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3. 如下圖之分厘卡的讀數為
(A)5.237
(B)6.317
(C)6.338
(D)6.387 mm。
(A)5.237
(B)6.317
(C)6.338
(D)6.387 mm。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1),D(0),E(0)
內容推薦
- 二、翻譯:(每小題 10 分,共 30 分)⑴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柳宗元集.種樹
- 9 《詩經‧秦風‧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下列詩詞「心曲」的含義,何者與本詩用法最相近? (A)感物多所懷,沉憂結心曲 (B)謝娘無限心曲,曉屏山斷續 (C)人誰可與話心曲
- 8 下列書信「提稱語」,使用正確的是:(A)父親大人鈞鑒 (B)義原校長大鑒 (C)宗賢老師惠鑒 (D)姍姍同學雅鑒
- 7 「質而綺,真而醇,自可傳之千古;樽中酒,籬下詩,豈甘了此一生。」由本幅祠堂對聯,可知被供奉者是: (A)陶潛 (B)李白 (C)杜甫 (D)蘇軾
- 6 「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反之於平。」下列選項與文中的「水火」意義相同的是: (A)蹈白刃,受矢石,入「水火」,以聽上令 (
- 下列何者為精梳棉料之支數(A)10'S(B)40'S(C)50'S(D)80'S。
- 五、試述古地磁層序為何可應用於地層的聯比。(20 分)
- 5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關於本文含義,下列選項解說最正確的是: (A)成事在人 (B)人定勝天 (C)聽天由命 (D)承天之祜
- 佳績布 Jersey 是(A)緯編平紋(B)經編平紋(C)緯編羅紋(D)緯編雙反面針織物。
- (本題刪題)傳統格子織物一般多是(A)先染織物(B)後染織物(C)印花織物(D)特殊加工織物。
內容推薦
- 1如下圖所示,管路阻力忽略不計,在溢流閥設定壓力 50 kgf/cm額定流量 20 l/min 時,止回閥 A、B 開啟壓力分別為 2 kgf/cm2,阻尼管 C 壓降為 5 kgf/
- 根據本文,孔子對顏回的應答所抱持的態度為下列何者?(A)悲憫其身分處境(B)認同其心意作為(C)惋惜其懷才不遇(D)讚賞其奮發積極
- 請依下文回答第 11 題至第 12 題: 「愚少多病,猶省為童兒時,夙具襦袴,保姆抱之以如醫巫家。鍼烙灌餌,咺然啼號,巫嫗輒陽 陽滿志,引手直求,竟未知何等方何等藥餌。及壯,見里中兒年齒比者,必睨然武
- ( ),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 一、考慮一密閉系統内的理想氣體,試建構可能的熱力循環,使理想氣體的變化由狀態A(體積為 9 m3,壓力為 0.1 MPa)經過狀態 B(體積為 0.3 m3,壓力為 3 MPa)再回到狀態 A,且此熱
- 賄「賂」:
- 本文旨趣,與下列何者最接近?(A)心存良善的動機,快樂便可如影隨形(B)想要達成期盼的目標,必須知所忍耐(C)若要出仕為政,當先求衣食無憂(D)學道有得,則處處皆能知足自適
- 12 承上題,下列選項,不是作者學醫動機的是:(A)幼年患病家人向巫嫗求助治療 (B)想更了解醫巫治病所用的藥餌 (C)同儕身體健碩,使其自慚形穢 (D)培養安身保命自我防衛的能力
- 四、成語配合題:10%(每題 2 分)請根據文義,填入最適當的成語:(一律以代號作答才給分) 2015 年 11 月巴黎襲擊事件,恐怖組織的暴行,實在是【 】。
- 限制酶 Eco RI 所切割 DNA 正確的位置為何?(A) (B) (C) (D)
- 「比」肩:
- 一、國字注音:10%(每字 1 分)「ㄩˋ」ㄩˋ寡歡:
- 請依下文回答第 13 題至第 15 題: 「凡與天子共治天下者,刺史、縣令而已。以其耳目接於民,而政令速於行也。今朝廷命官,既 已輕任刺史、縣令,而又促數于更易。且刺史、縣令,遠者三歲一更,近者一二歲
- 總裁特助狐假虎威,欺壓下屬,我們這些小職員每天過著【 】的日子,能不處處小心謹慎嗎?
- 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 (A)胺基酸 (B)甘油 (C)核苷酸 (D)氮。
- (二)6-10 題請寫出正確的意思:(每題 2 分,錯 1 字扣 1 分)無「干」:
- 「ㄅㄢ」雜:
- 14 依據上文,刺史、縣令的心態與下列何者相似?(A)枕上黃粱 (B)五日京兆 (C)南柯一夢 (D)朝三暮四
- 人不可無視於自己的優點和長處,過分【 】的結果,很容易造成一事無成。
- 有關於周圍神經的分布,則圖七何者屬於周圍神經?(A)甲、乙 (B)乙 (C)丙、丁 (D)甲、乙、丁。丙丁甲乙
- 人不知而不「慍」:
- 絡「ㄧˋ」不絕:
- 15 本文所指陳的現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為迅速下達政令,刺史、縣令應該時常輪替 (B)刺史、縣令肆行奸詐,走馬上任常欺壓百姓 (C)勸勉刺史、縣令把握機會,擔任朝廷之耳目 (D)命官輕
- 這兩份報告的心得分享和故事發展【 】,究竟誰是抄襲者,必須查明。
- 「歷歷」如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