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0. 推行職場健康促進最主要的目的為下列何者?
(A)提升勞工健康概念
(B)調合勞工與主管關係
(C)提升雇主健康意識
(D)使勞工身心處最適宜狀態
(A)提升勞工健康概念
(B)調合勞工與主管關係
(C)提升雇主健康意識
(D)使勞工身心處最適宜狀態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0),C(0),D(5),E(0)
內容推薦
- 在降低風險的控制措施中,不使用危害物質,屬於下列何者?(A)管理控制措施(B)工程控制措施(C)消除或取代(D)取代
- 下列何種作業具有粉塵及非游離輻射危害?(A)鉛作業(B)特定化學物質作業(C)有機溶劑作業(D)電焊作業
- 下列何者不屬於職場健康促進主要推行工作範圍?(A)疾病治療(B)友善職場(C)健康生活(D)舒適環境
- 對於噪音作業場所危害管理,應優先採取下列何種措施?(A)健康管理(B)防護具配戴(C)工程改善(D)行政管理
- 有關常用之風險控制措施,下列何者有誤?(A)管理控制(B)工程控制(C)消除或取代(D)財務控制
- 依危險性機械及設備安全檢查規則規定,雇主於鍋爐設置完成時,應向檢查機構申請何種檢查;未經檢查合格,不得使用?(A)竣工檢查(B)型式檢查(C)構造檢查(D)使用檢查
- 依勞工作業場所容許暴露標準規定,二氧化碳之容許濃度為多少 ppm?(A)50(B)500(C)5(D)5000
- 勞工定期健康檢查所需費用應由下列何者負擔?(A)勞資雙方協議(B)全由雇主負擔(C)未明文規定(D)勞工
- 下列何者不易造成累積性肌肉骨骼傷害?(A)長時間作業(B)不自然的姿勢(C)低作業頻率(D)重複性作業
- 有關實施控制方法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聽從資深人員指示即可,不必核對標準作業程序(B)應維持管制方法之必要條件,以確保該方法的持續有效性(C)既訂定管制方法,就無須再發展新之作業程序,以
內容推薦
- 下列何者不是氧化性物質?(A)次氯酸鈣(B)二甲苯(C)硝酸鉀(D)氯酸鉀
- 勞工特殊體格檢查與特殊健康檢查之檢查項目有何異同?(A)後者項目較多(B)完全相同(C)兩者項目不完全相同(D)前者項目較多
- 身體質量指數(BMI)=18,屬下列何者?(A)肥胖(B)正常(C)過重(D)過輕
- 依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定,事業單位發生罹災人數在 3 人以上之職業災害時,雇主應於多少小時內報告檢查機構?(A)6(B)12(C)8(D)24
- 發生重大職業災害時,報告檢查機構之責任屬於下列何者?(A)雇主(B)領班(C)消防人員(D)警察
- 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規定,捲揚裝置於開始使用、拆卸、捲揚、改裝或修理時,應實施下列何種檢查?(A)熔接檢查(B)重點檢查(C)型式檢查(D)竣工檢查
- 依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定,下列何者非屬雇主對在職勞工應實施之健康檢查?(A)中央主管機關指定為特定對象及特定項目之健康檢查(B)癌症篩檢(C)一般健康檢查(D)特殊健康檢查
- 下列何者非屬職業安全衛生法之附屬法規?(A)勞工健康保護規則(B)危險性機械及設備安全檢查規則(C)職工福利委員會組織準則(D)起重升降機具安全規則
- 10當人或物體受到能量或危害物的襲擊而不能安全地予以吸收時而造成災害,此能量或危害物即為引起災害的何種原因?(A)長期原因(B)間接原因(C)直接原因(D)基本原因
- 下列何者非屬職業安全衛生法之附屬法規?(A)技術士技能檢定及發證辦法(B)缺氧症預防規則(C)危險性機械及設備安全檢查規則(D)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
- 依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規定,雇主對於升降機之升降路各樓出入口門,應有連鎖裝置,使搬器地板與樓板相差幾公分以上時,升降路出口門不能開啟之?(A)4(B)1(C)2(D)5
- 10對於變更管理,下列何者非必要之採行措施?(A)有關人員應被告知(B)實施風險評估(C)有關文件資料應一併檢討修正(D)採取矯正措施
- 某保險公司雇用勞工人數達 2,500 人,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規定,應如何設置職業安全衛生人員?(A)甲種職業安全衛生主管及職業安全管理師各 1 人(B)甲種職業安全衛生主管及職業衛生管理師
- 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辦法規定,電力供應業應如何推動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TOSHMS)(A)勞工人數達到 300 人以上者,應建立及推動 TOSHMS(B)勞工人數達到 100 人以上
- 事業單位勞動場所發生勞工死亡或罹災人數在 3 人以上之職業災害,雇主未於 8 小時內報告勞動檢查機構,依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定,將受何種處罰?(A)1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科或併科新臺幣
- 10衛生單位推動之民眾版簡易 CPR,與正式 CPR 相較,主要省略下列何者?(A)求救(B)檢查意識(C)人工呼吸(D)胸部按壓
- 職業安全衛生法所稱具有危害性化學品,係指符合下列何種國家標準之危險物或有害物?(A)CNS6864(B)CNS15030(C)CNS14258(D)CNS17025
- 下列何者為職業安全衛生法所稱之共同作業?(A)事業單位與承攬人各自獨立作業,相互間無危害相關聯(B)事業單位於其工作場所內之空地,劃出一部分供承攬人使用且無相互干擾(C)事業單位未參
- 有關臺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指引中之「危害」定義,係指下列何者?(A)對人體造成傷害或損害的潛在因素(B)危及公共安全的潛在因素(C)可能造成工安事故的原因(D)危險性及有害性的簡稱
- 工作安全分析的最後一個程序為何?(A)決定要分析的工作(B)尋求避免危害及可能發生事故的方法(C)找出危害及可能發生的事故(D)將工作分解成若干步驟
- 下列何者為混擬土預拌車於清掃內部結塊或維修時,較不易發生之危害?(A)缺氧(B)墜落(C)捲夾(D)火災
- 動力堆高機之載物架,最多可載幾人?(A)2(B)不可載人(C)3(D)1
- 事業單位以其事業之全部或一部分交付承攬,並與承攬人、再承攬人分別僱用勞工共同作業,如承攬人現場使用之合梯不符規定時,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原事業單位應給予指導使其符合規定(B)原事
- 下列何者非屬職業安全衛生管理計畫所涵蓋的事項?(A)健康檢查(B)損益平衡分析(C)機械、設備或器具之管理(D)採購管理
- 為防止災害,應對下列何者採取適當對策或措施?(A)人員或設備擇一(B)設備優先(C)人員及設備皆要(D)人員優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