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6 下列何項助聽器的麥克風位置效應(microphone location effect)的影響最小?
(A)深耳道式(complete in canal)
(B)耳內式(in the ear)
(C)耳掛式(behind the ear)
(D)耳道式(in the canal)
(A)深耳道式(complete in canal)
(B)耳內式(in the ear)
(C)耳掛式(behind the ear)
(D)耳道式(in the canal)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5
統計:A(1),B(0),C(3),D(0),E(0)
內容推薦
- 35 高解析(high resolution, HiRes)與連續插入取樣(continuous interleaved sampling, CIS)主要的差異,下列何項敘述錯誤?(A)高解析的刺激速
- 44 氣孔的大小(Vent Size)主要會影響助聽器那些頻率的聲學表現?(A)<1,000 Hz (B)800~2,500 Hz (C)1,500~3,500 Hz (D)>2,500 Hz
- 53 下列那一個不是使用矽膠(silicone)耳模的好處?(A)減少過敏發生的機會 (B)容易清潔(C)外型不容易隨使用時間增加而縮小 (D)當耳模的耳道區域較深時,也能保有舒適度
- 25 助聽器連接 2-cc 耦合器(2-cc coupler)進行聲電分析時應注意下列何項問題避免影響結果?(A)助聽器音量控制旋鈕設置於最大音量(B)助聽器的耳模氣孔(vent)應堵住避免共振影響(
- 16 澳洲國家聲學實驗室非線性第一版(national acoustic laboratories of Australia-nonlinear, version 1,NAL-NL1)處方主要的目的為
- 34 請選出下列那幾項處理策略使用非同步刺激(non-simultaneous stimulation)和高切斷(cut-off)頻率的包絡偵測器(envelope detector)?①成對脈衝取樣
- 43 為手指靈活度較差的聽損者選配助聽器時,應考慮:(A)使用者對助聽器外型的喜好(B)具備 WDRC 寬動態範圍壓縮策略且無音量控制鈕(Volume Control)之助聽器(C)具備噪音抑制系統(
- 52 何謂人工耳蝸 hard failure?(A)因外力撞擊導致內部植入體故障 (B)經廠商執行 Integrity 測試確認植入體故障(C)外部聲音處理器(Sound Processor)故障 (
- 24 下列何項敘述並非為耳模(earmold)設置通氣孔(venting)的用途?(A)降低助聽器配戴的閉塞感(B)讓空氣能交換避免耳道內過多濕氣產生(C)可降低助聽器內部噪音(internal no
- 15 下列何項增益和頻率反應處方為線性放大?(A)梅德森奧瑞卡方法(Madsen Aurical method)(B)半八度音下的響度增長(loudness growth in half-octave
內容推薦
- 45 下列那一個因素不會在進行真耳測試時,對測量結果造成影響?(A)外耳道中有耳垢阻塞 (B)大量背景噪音(C)測試喇叭安置的方位 (D)助聽器可調整的頻道數量
- 36 電誘發聽性腦幹反應(electrically evok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EABR)與聽性腦幹反應(auditorybrainstem respons
- 18 耳印模時要求個案張開嘴巴動作主要目的是:(A)增加耳道第一與第二彎道間的前後尺寸(B)可以促使印模材料注入取得更深的耳道型態(C)灌注材料硬化後取下避免負壓傷及鼓膜(tympanic membr
- 27 下列何項處方法(prescription procedure)不適用置入增益(insertion gain)驗證個案的實耳電聲目標(real-ear electro-acoustic targe
- 個案兩耳的聽力損失不對稱:右耳為聽力優耳,聽損程度落在 50~60 dB HL;左耳為聽力劣耳,聽損程度落在 80~90 dB HL,但只願意選配一支助聽器。55 下列那一個因素是建議優耳配戴
