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請閱讀以下資料:
【自由時報】2014-12-19〔記者余雪蘭/嘉市報導〕戶政檔案看似無趣,但仔細翻讀,可以看到台灣社會變動的史跡。二二八事件中,嘉義畫家陳澄波為求取和平,卻慘遭軍隊槍斃的死亡證明文件。諸多具歷史性的珍貴檔案,將於二十一日在嘉市西區戶政事務所大廳首度公開展覽。

在二二八事件中捐軀的西畫大師陳澄波,戶籍資料記載他於民國三十六年三月二十五日在家裡死亡,但直到同年九月十二日才辦理死亡登記,遲了半年。陳澄波的兒子陳重光表示,他的父親在二二八事件發生後,以參議員身分前往水上機場與國民政府軍隊談和,不料被拘捕,三月二十五日被押到嘉義火車站前槍決,他們用門板把遺體運回家,那時沒人敢開給死亡證明,半年後才由當醫師的鄰居賴甲寅協助開立,死因寫著「變死」,死亡地點應在火車站,惟屍體運回家,所以戶籍登載死在家裡。

台灣是從一九○六年日治時期開始建立戶籍資料,當時社會允許一夫多妻,戶口名簿記載的稱謂非常仔細,家庭成員的身分地位與由來一目瞭然,像是妾、庶子、過房子(同宗收養的子女)、螟蛉子等,實施一夫一妻制後,戶籍記載簡化,妻妾同戶的戶口上也不會寫「妾」,變成「寄居人」或另立門戶。
5e37caf1a59d6.jpg


51. 請問,資料中所記載陳澄波死因「變死」一詞,該如何解釋較為恰當?
(A)「變死」為狀聲,即台語「砰死」,意為「槍斃」
(B)「變死」其實是日文指「非自然死亡」,因此加註是槍斃。
(C)「變死」是大腦被破壞狀態的「生理敘述」,死因是槍斃
(D)「變死」是指「時間狀態」,因槍斃逐漸變成死亡狀態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