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6. 設x與y成正比,已知當x=3時,y=-21,則當x=-12時,y是多少?
(A) 84
(B) -84
(C) 63
(D) -63
(A) 84
(B) -84
(C) 63
(D) -63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下列哪一個選項中的x與y成正比?(A) 一天24小時的「白天」與「夜晚」的時間 (B) 小杰 x歲時,身高為y公分(C) 櫻桃1斤x元,買3斤要花y元 (D) x與y滿足關係式x=2y+1
- 小睿年齡的7倍和姊姊年齡的5倍相等,且小睿和姊姊的年齡和為36歲,則小睿幾歲?(A) 12 (B) 13 (C) 14 (D) 15
- 設x:y=5:1,y:z=3:7,則:(x+y):(y+z):(z+x)=?(A) 6:10:12 (B) 8:4:12 (C) 9:5:11 (D) 8:10:12
- 方程式y=ax+b的直線L通過 (3 , 0)、(0 , 3)兩點,則: a、b的值為何?(A) a=b=0 (B) a=0、b=3 (C) a=b=-1 (D) a=-b=3
- 設x、y、z皆不為0,且3x=5y,3y=4z,則x:y:z=?(A) 9:15:20 (B) 20:12:9(C) 3:4:5 (D) 12:15:9
- 某飲料店調查客人喝飲料的喜好,發現紅茶和綠茶賣出的杯數比為2:3,綠茶和麥茶賣出的杯數比為2:3,則紅茶.綠茶和麥茶賣出杯數的連比為何? (A) 2:2:3(B) 2:3:3 (C) 2:3:2
- 已知某方程式是一條通過(0 , 2)且與y軸垂直的直線,則下列何者為此直線的方程式?(A) x+y=2 (B) x-y=-2 (C) x=2 (D) y=2
- 已知媽媽的身高是兒子身高的 倍,則媽媽的身高與兒子身高的比為何?(A) 2:3(B) 3:2 (C) 5:3 (D) 5:2
- 下列哪一個選項中x和y成正比?(A)4 xy=8 (B)2x-y =0 (C) (D)2x-y=23
- 已知a:b=c:d,且a.b.c.d均不為0,則下列何者不成立?(A) a:c=b:d(B) a:d=b:c (C) (D)
內容推薦
- 如果a > b ,則下列結論何者錯誤?(A)a− b >b − 10 (B)− a> − b(C)5a>5b (D)
- 設x與y成反比,已知當 時, ,則當 時,x是多少?(A) 12(B) -12(C) 10 (D) -10
- 若點(1,5x + 15) 在坐標平面上的第四象限內,則x的一次不等式,在數線上的圖解為下列哪一個?(A) (B)(C) (D)
- 小俐上一次段考國文.英語.數學三科的分數比為17:20:15,這次段考國文進步了5分,英語和數學各退步了10分和3分,結果分數比變為5:5:4,則小俐這次段考數學多少分?(A) 62 (B)
- 在繪製某班學生的體重次數分配折線圖時,若45 ~ 50公斤這一組有 7 人,則其點的坐標為何?(A)(45,7)(B)(50,7)(C)(5,7)(D)(45,50)
- 民族實中七年級校慶排球賽共 40 人參加,其體重次數分配直方圖如右圖所示,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體重不足 50 公斤的人剛好是全部人數的 (B)60斤以上(含)的人數占全部的20%(C)
- 已知ab<0,a-b>0,下列何者可能是方程式ax+by=1的圖形?(A) (B) (C) (D)
- 下圖為政府最近印製發放的「振興三倍券」,每位民眾可用現金 1000 元向政府購買價值 3000 元的現金抵用券,分別是 500 元的4張、200 元的5 張。若製作每張 500 元抵用券印製成本
- 下列選項「 」中的讀音,何者兩兩相同?(A)畫「舫」穿梭∕手作麵包「坊」 (B)「捱」罵∕懸「崖」斷壁(C)處方「箋」∕黃河流水鳴「濺濺」 (D)「蛻」變∕繳納營業「稅」
