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0.戊、己分別為
(A)較多、較強
(B)較少、較弱
(C)較多、較弱
(D)較少、較強。
(A)較多、較強
(B)較少、較弱
(C)較多、較弱
(D)較少、較強。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已知織女星的光度是太陽的 100 倍,織女星的表面溫度約為 10,000 K,太陽的表面溫度約為 6,000 K,則織女星的半徑約為太陽的幾倍?(A)1倍(B)4倍 (C)8 倍 (D)16 倍
- 如果我們在星空看見紅色的恆星,可以獲得確實的訊息為何?(A)屬於年老的恆星 (B)這顆恆星只發出紅光(C)恆星大氣中含有豐富的鐵 (D)屬於表面溫度很低的恆星,約為 3,000 K
- 太陽發出光與熱,提供地球所需的能量。其能源主要由下列何者產生?(A)氫融合成氦的反應 (B)氦融合成碳的反應(C)氫融合成氦,氦再融合成碳氦的反應 (D)有如一個高溫煤炭
- 【題組】丙、丁分別為 (A)較低、較乾燥 (B)較高、較潮溼 (C)較低、較潮溼 (D)較高、較乾燥。
- 【題組】承上題,下列何項最可能是DC段的橫剖面圖? (A) (B) (C) (D)
- ()如圖為某植物的構造示意圖,有關植物體內物質運輸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養分僅可由丙輸送到乙(B)水分 僅可由甲輸送到丁(C)養分可由乙輸送到甲,也可由乙輸送到丁(D)水分可由丙輸送到乙,
- 如圖為兩億多年前陸地與海洋的部分分布圖,圖中南美洲與非洲的交界線形成今日的何處?(A)太平洋的海溝(B)太平洋的中洋脊(C)大西洋的中洋脊(D)大陸上的裂谷
- ■題組:當聖嬰現象發生時,南美洲秘魯外海的環境較正常時期有哪些變化?試回答 38~40 題。【題組】甲、乙分別為 (A)較弱、較低 (B)較強,較高 (C)較強、較低 (D)較弱、較高。
- 【題組】承上題,臭氧的形成時間大約是距今多少年前? (A) 30 億年前至 6 億年前 (B) 6 億年前至 4 億年前(C) 4 億年前至 2 億年前 (D) 2 億年前至 6500 萬年前。
- 【題組】大氣中含量變化最大的氣體是 (庚) ;造成天氣陰晴變化的氣體是 (辛) ,則(庚)、(辛)分別為(A) A,H (B) H,H (C) H,A (D) B,H。
內容推薦
- 關於風化與侵蝕,下列何者錯誤? (A)風化作用主要的因子是風 (B)植物的根會使岩石破裂或分解 (C)侵蝕作用的主力是流水 (D)河水的侵蝕作用主要發生在侵蝕基準面以上。
- ()小童家裡鋪了原木地板,她看到原木條紋如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甲和乙均為木質部細胞(B)甲為春夏季節 形成的細胞(C)甲的細胞比乙的細胞大(D)乙從前的功能是將葉製造的養分運輸至根部。
- 題組【題組】下列四項何者不屬於礦物的定義? (A)通常呈固態 (B)無機物 (C)顏色深 (D)有一定的化學組成。
- 【題組】承上題,下列何者不屬於礦物? (A)方解石 (B)煤礦 (C)石英 (D)天然鑽石。
- 下列哪一種現象與海岸線平衡較沒有關係? (A)臺中港淤沙 (B)海水倒灌 (C)沿海沙洲縮小(D)河流上建水庫。
- 中高緯度地區,常可見一種岩石呈洋蔥狀、一片片剝落,此因水流入岩石孔隙後,反覆結冰、溶解而造成。請問這種現象被稱作? (A)侵蝕作用 (B)沉積作用 (C)搬運作用 (D)風化作用。
