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8.下列有關能量塔的敘述,何者正確?
(A)食物鏈中每一消費層級的轉換過程中,會散失少部份的能量
(B)能量在能量塔的流轉方式與碳循環中碳元素的流轉方式相似
(C)生物量隨能量塔階層的增加而遞增10%,稱為10%定律
(D)食物鏈中的能量呈塔狀遞增
(A)食物鏈中每一消費層級的轉換過程中,會散失少部份的能量
(B)能量在能量塔的流轉方式與碳循環中碳元素的流轉方式相似
(C)生物量隨能量塔階層的增加而遞增10%,稱為10%定律
(D)食物鏈中的能量呈塔狀遞增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08696
統計:A(5),B(14),C(1),D(1),E(0)
內容推薦
- 43-44題為題組下圖為部分的週期表,該表中標示有甲至己六個元素,根據週期表元素性質變化的規律與趨勢,回答第43-44題。甲至己六個元素中,何者最容易形成正一價的陽離子?何者最容易形成負
- 46-48題為題組飛馬座附近的X彗星,其視星等是6。大明、小華、大琳、小美四人相約攜帶不同類型的望遠鏡(如下表所示)與相關天文觀測器材資料到山上觀測。回答第46-48題。大明小華大琳小美8公分折射
- 菟絲子是一種缺乏葉綠素的開花植物,但可藉由吸附於其他綠色植物以取得養分,故菟絲子在生態系中的角色是下列何者?(A)生產者(B)分解者(C)消費者(D)清除者
- 小明在一個封閉的人工池塘中,調查到有多種浮游藻類,水生昆蟲如孑孓等,及青蛙、蛇、大肚魚、鯉魚、烏龜等動物,還有水蘊草、睡蓮、水蠟燭等開花植物。他每月定期進行調查,並持續做完一年,最後根據結果提出
- 圖5為某植物在其棲地的族群密度變化曲線。下列何者為最適當的推論? (A)此植物族群的驟減是因為棲地遭火災(B)此植物族群的驟減是因為外來種的競爭(C)此植物族群的驟減是因為天敵遷入棲地(D)此植
- 同物種的個體在形態特徵上常有些許差異,例如:橡樹葉片長度有的只有3公分,有的長到7公分,而形態有差異的物種個體,在適應環境變化的能力上,也會有些不同,例如:葉面積愈小的植物愈容易適應乾燥環境。圖2
- 下列有關板塊構造學說的敘述,何者正確?(應選二項)(A)海溝是持續不斷產生新的海洋地殼之處(B)板塊構造學說主張板塊是由地殼碎裂形成的(C)兩板塊在中洋脊處屬相對碰撞運動,但在海溝處屬相互分離運
- 水上遊樂區的水池上面,架設有高度相等的甲和乙兩個斜面滑梯水道。有一小孩先後自甲、乙水道的頂端下滑入池,所花的時間分別為 ta和tb ,剛入池時的速率分別為va 和vb 。若摩擦力可忽略,下列敘述
- 下列甲至丁四種基團中,哪兩種的組合適合作為清潔劑?甲、CH3CH2CO2— 乙、CH3(CH2)11CO2— 丙、Na+ 丁、Cl—(A)甲、丙(B)甲、丁(C)乙、丙(D)
- 68-70 為題組◎ 圖 8 是臺灣某地區的地圖,圖中數字為地形等高線的數值,單位為公尺。照 片 4 是在圖上某處拍攝的一幢民居。請問:涵蓋圖 8 的整體範圍最可能屬於下列何種地形?(
內容推薦
- 他們四人當中,何人的望遠鏡口徑最小﹖已知物鏡口徑越大,能收到的光線越多,則何人所看到的X彗星最明亮?選項口徑最小選項彗星最明亮(1)(2)(3)(4)大明小華大琳小美(5)(6)(7)(
- 8-9題為題組表1為某森林被砍伐前與砍伐後哺乳類與鳥類物種數目的統計結果,回答8-9題。森林狀態哺乳類物種數目鳥類物種數目砍伐前4590砍伐後剛砍伐不久砍伐後經過2年砍伐後經過4年砍伐後經過6年352
- 假設圖 8 中子、丑、寅、卯代表四處農地坵塊。在日治時代早期,這四處的土地利用,有三處為水田,一處為茶園。根據圖中等高線分布的資訊,從天然灌溉水源的角度思考,其中哪塊農地最可能是茶園?
