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問答(18%)孟子曾說「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脩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盡心上〉),標舉了知識份子在窮達之際的理想作為,但面臨生命的重要轉折,每個人的作法會因其性格、際遇與修養而有所不同。所以,無論是憂讒畏譏、忿懟沈江的屈原,或是不為五斗米折腰、守拙歸園田的陶潛,或是曠達自適、無處而不自得的蘇軾,都為後世立下了不同的典範,而他們的任事態度與生命情懷,也都反應在其作品中。以上三人,你最欣賞那一位對於出處進退的態度及其作品?為什麼?試結合其生命情懷與作品加以說明,文不必分段,以300字為度。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