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若∠A的兩邊合和∠B兩邊互相平行,已知∠A=57°,則∠B的度數為多少?
(A) 57°
(B)123°
(C)5°7或123°
(D)33°或123°
(A) 57°
(B)123°
(C)5°7或123°
(D)33°或123°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在△ABC中,若∠A=50°、∠B=60°·則 三個邊中哪一個最長?(A) (B) (C) (D)無法確定
- 在△ABC中,若 ,則關於∠C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C為直角(B)∠C為鈍角(C)∠C為銳角(D)∠C為△ABC的最大角
- 關於岩石循環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确?(A)岩石在地下深處受到高医的作用,產生熔融,形成片麻岩(B)火成岩是地表最常見的岩石種類(C)受到内營力的作用,易形成沉積岩,受到外營力的作用、則形成變質岩(
- 海岸邊產生碎浪的原因是因為(A)風變慢(B)海面缩小(C)水淺(D)魚變多。
- 下列有關火成岩和岩漿活動的敘何者正確?(A)安山岩是一種火山岩(B)岩漿中鐵鎂量較低的容易形成浮石(C)澎湖群島的玄武岩為深成岩 (D)台灣本島花蓮有花岡岩的產出。
- 試判斷下面四組數,哪一組不可以構成三角形的三(A)√3(B)10(C) (D)4
- 下列有關甲、乙二地天氣的述,何者正確? (A)乙地為低壓中心該處由於有上升氣流,故天氣晴明(B)甲地為低壓中心該處由於有下降流,故天氣朗(C)乙地為高壓中心,該處由於有下降氣流,故天晴朗(D)甲
- 下列各選項中,哪一個敘述是錯誤的,請同學幫小亭找出来?(A)「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一定是平行四邊形。(B)「有一組對邊平行,另一組對邊相等」的四邊形一定是平行四邊形。(C)「兩組對邊分別相等
- 對於大陸地殼與海洋地設的比較,下列項組合何者正確? (A) (B) (C) (D)
- 下列有關臺灣附近海流的述何者正确?(A)臺灣東邊海域的黑潮受季風影響,夏季向北流,冬季向南流(B)夏季時灣海的海流主要是南海水和黑潮支流混合向北流(C)冬季时有黑潮支流流經灣海峽南邊海域(D)夏季
內容推薦
- 比較同溫度而鹽度40%與度30%的海水,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密度相同(B)導電度相同(C)每1公斤海水中含鹽克數相同(D)氯化鈉占所有鹽類的比例相同。
- 如附圖(一),L1//L2, ,若△ABD的面積為20,則△ACE的面積為多少? (A) 20 (B)36 (C)72 (D)40
-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黄金甲。」寫下這首詩的人,不滿帝國的現狀,帶著農民起兵殺入首都,但始終未能隻手顛覆國家,請問:最後唐朝亡於何人手中?(A)黃巢(B)安祿
- 歷史老師將中國史事件貼在黑板上,要求同學們按發生時間順序加以排列。請問:正確的順序應為何?甲、八王之亂造成政局混亂乙、魏軍進逼成都,劉禪降丙、高洋取代東魏建「齊」丁、開皇之治,民生富裕。(A)甲
- 中國的造紙術在唐代西傳,主要與下列哪一件史事有關?(A)大食商人由海路經商帶回(B)遣唐使大量來華(C)唐太宗平定東突厥(D)唐玄宗怛羅斯之役。
- 「中國史上,某位皇帝考量原根據地的農業生產落後,且北方外族威脅漸弱,為有效擴張勢力,因此將都城向南遷徙到漢文化重鎮。遷都後,因貴族與大臣反彈,甚至起而叛亂,皇帝剷除反對勢力後,更加大力推行漢化。
- 關於唐代文化對日本的影響,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西元八世紀,日本明治天皇推動大化革新(B)日本廣泛學習中國的典章制度與宗教文化,有「君子國」之稱(C)日文的片假名採取漢字楷書偏旁簡化而成,平假
