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8. 使用裸焊條施焊時,適當之電弧長度應為焊條直徑之
(A)0.5 倍
(B)1 倍
(C)1.5 倍
(D)2 倍。
(A)0.5 倍
(B)1 倍
(C)1.5 倍
(D)2 倍。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
統計:A(0),B(2),C(7),D(0),E(0)
內容推薦
- 量測鋼骨結構準確度中,以下何者之精確度最低?(A)水平儀(B)鉛垂線(C)目視(D)角尺。
- 螺紋身幹之容許剪應力 Fv 應為其接合板降伏應力 Fy 之(A)0.3(B)0.53(C)0.6(D)0.7 倍。
- 一般水泥砂漿之水泥與砂之拌合比為(A)1:2~1:3(B)1:4~1:5(C)1:6~1:7(D)2:1~3:1。
- 使用被覆焊條施焊時,適當之電弧長度宜為焊條心線直徑之(A)0.5 倍(B)1 倍(C)5 倍(D)2 倍。
- 一般結構鋼骨桿件加熱整形溫度控制,宜在(A)100~300℃(B)300~500℃(C)500~700℃(D)700~900℃。
- 含有高碳量之材料氣炬切割,要特別注意何種元素以免影響材料性質?(A)外形大小(B)溫度(C)工具(D)作業方法。
- 螺紋身幹之容許拉應力 Ft 應為其接合板降伏應力 Fy 之(A)0.3(B)0.53(C)0.6(D)0.7 倍。
- 水泥與砂拌合成之水泥砂漿(Mortar)通常不得使用於何種結構?(A)疊砌磚塊(B)粉刷地板(C)粉刷牆壁(D)聯結鋼骨。
- 設定電焊機輸出或二次電流為 500 安培時,適用焊條直徑為(A)2~4mm(B)6~5mm(C)3~6mm(D)4~8mm。
- 焊縫表面有空包或雜質或碎珠,表示(A)施焊前進速度太快(B)施焊前進速度太慢(C)電弧太長(D)電弧太短。
內容推薦
- 對焊全部滿焊順焊接方向之容許拉應力及壓應力,應為焊件鋼材容許應力之(A)0.5(B)0(C)5(D)0 倍。
- 確保結構組裝最安全之方法是(A)增加額外補強(B)照標準規範施工(C)兩人同時作業(D)盡量鎖緊螺栓。
- 鋼構橫梁之水平度容許誤差值為梁長度之(A)1/1,000(B)1/1,500(C)1/2,000(D)1/2,500。
- 施焊電弧越長,焊珠顆粒:(A)愈大(B)愈小(C)不變(D)愈扁平。
- 使用於建築物最下層梁柱,或需要高強度之場所,則應採用何種比例之混凝土(A)1:3:6(B)1:2:4(C)1:2:3(D)1:1:1。
- 鋼骨結構橫梁所受之負荷不受何種力?(A)拉力(B)壓力(C)挫曲力(D)彎曲力矩。
- 在一般鋼骨結構組裝中最常用之基本長度單位是(A)公尺(B)公分(C)mm(D)0.01mm。
- 鋼構主柱之傾斜度容許誤差值為柱高度之(A)1/1,000(B)1/1,500(C)1/2,000(D)1/2,500。
- 一般混凝土之抗壓強度較抗拉強度為(A)低(B)高(C)相同(D)不一定。
- 使用焊接機時和下列何者無關?(A)焊條規格(B)母材預熱溫度(C)母材材質(D)電源。
- 下列何種接合方式能得最佳之膠合強度? (A)端對端(B)端對邊(C)邊對面(D)面對面。
- 鋼筋混凝土之英文簡稱為(A)RC(B)SC(C)SR(D)SRC。
- 圖(七)為某地區的等高線圖。據報敵國大軍會由北向南通過圖中的谷地,若你是一位軍事將領,所擬定的戰略是把軍隊隱藏在敵軍看不到的谷地出口附近,則圖中甲、乙、丙、丁四個地點,何者是你安排軍隊埋伏的最佳
- 用基礎板將建築物各種載重均勻傳佈於地基土壤之基礎構造稱為(A)墩基(B)樁基(C)板基(D)土基。
- 永久性土方邊坡不得陡於下列何種之比?(A)橫一豎一(B)橫二豎一(C)橫三豎一(D)橫四豎一。
- 鋼筋混凝土設計圖中之輕實線表示(A)鋼筋(B)混凝土邊線(C)混凝土未露邊線(D)中心線。
- 一般建築物之容許沉陷量不得超過(A)10 公丈(B)10 公尺(C)10 公寸(D)10 公分。
- 鋼筋混凝土構材中以英文(C)代表(A)柱(B)梁(C)楣梁(D)樓版。
- 水泥砂漿之配合比例係依(A)容積(B)密度(C)重量(D)比重。
- 混凝土成份之配比,需能在施工進行時,保有適當之(A)稠度(B)密度(C)硬度(D)濁度。
- 鋼筋排紮後保護厚度不得減少保護厚之(A)1/5(B)1/4(C)1/3(D)1/2。
- 安寧療護是指對於患有不癒之症的病人,所採行的全人化照顧,其除了透過疼痛控制來減緩身體上的不適症狀外,並照顧到病患及家屬在社會和心靈上的需求。根據上述內容判斷,下列哪一項最符合安寧療護的精神?(A
- 磚砌之分隔牆之牆身最大長度或高度為牆厚之(A)10 倍(B)20 倍(C)30 倍(D)40 倍。
- 混凝土配比及施工後平壓力強度與規定壓力強度之比為(A)無關(B)不高於(C)不低於(D)不一定。
- 假設圖上比例尺為一百分之一今量得圖上兩點之距離為 10 公分則實際兩點距離為(A)1 公分(B)10 公分(C)1 公尺(D)10 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