- 下列選項「」中的字音,何者完全不同?(A)絡「繹」/「驛」站 (B)終成「眷」屬/手不釋「卷」 (C)「佼佼」者/「姣」好 (D)功虧一「簣」/翻箱倒「櫃」。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箏形是菱形的一種(B)平行四邊形是長方形的一種(C)長方形是正方形的一種(D)菱形是平行四邊形的一種
- 十九世紀上半期,普魯士王國領導日耳曼北方諸邦建立哪一制度,欲先透過經濟的統合以達成政治的統一? (A)關稅壁壘(B)關稅同盟(C)關稅自主(D)協定關稅。
- 十九世紀初,德國、義大利等地因何事件的發生,而激起民族主義情緒的蓬勃發展? (A)拿破崙的入侵占領(B)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登基(C)英法百年戰爭的結束(D)查理曼被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
- 欣欣為了寫歷史心得報告,到圖書館借了一本「俾斯麥評傳」,請問:她的讀書心得主題為何? (A)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B)義大利的統一運動(C)巴爾幹的民族建國運動(D)德意志帝國的建立。
- 下列有關義大利統一運動的敘述,正確的是下列何者?(甲)馬志尼喚醒義大利民族意識(乙)加富爾認為應加強外交以取得國際支持(丙)加里波底組織自願軍,並將占領區獻給薩丁尼亞國王(丁)在統一過程中,加富爾
- 美國「門羅宣言」與「門戶開放政策」,是其歷史上的重要外交政策。請問:兩政策的相似之處為何? (A)皆為美國獨霸世界的計劃(B)皆為保護拉丁美洲的政策(C)皆為扶助弱勢國家的政策(D)皆與西方列強爭
- 十九世紀,受自由思想及民族主義的刺激,拉丁美洲引發獨立運動民族主義。請問:拉丁美洲諸國是利用什麼機會,紛紛宣布脫離歐洲國家而獨立? (A)英國皇家艦隊遠征法國(B)西班牙發生王位繼承戰爭(C)拿破
- 巴爾幹半島曾經歷多個政權的統治,以致種族、宗教及文化都很複雜。請問:巴爾幹半島未曾被下列何者統治過?(A)阿拉伯帝國(B)亞歷山大帝國(C)鄂圖曼土耳其帝國(D)拜占庭帝國。
- 巴爾幹半島在歷史上曾先後被哪些政權統治過? (A)希臘、羅馬、拜占庭、土耳其(B)希臘、羅馬、波斯、土耳其(C)希臘、拜占庭、波斯、印度(D)巴比倫、羅馬、波斯、拜占庭。
- 十九世紀末葉,中國與日本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下,有何共同遭遇? (A)排斥西學,固守傳統(B)與西方列強簽訂不平等條約(C)軍閥割據,爭戰不休(D)王權衰落,舊勢力興起。
- 電影《末代武士》一片中,描述日本的武士階級在政府西化改革下已無法生存;這部片子的時代背景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十六世紀歐洲商人與傳教士進入日本(B)十七世紀日本開始鎖國政策(C)十九世紀明治
- 十九世紀中葉,中國及日本先後被打破閉關自守的局面。這個轉變和下列哪一歷史發展有最直接的關係? (A)宗教改革(B)科學革命(C)啟蒙運動(D)工業革命。
- 十六世紀末葉已有日本人到臺灣本島活動,但是到了十七世紀,荷蘭、西班牙等海權國家相繼在臺灣競逐時,何以不見日本人的蹤跡? (A)清廷驅逐日本勢力(B)明鄭實施海禁政策(C)荷西聯合抵制日本(D)德
- 在△ABC 與△DEF 中,若∠A=∠D=90°, ,則可利用下列哪一個全等性質說明△ABC≅△DEF?(A)SAS (B)SSS (C)ASA (D)RHS
- 章老師上音樂課時,向同學講解音樂所傳達的精神,如「英雄交響曲」表現出對英雄的崇拜感情、「田園交響曲」描述大自然的和諧與美麗、「命運交響曲」展現出與命運博鬥的精神等。這些作品最能代表歐洲何種文藝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