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4.附圖為海洋地殼之地磁轉紀錄,已知此處之海底擴張速率相同,又知經由定年知道甲處的岩石約在300萬年前形成,則戊處的岩石年齡為何? 
(A)1萬年以内
(B)約50萬年前
(C)約100萬年前
(D)約200萬年前
(E)比300萬年還更久

(A)1萬年以内
(B)約50萬年前
(C)約100萬年前
(D)約200萬年前
(E)比300萬年還更久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圖為一天當中陽光、地表輻射與氣溫的化曲線,有關三者及其關聯敘何者有誤? (A)地面溫度高,喪失的輻射能多(B)地面都在白天吸收太陽輻射能 (C)正午吸收輻射能最多,故氣溫最高(D)吸热與放熱平
- 關於板塊構造學說及其演進,下列敘何者正确?(A)由德國科學家格納提出(B)地的熱對流是板塊移動的動力來源(C)推翻了大陸漂移與海底擴張學說(D)板塊指的就是地殼。
- 土石流的破壞威力驚人,對於土石流發生的潛在區域,政府設立了監測系統,提早預知土石流的發生,下列哪一項監測系統對於土石流發生時,最可以及早通知居民撤離? (A)即時攝影監測(B)降量(C)坡地滑移
- 在冰河時期來臨時,並非全球都在冰天雪地之中,而是平均溫度的降低,使得極區冰地表的面積大幅增加。請問冰河時期,由於冰凍地表面積增加,導致海水面高度將會如何變化,其原因是如何?(A)由於海冰大量增加
- 永續發展的内容不包括下列何者?(A)滿足當代人類的需求(B)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需求的能力(C)超出環境承力(D)包含環境保護、經濟發展、社會公平等原則
- (甲)大陸邊緣形狀相似;(乙海洋地殼的年齡分布:(丙)古生物化石連續分布;(丁古氣候帶一致:(戊)古地磁倒轉紀錄對稱分布:(己)古冰川遗跡;(庚)地層與地質構造連續:辛)斑尼奥夫帶的震源分布。共
- 氯象報告說賀伯由於是西北,所以對台灣的威更高,大家應特別提高警覺。西北對豪灣地區的威脅特別大,並不包括以下哪一項原因?(A)會引進西南氣流,造成中央山派迎風面豪雨,使西部平原河流水位暴漲(B)會
- 已知地函的厚度將近地球半徑的一半,請選出錯誤的敘建 (A)它介於地表和地核之間(B)主要由橄欖岩組(C)過渡帶和軟流圈都在此處(D)過渡帶就是軟流圈。
- 如圖所,目前地球自轉軸指向為圖中x與繞日公轉軸交角約為5度如果地球自轉軸的指向偏轉為圖中,但交角仍為5度。僅就天文的角度來看,則地球北半球的夏天與冬天,與實況(現況)相比為何? (
- 8設△ABC的三邊長為a,b且a-2b+c=0,2a+6-2c=0,求cosB=(A) (B) (C) (D)
內容推薦
- 下列關於地震引發土壤液化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确?(甲)地下淺處含水飽和的鬆軟泥砂受振動而排列趨於較疏鬆(乙)沉積物粒間的孔隙水壓增高,使粒彼此被水隔開(丙)地上的建築有如瞬間浮在液體上,受搖動而傾
- 若二氧化碳、水氣皆不會造成溫室效應,僅考量地球、金星、火星三顆行星的距日距離及反照率,則何者的平均溫度最高?(A)地球(B)金星(C)火星(D)三者均溫相同。
- 下列敘何者正?(A)中洋脊為玄武岩货岩漿流出之處(B)洋底益地為海底地殼最深的地方(C)靠近海溝處的海洋地殼常為沈積物最薄的地區(D)冰島位於聚合型板塊邊界。
- 下圖為島弧一海溝系統的示意圖,此地區兩板塊的交界情形為? (A)板塊向北隱沒(B)板塊向南隱沒 島弧(C)板塊南北向張裂(D)板瑰東西向張裂海澤
