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某大學宿舍裡,住著來自三個不同國家的同學,有一天他們各自介紹自己國家的歷史,都表露出以身為該國人民的光榮。Jack 說:「十八世紀,我們是西方學術文化的中心。十九世紀,我國更是歐洲政治的中心,我國內政的變動,鼓動了整個歐洲革命的火苗,也牽動了整個歐洲國際秩序的發展。」Rose 說:「我國立國時間短暫,但卻是移民者的天堂。在各族群胼手胝足的努力下,一起形塑偉大的新國家。十九世紀間,雖曾發生內戰,但事定之後,努力建設家園,一躍為經濟大國。」Tom 說:「當歐洲各國都陷入戰爭、與內部革命的動亂時,我國卻能持續穩定的發展,不僅積極的推動產業的改良,也以和平方式推動民主政治的改革。」請問:Jack、Rose、Tom 三人的國籍依序是?
(A)法國、美國、英國
(B)奧國、美國、英國
(C)德國、美國、法國
(D)英國、美國、法國。
(A)法國、美國、英國
(B)奧國、美國、英國
(C)德國、美國、法國
(D)英國、美國、法國。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1),B(0),C(0),D(0),E(0)
內容推薦
- 一位學子敘述:「我們學校在臺北城裡,隔壁就是中西學堂,離電報學堂還有一段路。學校裡上的都是漢文、閩南語,還有官話。畢業以後,我就可以回家做官。」這樣的情節,最可能是發生於哪一時期? (A)1670
- 沈葆楨為了預防類似牡丹社事件的再發生,所以增設了哪個行政區?(A)臺北府 (B)新竹縣 (C)淡水縣 (D)恆春縣。
- 臺灣文化協會成立之後,因為內部對未來發展路線的看法不同,而產生分裂 與轉變。請問:以下有關臺灣文化協會的說明,何者正確? (A)由林獻堂、蔣渭水等人於 1921年在臺中創立 (B)以《臺灣民報》
- 「□□少時慷慨、好任俠…率一支千餘人的志願軍,擊敗數倍於他的敵軍,取得國境之南。該地區百姓堅持□□做他們的統治者,然而他卻功成不居,自動退讓,退隱小島以務農終其生。」請問:此人歷史人物是誰? (
- 辛亥革命是現代中國史重要的里程碑,不論在性質上及目的上都與傳統皇權帝制時代的改朝換代不同。下列有關辛亥革命的敘述,何者為非?(A)多運用組織政黨及社團的方式從事革命(B)參與革命的成員以學堂生或
- 根據研究,在 1830-1870年之間,漢人與原住民衝突相當劇烈,尤其是在中北部,擁有私人武力的土豪、買辦以武力驅趕原住民;政府也經常派兵進行「剿蕃行動」。原住民不敵節節敗退,舉族遷往深山或東部。
- 蔡培火等發行《臺灣青年》月刊,他在發刊詞上寫著:「瞧!國際聯盟的成立 ,民族自決的尊重,男女同權的實現,勞資協調的運動……無一不是這個大覺醒的賞賜。」此刊發行的時間應在哪一時期? (A)1900
- 有史學家對於日治時期在臺灣的某項措施提出研究報告說:「就日人之統治而言,經過……的實施,強化了對人口的控制,並將原住民逐步納入現代國家的控制管理機制當中。在此3過程中,阿美族傳統社會亦面臨衝擊,
- 下列關於文化大革命的始末,何者敘述正確? (A)遠因是林彪在對權力失勢而發起 (B)導火線是吳晗所寫的〈海瑞罷官〉 (C)是毛澤東針對劉少奇叛變而發起 (D)周恩來死後,鄧小平立刻鬥倒四人幫重新
- 某部法律內容如下:「外交大權歸諸總統,宣戰媾和締約不經參政院、人民公權的褫奪回復由總統訂定、官制由總統制定、憲法起草權歸諸於總統及參政院」,請問這部法律最可能是?(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B)中
內容推薦
- 一部小說中有以下一段情節:「太明開始對教育有了懷疑了。最少是對教育方法有所懷疑。想起來有很多不能了解的。比如小學校不用體罰,也能提高教育的效果;為什麼公學校不能那樣?小學校按照學則辦理,為什麼公
- 日本人治臺時期,曾經在何時進行大規模的「舊慣」調查,使臺灣可以課稅的土地增加了70%? (A)1895年日本接收臺灣的初期 (B)1905~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 (C)內地 延長主義時期 (D
- 晚清民初是女學生極為活躍的時代。當時女界曾因政府濫捕學生,聯合其他女校要求政府釋放他們。又組織「女學界聯合會」,聯合要求抵制日貨。更倡議將廢止納妾、女子參政權、婚姻自主權納入法律修訂。請問上述事
- 1989年,當時電視曾出現「一位年輕人獨自以肉身擋住坦克車」的畫面,引來全球同聲譴責中共藐視人權。請問:這位年輕人代表大陸民眾追求何者的縮影? (A) 統獨問題 (B) 中國主權 (C) 政治民
- 中共黨員數目堪稱世界第一,但其實該黨人數時增時減,並非穩健成長。右圖是中共歷年黨員概略總數,請問造成1927年一年內,黨員由近六萬人銳減至一萬人的原因最可能為何?(A)聯俄容共使中共黨員多改入國