- 相對地質年代表採用的判定依據是下列何種方法? (A)化石的種類 (B)放射性元素含量分布(C)丟骰子 (D)勾股定理。
- 若我們在某地區的岩層中找到三葉蟲的化石,我們不能對該地區的岩層進行何種推論? (A)該岩層應為沉積岩 (B)該地區曾經是海洋環境 (C)該地區地層古老 (D)該地區屬於中生代。
- 下列何者不屬於鑑定礦物的物理方法? (A)拿礦物彼此刻劃 (B)觀察礦物顏色 (C)滴稀鹽酸在礦物上 (D)用槌子敲礦物並觀察破裂面。
- 將岩石分為沉積岩、火成岩以及變質岩的依據是? (A)硬度 (B)形成過程 (C)科學家的偏好(D)節理性質。
- 下列有哪些生物遺骸或活動痕跡可能因地質的作用而變成化石?1恐龍蛋2貝殼3恐龍的腳印4海邊螃蟹的爬痕5樹葉。(A) 12345 (B) 123 (C) 1235 (D) 125。
- 有關安山岩和花岡岩之比較,下列何者為非? (A)都是火成岩 (B)前者組成之礦物結晶較小(C)後者常做為建材 (D)與玄武岩同為沉積而成的岩石。
- 下列哪一個地質時代的生物種類最少? (A)古生代 (B)侏儸紀 (C)前寒武紀時代 (D)新生代
- 下列何者不是標準化石應具備的特性? (A)演化速度快 (B)存活的時期長 (C)分布範圍廣(D)特徵明顯容易鑑定。
- 石板屋為原住民常搭建的一種建物類型,考量到就地取材的方便性,我們可以推測其採用板岩的主要產地為? (A)墾丁地區 (B)陽明山 (C)花蓮 (D)中央山脈。
- 題組【題組】河流的何種侵蝕作用較常發生於上游地區? (A)僅向源侵蝕 (B)僅向下侵蝕 (C)向下及側向侵蝕 (D)向源及向下侵蝕。
- ()關於植物蒸散作用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蒸散作用有助於根部對水分的吸收(B)木質部與韌皮部共同參與蒸 散作用的進行(C)蒸散作用時,水分移動的方向是由上往下運輸(D)去除植物葉片讓維管束
- 【題組】承上題,關於河流三種侵蝕作用何者正確? (A)向源侵蝕可使河流加深 (B)向下侵蝕可使河流加寬 (C)側向侵蝕可使河流加長 (D)曲流即為一種側向侵蝕作用造成的地形。
- 地球的歷史可以說是「寫」在地層中,地層記錄許多過去發生的地質事件,關於判斷地質事件先後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沉積岩一定先於火成岩 (B)火成岩一定先於沉積岩 (C)若未發生倒置,先形成
- 下列有關河道平衡的敘述,何者正確? (A)自然狀況下,河道的平衡狀態極易在短時間內改變(B)僅有自然因素才會影響河道平衡 (C)在河段上濫採砂石,易影響河道平衡 (D)當河床達到河道平衡時,地
- 下列何者不屬於侵蝕基準面? (A)湖泊水面 (B)瀑布 (C)海平面 (D)水庫水面。
- 石灰岩經過變質作用後會變為下列何種岩石? (A)大理岩 (B)板岩 (C)片岩 (D)蛇紋岩。
- 在下列哪兩個條件下,可以解釋熱空氣會上升,冷空氣下降?(A)氣壓和溫度一樣 (B)氣壓和密度一樣 (C)氣壓一樣,溫度不同 (D)溫度不同,密度相同。
- 海岸山脈和古台灣島的聚合係因為哪種作用造成?(A)轉型斷層作用 (B)島弧和大陸的聚合作用 (C)大陸和大陸的聚合作用 (D)張裂作用
- 下列何種情況下的夜晚,比較最易形成露水?(A)風小、多雲、高壓籠罩 (B)風小、無雲、高壓籠罩 (C)風大、多雲、低壓 (D)風大、無雲、低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