- 下列關於氮循環的敘述,何者正確?(A)氮無法直接為一般動、植物體所利用(B)大豆根瘤中的根瘤菌是一種與植物共生的真菌(C)氮在土壤中必須轉換成硝酸鹽,始能為生物體吸收(D)微生物中只有土壤中的硝化
- 飛馬座的α星的視星等是6,其亮度約為X彗星的多少倍?其計算方法為何?選項倍數選項計算方法(1)(2)(3)(4)0290250(5)(6)(7)(8)6減6加
- 依據表1的數據,森林被砍伐後,此森林生態系呈現何種變化?(A)此生態系中哺乳類呈現年消長現象(B)此生態系呈現初級消長現象(C)此生態系中鳥類呈現年消長現象(D)此生態系呈現次級消長現象
- 下列有關典型南海海水和黑潮之溫鹽圖(圖3)的一些敘述,何者正確? (A)南海和黑潮的海水均具有鹽度,故二海水密度均較純水小(B)在圖3之溫度範圍內,南海海水的鹽度變化幅度較黑潮大(C)從溫鹽圖判
- 下列有關族群的敘述,何者正確?(A)不同族群的年齡結構大致相同(B)估算一族群的出生率及死亡率,即可決定族群大小和密度(C)在一閉鎖環境中的族群,其大小和密度最終會維持在一穩定狀態(D)在自然開
- 有關風吹海面引起的波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波浪之波高愈大,波長愈短(B)風速愈大,產生波浪之波高愈小(C)風速愈大,提供海水產生波浪的能量愈少(D)頻率相同的兩種波浪,波長較長者其傳播速率
- 下列根據北斗七星周日運動相片所做的判讀,何者正確?(A)其中視星等為8者,其光度較3者暗(B)各成員的周日運動,幾乎均以天狼星為中心來進行(C)其中具紅色星光者,其星球表面溫度較具藍光者
- 圖4中,由玄武岩熔岩流持續噴發、凝固形成的海洋地殼,其岩石年齡分布的情形為何?(A)以中洋脊為中心時,中洋脊的岩石最年輕,兩側離中洋脊愈遠的岩石愈老(B)以乙丙段為中心時,乙丙段的岩石最
- 戴眼鏡的乘客在雨天乘坐冷氣很強的計程車一陣子後,一旦下車常發覺眼鏡鏡片模糊。此現象與下列何者最相關?(A)車外空氣的水氣遇到冰冷鏡片達到露點(B)車外空氣所含的水氣比車內少(C)車外空氣的溼度比
- 下列有關氯化鈉晶體的敘述,何者正確?(A)NaCl分子是氯化鈉晶體的最小單位(B)晶體中Na+與Cl-的電子數,恰好一樣多(C)晶體中的Na+與Cl-均擁有惰性氣體原子的電子數目(D)氯化鈉晶體
- 台灣地區約在北緯二十多度,此地區地面氣象觀測坪內安置之百葉箱,其門開口最好朝向哪一方?(A)東方(B)南方(C)西方(D)北方
- 下列何者不屬於沉積構造?(A)斷層(B)層理(C)波痕(D)粒級層(E)交錯層
- 在常溫常壓的條件下,下列關於水溶液之pH值的敘述,何者正確?(A)純水的pH值是0(B)酸性溶液的pH值永遠是正值(C)在鹼性溶液中,0≦pH≦14(D)鹼性溶液的pH值代表溶液中的氫離子濃度
- 可聞聲的頻率範圍大約為20赫到20000赫。某人由於長期在高分貝的環境下工作,聽力受損,他能聽到的最微弱聲音,其分貝值較聽力正常者高出d,圖8所示為d隨頻率的變化。下列有關此人聽力的敘述,何者正
- 欲探求岩石圈的底界有多深,下列哪一種技術是最佳方法?(A)藉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急遽變化測得(B)使用聲納,利用聲波反射原理測得(C)靠繞極衛星的遙感探測測得(D)由陸地鑽探直接測得(E)
- 假設油分子的質量為每莫耳200克,根據富蘭克林的觀察作估算,下列何者最接近一莫耳油中所含分子的數目?(A)1020 (B)1021 (C)1022 (D)1023 (E)1024
- 夜晚在照明很弱的室內,以照相機對準近處正視鏡頭的人拍攝時,若照相機的閃光燈只快閃一次,則拍攝到的彩色相片,人像的眼睛常呈紅色,而成為「紅眼」。因此,有些照相機採用防紅眼的設計,先讓閃光燈發出強度
- 49-53題為題組:如圖8所示,在地表附近,一物體以初速度 被拋射至空中。如果只受到地球的重力作用,則拋射體的運動軌跡必為一條拋物線,H為其最大高度,R為水平射程。在拋物線路徑上,實線的箭頭向量,代表
- 在一煙霧實驗箱中,測得煙霧的主要成分為RH、NO、NOOPAN,其中RH含C、H,而PAN含C、H、O、N,各種物質的相對濃度隨時間的消長,記錄於圖6,根據圖中數據,下列推論,何者最不合
- 55-56題為題組:閱讀下面取自報紙的短文,回答第55-56題。據研究,氣候環境不穩定之變動是颱風形成之要因之一。產業升級增加二氧化碳之排放,隨之地球溫室效應的增強,是導致大氣不穩的原因之一。過去一百
- 經由核分裂與核聚變(或稱核融合)反應所釋放出來的能量,都可以轉換用來發電。下列有關此二種反應的敘述,何者正確?(A)核分裂與核聚變均使用鈾為燃料(B)核聚變時釋放出來的能量,並非來自核能(C)核
- 癌細胞是一種不斷分裂的異常細胞。某科學家探討維生素C對癌細胞生長的影響,在癌細胞培養液中加入維生素C,再於不同時間計算正在進行有絲分裂的細胞百分比(%),結果如圖13。依據實驗結果,下列有關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