- 魏晉南北朝的「南朝」是指與當時偏安江南與北方政權對立的幾個朝代。請問:下列關於南朝的敘述何者正確?(A)皆定都建康,即今日杭州(B)為胡族所建立的政權(C)最後為隋所統一(D)先後為梁、唐、晉、
- 中國南方經濟的發展勝過北方與下列哪一歷史事件相關?(A)安史之亂(B)永嘉之禍(C)赤壁之戰(D)黃巢之亂。
- 25「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這是白居易形容的楊貴妃,請問:下列何者可能是她經歷的背景?(A)朝代初創,積極建設(B)由盛轉衰,大亂興起(C)國勢衰弱,力圖振
- 下列事件,何者出現時間「最晚」?(A)發展出「禪宗」,認為人人皆有佛性(B)兄征遼東,餓死青山;我挽龍舟,又困隋堤道(C)朝廷罷黜百家,設立太學,教授儒家經典(D)張陵創五斗米道,規定入教者必須
- 陶小景是南北朝時期南方的讀書人,在當時的環境下,他與朋友聚在一起時,最流行做什麼?(A)臨摹「顔、柳」書法字帖(B)到竹林裡,點葉香爐,一起談論《老子》(C)討論政府最近在雕刻的石窟大佛(D)信
- 李太白來到唐朝的長安城,觀察當地的城市風貌,他無法遇到下列哪一情形?(A)城市街道整齊,棋盤式規畫(B)坊市之間築牆區隔,畫分明顯(C)酒肆中,穿著窄袖緊腰服裝的胡姬招呼大家喝著葡萄酒(D)商人
- 漢、唐兩朝都曾創造中國的盛世。請問:兩者有何相似之處?(A)朝代結束後,均進入大一統局面(B)都曾出現宦官干政的情形(C)積極從事國防建設以抵禦匈奴(D)皆因外戚簒位使朝代滅亡。
- 降唐時代住在杭州的人,如果經運河到京師長安,其正確的順序路線應是(A)廣通渠→邗溝→通濟渠→永濟渠(B)邗溝一通濟渠→永濟渠→江南河(C)江南河→通濟渠→邗溝→廣通渠(D)江南河一邗溝→通濟渠→
- (甲)參加科舉考試,考取功名者可任官(乙)中正官評選為上品者,優先任官。(丙)就讀於太學,成績優異,通過考核者可任官(丁)父死子繼,嫡長子繼承爵位。上述任官選才制度,依時間順序排列,正確者為何?
- 實際觀發現,S波無法通過外地核,如下圖所示。由此可推斷外地核的物質是什麼狀態? (A)固態(B)液態(C)氣態。
- 「曹丕、司馬炎、楊堅」這三位人物在中國歷史上都留下了重要的事蹟。請問這三位歷史人物的共同特色為何?(A)都因權力大,進而簒位建國人物(B)都創造政治安定太平治世(C)都因世家大族支持而奪權(D)
- 【題組】「堡」在清帝國時期原稱之為「保」是當時的自治單位,數個村落(稱為「庄」)為一保,用以輔助州.縣.廳等地方政務,八保圳即因灌溉八保而得名日治時期,保改為「堡」,故八保圳改稱「八堡圳」迄今。
- 【題組】22清帝國時期,隨著漢人移民的增加,原住民與漢人接觸日漸頻繁,有關漢人與原住民的互動情形,下列敘述何者錯?(A)部分漢人與原住民女子通婚,出現「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諺語(B)原住民的漢化現象
- 【題組】24這個地區,後來有何項設施興建,增進了此地的農業生産?(A)曹公圳(B)猫霧捒圳(C)八堡圳(D)瑠公圳。
- 【題組】承上題,興建此設施是為了使何種作物能獲得更多的生產量?(A)稻米(B)樟腦(C)蔗糖(D)藥材。
- 臺灣平地四季的氣溫一般約在10~35°C的範圍,而海洋表面度受蒸發或降雨作用而增高或降低,近海河口的度則被河水稀釋。下列何者是豪灣四海域離岸10公里外海之表層海水可能的溫度T(°C)和鹽度S(單
- 【題組】臺南各種「郊」的數量頗多,可以反映出當地曾有過商業繁榮的盛況,康熙年間的臺南應隸屬於下列哪一縣?(A)臺灣縣(B)鳳山縣(C)彰化縣(D)嘉義縣。
- 【題組】第一次民變是由哪個皇帝調遣軍隊平定的?(A)康熙皇帝(B)同治皇帝(C)乾隆皇帝(D)雍正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