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阿寶正在描繪十七世紀臺灣史的某個主題,他畫了一張如附圖的漫畫。請問:由圖中的內容加以判斷,他描繪的主題應該與哪一位歷史人物最相關?
(A)顏思齊
(B)郭懷一
(C)沈有容
(D)鄭成功。
(A)顏思齊
(B)郭懷一
(C)沈有容
(D)鄭成功。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
統計:A(14),B(0),C(0),D(1),E(0)
內容推薦
- 求 ÷ 的商式及餘式?
- ( )翰柏是清末的知識分子,他本欲參加三年一度的科舉,但是政府卻宣布考試即將廢除,科舉取士的時代即將走入歷史,使得翰柏及其同窗好友都十分的恐慌。請問:科舉的廢除與何事有關? (A)自強運動採取西
- 歷史學者將舊石器時代進入新石器時代的變革,稱之為「新石器革命」,其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當時人類在生活上有怎樣的大變革?(A)懂得敲打石器 (B)知道農業技術 (C)知道捕捉野獸 (D)居住在山洞中。
- 阿寶看到一份報導,其部份內容如下:「根據荷蘭當局規定,來臺漢人不論男女,每個月都要繳交人頭稅,如果從事漁獵,還要另繳漁獵稅,其他還有貨物交易稅等等。同理,開墾土地一樣要課稅,雖然荷蘭當局提供種子
- 如圖(一),在梯形ABCD中, ,且∠B=90°,若 = =8,則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 △ABD面積:△ABE面積=5:3 (B) △ABE面積及△ABD面積之和恰等於△BCD面積(C)
- 【題組】承上題,該國得以在此時期興起成為強國,最後更成為一統天下的霸國,最主要原因應為下列何者?(A)實施張儀提倡的合縱策略 (B)認同並推動墨家的理念 (C)提出的「尊王攘夷」理念,被各國認同
- ( )伯虎剪掉辮子褪去唐裝,秋香脫掉裹腳布穿著洋裝,兩人自由戀愛後決定結婚。上述這些生活形態的改變,最早應該出現在中國的哪個時期? (A)明末清初 (B)甲午戰爭前 (C)清末民初 (D)北伐成
- 下列關於臺灣原住民社會的敘述,何者正確?(A)各族皆住在高山台地中 (B)在日治時期區分為高砂族與平埔族兩種 (C)不管平埔族或高山族都已漢化,完全喪失自己的文化 (D)皆屬母系社會,財產由女子
- 明代初期,屢次規定「濱海居民不許與外洋番人貿易」,並頒布「將人口軍器出境及下海者,絞」等嚴刑峻法。關於此項政策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實施的目的在於防範荷蘭人入侵澎湖 (B) 此政策為「鎖
- 臺北現在有許多地名都是從凱達格蘭族的語音翻譯而成的,例如:大龍峒、八里、艋舺等。請問下列何種史前文化的人類最有可能是凱達格蘭族的祖先?(A)卑南文化(B)長濱文化(C)十三行文化(D)圓山文化。
內容推薦
- ( )如圖(丁),△DEF為△ABC的縮放圖,若 =14, =x+5, =35, =4x+2,求x=?(A)6 (B) 7 (C) 8 (D) 9
- ( )已知 A、B 分別為 X 的三次及一次多項式,且 A÷B 的商式為 Q,餘式為 R,則當 A÷2B 時,下列何者成立?(A) 商式為 ,餘式為 (B) 商式為 2Q,餘式為 R (C)
- 【題組】圖中的熱蘭遮城,則是現今的哪一個古蹟? (A)赤崁樓 (B)紅毛城 (C)安平古堡 (D)億載金城。
- 關於長濱文化的敘述,下列哪些正確?(甲)已知用火(乙)使用磨製石器為工具(丙)過漁獵、農耕的生活(丁)常住在洞穴或岩蔭中(A)丙丁 (B)乙丁 (C)甲乙 (D)甲丁
- 點在坐標平面上的第四象限且與軸的距離為3個單位,與軸的距離為4個單位,請問點的坐標為 (7)
