進出口資料。根據該年資料判斷,下列何者正確? (A)乙國為貿易出超國(B)進口物資只限於農工原料(C)乙國為主要農工資源出口國(D)工業產品進口總額達到1106億元
- 下列何者是用來測試光纖的測試儀器? (A)TDR(B)OTDR(C)三用表(D)梅格表。
- 方剪機上下刀刃之間隙,在板厚為 0.25mm~1mm 時,應為(A)0.01mm~0.05mm(B)0.1mm~0.15mm(C)0.2mm~0.25mm(D)0.25mm~0.35mm。
- 1光信號在光纖內,從送端到收端傳送,其振幅(強度)逐漸變小,這是什麼現象? (A)衰減(B)反射(C)延遲(D)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