- 劉銘傳在一份奏摺裡說:「全臺物產,餉源所繫,實以茶、鹽、樟腦為大宗。鹽釐(金)各局,臺北較多。臺南,陸路則阻大溪,水程則須大海;公牘往返,動逾旬時,自係鞭長莫及。」從以上資料可知,劉銘傳將政治中
- 老師帶學生去苗栗博物館參觀,除了看到蠶絲的製品之外,還到一所烈士紀念館,老師介紹其生平時說:「他曾經參加過革命運動,後來奉國父的命令,成立同盟會臺灣分會於苗栗,組織抗日運動,最後被捕,死前留下遺言
- 上海是近代中國華洋雜處的洋化之都。曾有一度,上海里弄住宅陸續建成,移民人口大量搬入。但歷經驚天動地的浩劫後,難民紛紛逃離。一時間住宅人去樓空,房租降低達50%。請問造成這現象的主因是?(A)鴉片
- 小花在圖書館查閱一本殘缺的西洋近代史,看到某次戰爭的簡介(如右圖)。但小花看不太懂,只好求助於小彤。下面各選項是小彤的回答。請問:哪一項敘述是錯誤的? (A)這場戰爭應是十九世紀中葉的「克里米亞
- 有一位總督來臺灣上任時,在記者招待會上向臺灣人說:「我姓田,百家姓裡 面也有,所以我和臺灣人都是一家人,對於臺灣人的處境我非常了解,非常同情。」這位總督會如此說,依你的判斷,當時日本應該是在臺灣
- 有一本書在論述臺灣某個時期的統治措施,它的章節標題有:改革官制與登用人才、革除鴉片、鋪設縱貫鐵路與計畫築基隆港。請問:在這本書籍中應該也可以看到下列哪個章節? (A)自強運動與臺灣的現代化 (B)
- 某種刊物介紹許多有趣事物,如興辦鐵路、飛船、照相術、潛水艇、X光、腳踏車、麻醉藥等。該刊也被視為下層社會及庶民生活的寫照,對乞丐、龜公、迷信、娼妓多所描繪,但也記錄許多戰事與國家危機。請問此刊物
- 某船隻至圖19中的假想島嶼探險,有一名前導船員在探勘環境時迷失方向,於是他站在某處使用羅盤傾斜計找尋方向,當他將盤面對準丙地時,指南針上的刻度為 ,同時在他的西南方發現一個窪地。請問該名船員所
- 日本殖民政府為了統制台灣的農業,於□開始實施「臺灣重要農作 物增產十年計畫」,使台灣農業生產可以有計畫地統制。不久又公佈「臺灣米穀輸出管理令」,設立米穀局,將台灣作為軍糧補給基地。根據上述法令
- 資料一:「他被日本人視為是臺灣南部最剽悍、最令官憲頭痛的義軍」資料二:「清朝義和團事變發生,臺灣也受到民族思想的鼓舞,人心浮動,抗日運動活躍,清朝的人視他為義民,但是日本人卻視他為土匪。」請問:上
- 下圖是琳琳在史書上發現一張圖片,可是圖上面的標題已經模糊了,看到的人議論紛紛,小聰說:「這一定是劉銘傳時代臺灣郵政總局的圖片」;小安說:「我覺得是民國二十年,黃金十年財政改革時候成立的臺灣銀行」
- 【題組】在臺灣,消費者可以享受到款(型)式一致的隨身包產品(如圖16),這是現代工業的哪項主要特徵?
- 【題組】I.T.C.Z.此時恰分布於戊地,由此可推論戊地屬於何種氣候類型?(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莽原氣候 (C)熱帶季風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
- 【題組】此時何處之天氣系統最易發展成為溫帶氣旋?(A)甲 (B)乙 (C)丙 (D)丁
- ( )唐以前曾行府兵制的朝代有哪些?(甲)北魏(乙)東魏(丙)西魏(丁)北齊(戊)北周(己)隋代 (A)丙戊己 (B)乙戊己 (C)甲丁戊 (D)甲乙丁
- supervoltage therapy所使用的能量範圍為何?(A)10~50 kV(B)50~250 kV(C)250~500 kV(D)500~1,000 kV
- 31~33 為題組:圖(十四)為某地一年間氣溫日變化的年分布圖,試問:【題組】由何項氣候特徵,可推判該地為熱帶莽原氣候?(A)最冷月均溫 18℃以上 (B)最高溫季節不在七月,而在四、五月 (C
- 有關下圖之偵檢器運作原理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在偵檢器中,兩個電極間電流的大小,提供輻射氣體之游離能力(B)利用輻射游離氣體分子後所產生的離子對,測量其造成的瞬間小電流,可偵測游離輻射的
- 重粒子射束(heavy particle beams),可包含下列那些?①中子 ②負介子(negative pions)③氘 ④質子(A)僅①③④(B)僅②③④(C)僅①④(D)①②③④
- ( )小華在圖書館的書架上看到一本書名為《從平城到洛陽》的書,請問該書最有可能敘述什麼內容? (A)秦始皇統一六國 (B)漢武帝獨尊儒術 (C)北魏的漢化政策 (D)東晉的土斷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