- 下列何者不會造成全球暖化的趨勢愈趨嚴重?(A)工業化的燃燒石油與煤(B)熱帶雨林的砍伐(C)光合作用的進行(D)凍原所含的甲烷冰可能融化而釋放甲烷(E)陸地或海上的積冰融化,地表反照率降低。
- 維京人在過去曾殖民冰島和格陵蘭,後又棄守撤離,與下列哪些因素有關?(甲)八世紀時的乾旱、(乙)中世紀暖期、(丙)小冰期的氣候嚴寒、(丁)持守農耕畜牧生活、(戊)未學習因紐特人獵殺海生動物的技能(A
- 恩恩和哥哥兩人一起研究地震,恩恩說:震央指的是地下岩層實際發生斷裂的位置:哥哥說:當地震發生時,各地得的震度均相同。關於恩恩和哥哥所說,下列敘述何者正确?(A)恩恩說得對(B)恩恩的哥哥說得對(C
- 所謂氣候平均值是以多少年的平均值估算?(A)10年(B)30年(C)35年(D)40年。
- 土石流是屬於下列哪一種山崩形式?(A)落(B)滑動(C)流動(D)傾翻。
- 如何得知過去氣溫的變化?(A)分析封鎖在冰晶中的氣泡(B)分析封鎖在冰晶中的氣與氧同位素(C)分析岩芯中碳14同位家的含量(D)分析深海石岩中碳的含量。
- 要準確找出震央的位置,至少要有幾個測站資料?(A)1個(B)2個(C)3個(D)4個。
- 板瑰構造學說中之「板塊」指的是(A)軟流圈(B)地殻(C)上部地函(D)岩石圈。
- 科學家進行氣候模式模擬時,若僅考慮自然因素常無法解釋近年來的全球暖化現象,必須加入人為因素進行模擬,下列何者屬於人為因素?(甲)溫室氣體變化、(乙)硫酸鹽氣懸膠體、(丙)火山活動、(丁)太陽活動
- 下列有關颱風的敘何者正确?(A)風最常生成於赤道地區(B)颱風容易發展於熱帶洋面上(C)北半球属是一順向旋山的气旋 (D)風是一強烈高壓系統。
- 地層剖面圖如下,圖中的斷層是屬於 (A)逆斷層 (B)正斷層(C)左移斷層(D)右移斷層。
- 下圖為北美西方的海域在东太平洋洋脊(圖中AA',BB')附近地磁倒轉的圖;陰影部分表示正磁性(與現在地磁同向)、白色部分表反磁性(與現在地磁反向)。試問:AA 部分會出現的大
- (甲)大陸漂移學說、(乙)板塊構造學說(内)海底擴張學說。以上三者提出的先後順序分別為(A)甲乙丙(B)甲丙乙(C)乙丙甲(D)丙甲乙。
- 中央病象局對於風的強度分類是依據(A)暴風半徑(B)中心最大風速(C)降雨量(D)受災状況。
- 近兩百萬年間,北半球的冰原面有時大、有時小,擴張與收縮的幅度很大,變化也很頻繁,地表平均溫度起伏越來越劇烈。在這大規模的冷暖候震中,氣候寒冷、冰原擴張的時期被稱為(A)溫室氣候(B)冰室氣候(C
- 下列哪一種地質紀錄不適用於重建地球歴史中的氣候變化?(A)火成岩(B)沉積物(C)樹輪(D)珊瑚
- 下列哪個地質材料不適合當作百萬年時間尺度的古氣候研究之材料?(A)深海岩心(B)南北極冰芯(C)樹木年輪(D)逆斷層(E)黃土·
- 溫鹽環流的沉降作用在何處附近進行?(A)南大西洋(B)北太平洋(C)赤道(D)北大西洋。
- 地球自轉軸角並非始終為現在的5,而是緩緩的在5與5之間變動:假設其他條件不變,當地球自轉傾斜角度為5時,以下敘述何者正確?(A)臺灣的緯度會變成北緯5 (B)各緯度
- △ABC中,a=9,b=10,c=11,武求ABC的内切圓半徑=?(A) (B) (C) (D)
- 下圖的地層受壓力而逐漸產生彎曲,最後當地層斷裂時,断層線右邊的上盤將做何反應?形成何類型斷層? (A)向上跳升,形成逆斷層(B)向下陷落,形成正斷層(C)向上跳升,形成正斷層(D)向下陷落,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