- ★題組五:閱讀完下面的短文,回答 39~40 題【題組】上面短文中所提到的『都江堰』,最早是建造於何時?(A)秦朝 (B)西周 (C)漢朝 (D)戰國時代。
- 如右圖,相鄰兩邊的線段均相垂直, = =3, = =2x, = EF =5x, =2x2+4x+5,則此圖形的周長為________________。
- 【題組】這兩座城堡,是在哪個國家佔領下所蓋築的?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國 (D)荷蘭。
- 17世紀時西班牙佔領北台灣,有意使基隆和淡水成為國際貿易中心及赴日傳教的據點。請問後來西班牙這兩目標沒達成,主要是受下列何事的影響?(A)日本鎖國政策 (B)台灣原住民反抗 (C)郭懷一事件 (
- 佐羅利帶100元到超商買4瓶相同的汽水和3包一樣的餅乾,誤把兩商品的價錢看反了,本以為會找回6元,結帳時卻發現反而不夠2元,請問餅乾一包的價錢為 (8) 元
- I 點為 ΔABC 的內心,已知∠BIC=120°,則∠BAC=________ 。
- 【題組】承上題,這個國家於西元 1662 年被何人所逐出? (A)鄭芝龍 (B)鄭成功 (C)鄭經 (D)施琅。
- 歷史學家常將歷史分期分為「史前時代」和「歷史時代」。請問:這兩個時期的畫分是以下列何者為依據?(A)文字發明(B)使用工具 (C)生活方式 (D)政權更換。
- ( )附圖是富同在筆記裡繪製革命組織自清末至民初的演變圖,其中有個革命組織是為聲討袁世凱而改組的。請問:這個組織應是附圖中的何者? (A)甲(B)乙 (C)丙 (D)丁。
- 「礫石砍器」是指圓形礫石經過敲擊後,所成為的具有各種尖銳面的石器。由於較圓滑的那一面方便人手緊握,所以可以緊握圓滑面而用尖銳面來攻擊動物、切割植物或獸皮。根據上述我們可以判斷目前最早使用「礫石砍器
- ( ) 已知 a=( )b=( )c=( )d=( )5,則 a、b、c、d 的大小順序為何? (A) a>b>c>d (B) a<b<c<d (C) c>a>d>b (
- 【題組】若已對台灣的認知,此圖所佔的地區應以現在哪一縣市為主? (A)新北市 (B)台中市 (C)高雄市 (D)台南市
- 如果你是『舊石器時代』的臺灣人,那麼你最關心的事應是下列哪一項? (A)燒製陶器 (B)六畜興旺 (C)五穀豐收 (D)打獵成功
- 西元 1626 年,西班牙人率兵進攻臺灣,正式占領臺灣北部。他們將臺北地區設為一個傳教區,當時傳教的對象,除了漢人和日本人,還包括原住民。請問以西班牙人占領的地區而言,他們傳教的原住民族群最有可能
- 自維也納會議後,原屬於萊茵邦聯的各邦國,又被重組為日耳曼邦聯,請問下列關於此邦聯的敘述何者錯誤? (A)神聖羅馬帝國為其前身 (B)邦聯之一的普魯士王國提倡「關稅同盟」 (C)主導邦聯的奧國與
- 「南島語族」是指分布於太平洋、印度洋地區諸民族。由於這些民族在語言上屬於「南島語系」之源流,故通稱為「南島語族」。「南島語族」的分布範圍包括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地,總人口數約二億五千萬人,其
- 澎湖縣文獻委員會曾議決,該縣設治應以1281年做為起點,這與哪一個朝代最早在澎湖設官(『巡檢司』)治理有關? (A)宋 (B)元 (C)明 (D)清
- 直角△ABC 中,∠B=90°、==12,則其外接圓半徑=___________ 。【題組】直角△ABC 中,∠B=90°、==12,則其外接圓半徑=___________ 。
- 小如在一本臺灣史書中看到一段文字:「……順治 年(年),土民□□□反,戮於赤崁城,民被土番混殺……」請問:文中□□□是指誰?(A)郭懷一 (B)鄭成功 (C)沈有容 (D)顏思齊
- 荷蘭人積極在臺灣發展經濟活動,希望將臺灣做為國際貿易轉運站。請問:當時荷蘭與哪些地方發展貿易?(甲)中國 (乙)東南亞 (丙)朝鮮 (丁)日本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