- 46 下列那個測試不是主要用於評估配戴雙側人工耳蝸(bilateral cochlear implant)的使用效益?(A)聲場純音聽力檢查 (B)聲源辨識測試(C)問卷評估,如:SSQ、ISHQ (
- 37 電誘發複合活動電位(electrically 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 ECAP)相關敘述何者錯誤?(A)不受個案發展影響 (B)不受麻醉藥物影響(C)
- 19 輸入控制壓縮(input-controlled compression)變化音量控制的影響為何?(A)不影響壓縮閾值(compression threshold)以下的音量,僅改變壓縮閾值以上的
- 28 調頻系統發射器麥克風應距離說者的嘴巴多遠為恰當?(A)1~3 英吋 (B)3~5 英吋 (C)6~8 英吋 (D)9~11 英吋
- 56 承上題,下列那一個因素是建議劣耳配戴的主因?(A)可給予聽覺中樞較高品質的聲音訊號 (B)減少劣耳對優耳所產生的干擾(C)增加聲音跨傳至劣耳的機會 (D)可得到雙耳聆聽效益,如:聲源定位
- 47 人工耳蝸調整軟體中所進行的 NRT 或 NRI 測試,主要測量的反應又可稱為:(A)ESRT (B)EABR (C)ECAP (D)CM
- 38 下列刺激模式(mode of stimulation):①共用地極(common ground) ②單極(monopolar) ③雙極(bipolar),影響閾值/舒適-階(T/C-levels
- 20 何謂音節壓縮(syllabic compression)?(A)使用的是快動作壓縮器(fast-acting compression)(B)使用的是慢動作壓縮器(slow-acting comp
- 依據美國聽語學會(ASHA)規範調頻系統(FM system)運用 2-cc 耦合器(2-cc coupler)測試輸出音量,29 需量測那兩種輸入音量?(A)45 和 65 dB SPL (
- 57 下列何種情況可能導致助聽器使用者覺得自己的說話聲音很悶、很空洞?(A)助聽器低頻增益過高 (B)耳模密合度不佳(C)使用深耳道型(CIC)助聽器 (D)助聽器整體增益過大
- 48 建議為聽損兒開啟方向性麥克風的最佳時機為:(A)開始學會爬行時 (B)開始在吵雜環境活動時(C)開始學會對話時要面對說話者 (D)開始上學時
- 39 下列關於人工耳蝸運用於聽神經病變者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確?(A)無法使用人工耳蝸 (B)使用助聽器無顯著助益者可考量人工耳蝸(C)使用助聽器無顯著助益者無法使用人工耳蝸 (D)無須嘗試使用助聽器可直
- 21 所謂的自動音量控制(automatic volume control)指的是何種壓縮方式?(A)壓縮啟動(attack)和解除(release)時間短 (B)壓縮啟動和解除的時間長(C)壓縮啟動
- 30 承上題所述,兩輸入音量下,調頻系統(FM system)的增益差應為多少分貝?(A)30 (B)20 (C)15 (D)10
- 58 骨導植入式助聽器(BAHA)不適用於下列那一種聽力損失個案?(A)雙側小耳症合併耳道閉鎖者 (B)單側極重度聽力損失者(C)鼻咽癌電療後引發之慢性中耳炎者 (D)前庭導水管擴大症者
- 49 根據 Fayad et al 2003 的研究統計,多少個百分比的電子耳植入者會出現顏面神經受損?(A)少於 1% (B)2~3% (C)5% (D)多於 8%
- 40 下列何項敘述並非為使用調頻系統的目的?(A)提升訊雜比(signal to noise ratio) (B)解決迴響干擾(C)降低環境噪音 (D)解決距離問題
- 31 依據美國聽語學會(ASHA)規範調頻系統測試語音知覺(speech perception)時語音呈現的音量應為:(A)70 dB HL (B)65 dB HL (C)60 dB HL (D)55
- 59 現有助聽器科技中,那一種回授音(feedback)消除機制最好(preferable)?(A)降低助聽器高頻增益量 (B)相位消除法(C)降低回授音對應頻率的增益量 (D)限制助聽器最大輸出量(
- 50 下列那一個原因不是選配嬰幼兒助聽器時,需要聽力師給予特別考量的理由?(A)嬰幼兒的耳道聲學會隨著成長而改變 (B)嬰幼兒對聲音刺激僅能給予有限的行為反應(C)為符合嬰幼兒早期發現與早期療育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