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7.十七世紀後半至十八世紀初,亞洲的主宰是大清皇帝康熙,歐洲的霸主則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兩位君王的生平事蹟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他們同樣是幼年繼位,各自擅長騎射,並熟悉多種語文,皆提倡科學,喜愛藝術,幾乎同時建立了各自的輝煌功業。前者開創了康熙盛世,後者樹立了近代歐洲專制政治的典範。請問:就你對路易十四的了解,哪一句話最接近他的想法?
(A)朕的權力來自上帝,朕即國家
(B)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C)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斯多德為友,更要與真理為友
(D)人民並不是為統治者而存在,統治者乃為人民而存在。
(A)朕的權力來自上帝,朕即國家
(B)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C)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斯多德為友,更要與真理為友
(D)人民並不是為統治者而存在,統治者乃為人民而存在。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1),B(0),C(0),D(0),E(0)
內容推薦
- 已知碳酸氫鈉是一種鹽類,它可以用哪一種酸和哪一種鹼的反應產生?(A)鹽酸和氫氧化鈉(B)碳酸和氫氧化鈉(C)硫酸和氫氧化鈉(D)硝酸和氫氧化鈉
- 有一句諺語說:「法國一著涼,全歐打噴嚔」。請問:這是因為誰已經把法國大革命的果實散播到全歐洲了?(A)拿破崙 (B)路易十六 (C)梅特涅 (D)路易十五。
- 有關可逆反應的敘述,何者錯誤?(A)它是一種化學變化 (B)若A→B稱為正反應,則B→A稱為逆反應(C)可逆反應都有粒子碰撞的現象(D)若正反應是吸熱,逆反應就是放熱
- 一物體以 3 公尺/秒之初速度滑進一粗糙的平面,經 5 秒鐘後即完全停止,其 v-t 關係如右圖所示,則該物體的運動情形為何? (A)等速度運動(B)加速度運動,且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C)
- 【題組】承上題,實驗完畢之後,酒精燈和澄清石灰水何者需要先移開?為什麼?(A)酒精燈,基於安全考量(B)澄清石灰水,避免倒流入試管中(C)酒精燈,避免石灰水倒流入試管中(D)澄清石灰水,避免試管
- 二十世紀初發生在中國的新文化運動,大力主張引進西方的「德先生」、「賽先生」以救國。請問「德先生」、「賽先生」最早分別出現在近代歐美的哪兩件史事中?(A)啟蒙運動、科學革命 (B)文藝復興、科學革
- 對於一個已經達到平衡的化學反應而言,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正反應與逆反應均已經停止(B)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總莫耳數相等(C)正反應速率大於逆反應速率(D)反應物與生成物的濃度維持不變
- 【題組】.文婷在北極時,感受到極度寒冷,試問在北極時,文婷的體溫調節何者正確? (A)食量增加,以增加體熱的來源 (B)肌肉會抖,以防止熱的散失 (C)皮膚的微血管會擴張,保持身體溫暖 (D
- ( )悅瑜將某液體倒入量筒中,測得液體的體積 V,再置於天平上,測出量筒和液體的總質量 M,如表所示,則某液體的密度為何?(A) 0.3 公克/立方公分 (B) 0.8 公克/立方公分 (C)
- 小蘇打的加熱反應儀器裝置如下圖,【題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加熱是物理變化(B)產物不能使藍色氯化亞鈷試紙變色(C) 產物可使澄清石灰水變混濁(D)產物只有兩種
內容推薦
- 公民課老師製作了一張學習單如附表。學習單(1)~(4)題的正確答案應為下列何者? (A) 乙丁甲丙 (B) 甲乙丙丁 (C) 甲丁甲丙 (D)乙甲丁丙
- 烤肉的時候,我們常會使用下列手段使過程加快和順利,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將竹筷削成火媒棒是為了增加接觸面積(B)將煤炭敲成比較小塊是為了增加接觸面積 (C)搧風是為了使火的溫度升高 (D)
