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 閱讀下文,選出符合寶玉言論的選項:代儒往前揭了一篇,指給寶玉。寶玉看是「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寶玉覺得這一章卻有些刺心,便陪笑道:「這句話沒有什麼講頭。」代儒道:「胡說!譬如場中出了這個題目,也說沒有做頭麼?」寶玉不得已,講道:「是聖人看見人不肯好德,見了色,便好的了不得。殊不想德是性中本有的東西,人偏都不肯好他。至於那個色呢,雖也是從先天中帶來,無人不好的。但是德乃天理,色是人欲,人那裡肯把天理好的像人欲似的?孔子雖是嘆息的話,又是望人回轉來的意思。並且見得人就有好德的,好得終是浮淺,直要像色一樣的好起來,那才是真好呢。」(《紅樓夢》第 82 回)
(A)八股文的作者常扭曲孔子原意,又辯稱孔子之言難懂
(B)孔子的想法,有些頗為浮淺,作文時不得不稍做調整
(C)人欲是人們為惡的根源,應透過道德實踐來消滅人欲
(D)人性中原有向善的本質,只是人們未致力於實踐擴充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24454
統計:A(35),B(6),C(25),D(143),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