- 金龍號漁船使用船上的聲納裝置發出超聲波,以探測海裡魚群的位置,結果在 1 秒後收到回聲。若超聲波在海水中每秒約可傳播 1500 公尺,則魚群與漁船間的距離約多少公尺?(A)500 公尺 (B)7
- 某一時期,臺灣的法律規定:「凡是向官府登記在案,並繳納稅金者,即可合法吸食鴉片。」但是具有「某種身分者」不准吸食,如供應這種人吸食工具者,皆處以死刑。這裡所謂「某種身分者」是指 (A)原住民 (
- 34 ( )附圖十為針孔成像的實驗裝置,則紙屏上的成像圖案為下列何者?(A) (B) (C) (D)
- 【題組】.承上題,比賽過程中,選手盡力保持平衡以集中力量,試問(A)甲 (B)乙 (C)丙 (D)丁。
- 下列各圖中木尺的重量不計,則哪個系統處於靜力平衡? (A) (B) (C) (D)
- 【題組】.承上題,比賽進行結束後,同學們氣喘吁吁,呼吸加快,心跳加速,上述的行為控制中樞為何? (A)甲 (B)乙 (C)丙 (D)丁。
- 有機化合物遠比無機化合物多的原因是(A)有機化合物是來自有生命跡象的物體(B)有機化合物的組成原子種類比較多(C)碳原子除了可以和別的原子連接,也可以和其他碳原子連接(D)有機化合物可以從無機化
- 從理財的觀念來看,圖表二中的人在哪一方面出了問題? (A)開源 (B)節流 (C)記帳 (D)投資。
- 小強 在水平面上斜拋石頭,拋出的軌跡如右圖所示。在軌跡上 a、b、c、d 四點中,d 點為著地點,石頭所受重力的情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在 a 點所受的合力向上(B)在 b 點所受合力為
- 14甲、乙兩物體的體積比為2:3,質量比為1:4,則甲、乙兩物體的密度比為何? (A) 2:3 (B) 3:8 (C) 1:(D)8:3。
- 【題組】已知酸是用稀鹽酸,若要從實驗室中12M的濃鹽酸來稀釋,需用到那些器材?(A) 編號1,3,4,5 (B) 編號1,3,5,6 (C) 編號1,4,5,6 (D) 編號3,4,5,11
- 【題組】承上題,哪一個電阻耗能功率較大? (A)10歐姆 (B)100歐姆 (C)耗能功率相同 (D)以上皆非
- 右圖是一裝水的錐形瓶,關於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隨著時間,錐形瓶內的水量會越來越少(B)錐形瓶內的水只有蒸發,沒有凝結(C)右圖的情況很難達到平衡(D)若要達成平衡,錐形瓶必須加蓋
- 15關於下列氣體的敘述,何者正確?(甲)氦氣的密度為所有氣體中最小;(乙)氮氣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丙)焊接時,可用氬氣避免金屬氧化;(丁)氖氣可以助燃。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
- 【題組】承上題,若欲準備做酸鹼滴定實驗四次,每次使用0.5M稀鹽酸25毫升,則至少需取12M濃鹽酸多少毫升來稀釋才能足夠實驗所需稀鹽酸的量? (A)約0.4毫升(B)約1毫升(C)約2毫升(
- 下列何者是化學變化? (A)水蒸發 (B)冰融化 (C)鐵生鏽 (D)粉筆壓碎。
- 【題組】比較圖二中,哪一個電阻表面的蠟先融化? (A)10歐姆 (B)100歐姆 (C)同時融化 (D)以上皆非
- 已知2CrO42-(黃色) + 2H+ ↔ Cr2O72-(橘色) + H2O 為已達成平衡之反應,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加入酸,反應會向左進行,溶液呈現黃色(B)加入鹼,反應向左進行,溶液中
- 下列哪些是有機化合物?①食鹽②二氧化碳③氫氣 ④甲烷⑤碳⑥碳酸氫鈉⑦尿素⑧醋酸(A)④⑦⑧(B) ④⑤⑥⑦⑧ (C) ②③④⑦⑧ (D) ②④⑤⑥⑦⑧
- 下列有關原生生物的特徵,何者不正確?
- 【題組】如何得知酸鹼滴定已經達到酸鹼中和?(A)指示劑不再變色(B)指示劑慢慢變色(C)指示劑瞬間變色(D)溫度不再上升
- 【題組】承上題,哪一個電阻耗能功率較大? (A)10歐姆 (B)100歐姆 (C)耗能功率相同 (D)以上皆非
- 已知碳酸鈣和鹽酸的反應在密閉錐形瓶中已經達成平衡,CaCO3 + 2HCl ↔ CO2 + H2O + CaCl2若此時將橡皮塞打開,反應會向哪邊進行?原因為何?(A)向右進行,因氣體逸散到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