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13. 對接銲中,兩母材之間的距離稱為
(A)根面
(B)喉部
(C)趾端
(D)間隙 。
(A)根面
(B)喉部
(C)趾端
(D)間隙 。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2鑞銲法中之硬銲,其使用溫度應在 (A)127 (B)227 (C)327 (D)427 ℃以上
- 2鋼構件銲接後之銲道,急速冷卻易引起之缺陷是 (A)銲蝕 (B)搭疊 (C)硬化 (D)氣孔 。
- 20銲接時銲接金屬中因氣體不及逸出時所成之缺陷為 (A)銲蝕 (B)夾渣 (C)氣孔(D)銲疤 。
- 20銲接時夾渣發生之原因是 (A)銲條不夠乾燥 (B)銲接電流太高 (C)銲條織動過寬(D)銲條織動過窄 。
- 20鋼構件銲道背面挖槽最好採用 (A)瓦斯挖槽法 (B)機械挖槽法 (C)空氣電弧挖槽法 (D)鏨削挖槽法 。
- 20通常對接銲時,銲後銲冠高度要較母材 (A)略低 (B)齊平 (C)略高 (D)尖凸 。
- 20銲接時電弧長度過大,則形成 (A)電壓低 (B)滲透深 (C)滲透淺 (D)銲道窄 。
- 20電銲施工中如銲接層數太多容易產生的缺陷是 (A)燒穿 (B)銲蝕 (C)變形 (D)搭疊 。
- 20沃斯田鐵系不銹鋼常見之銲接缺陷為 (A)層裂 (B)敏化 (C)氫裂 (D)脆性破壞 。
- 20銲道凝固破裂常見於下列何種鋼材 (A)肥粒鐵系不銹鋼 (B)沃斯田鐵系不銹鋼(C)麻田散鐵系不銹鋼 (D)雙相不銹鋼 。
內容推薦
- 2採用下列何種熔填順序的熱量分布最不均勻 (A)交互式 (B)後退式 (C)前進式(D)間跳式 。
- 2銲口開槽角度太小,銲接時易產生之缺陷是 (A)燒穿 (B)變形 (C)夾渣 (D)搭疊 。
- 2銲接時銲濺物過多的原因之一是 (A)電流太小 (B)電壓太低 (C)電流太大 (D)銲速太快 。
- 2銲接時偏弧會造成何種控制困難? (A)電銲把手 (B)電纜 (C)熔池及熔渣 (D)溫度 。
- 2 左列銲道剖面圖所呈現之缺陷是 (A)滲透不良 (B)搭疊 (C)氣孔 (D)銲蝕。
- 2銲口角度太大,會引起之缺陷是 (A)氣孔 (B)變形 (C)夾渣 (D)銲蝕 。
- 2銲接順序不當時銲件易產生 (A)氣孔 (B)夾渣 (C)變形 (D)滲透不足 。
- 2角銲時,銲道面至根部之距離稱為 (A)腳長 (B)喉深 (C)銲趾 (D)間隙 。
- 2銲接電流越大則銲道滲透越 (A)窄 (B)深 (C)寬 (D)淺 。
- 2不銹鋼銲接時的預熱溫度必須配合 的含量而變更。(A)碳 (B)錳 (C)鉻 (D)鎳
- 2碳鋼材料若有偏析現象,銲接後易造成 (A)變形 (B)龜裂 (C)搭疊 (D)滲透不足 。
- 2適於薄板銲接的熔填順序是 (A)前進式 (B)交互式 (C)直線式 (D)織動式 。
- 2銲道外觀呈現平坦過寬,主要原因是 (A)銲速太快 (B)電流太小 (C)電壓太高(D)根面太厚 。
- 2銲接後銲件變形大的可能原因是 (A)開槽角度小 (B)開槽角度大 (C)銲接速度快(D)冷卻太慢 。
- 2角銲的尺寸是指 (A)銲趾 (B)腳長 (C)根部 (D)板厚 。
- 下列幾種缺陷中,何者是因電流太大所造成的 (A)外觀不良 (B)滲透不良 (C)熔融不足 (D)夾渣 。
- 2銲接較長之銲縫時,如採取後退式溶填順序可防止 (A)變形 (B)銲蝕 (C)搭疊(D)氣孔 。
- 2銲接時因電流低,銲條運行不當致使銲道與母材未能充分融合,凸出的部份稱為 (A)夾渣 (B)銲蝕 (C)搭疊 (D)氣孔 。
- 2發生搭疊的原因之一是 (A)電壓太高 (B)銲速太快 (C)銲速太慢 (D)銲條太乾燥。
- 2銲接後銲件施以適當後熱,可以使銲道 (A)硬度增加 (B)殘留應力減少 (C)延性減少 (D)韌性減少 。
- 2燒穿發生原因之一是 (A)銲口間隙太小 (B)銲接速度太快 (C)銲接電流太小 (D)銲接電流太大 。
- 2以火焰挖除法去除銲道內部缺陷,常用的氣體是 (A)氧、氮 (B)氧、氫 (C)氧、乙炔 (D)氧、氬
- 2偏弧最易發生的位置是在銲道的 (A)首尾兩端 (B)中央 (C)靠近中央部份 (D)全部銲道 。
- 2無墊板對接,銲口開槽角度過小,銲接時易產生 (A)變形大 (B)搭疊 (C)銲蝕(D)滲透不足 。
- 2銲接性最好的不銹鋼材料是 (A)麻田散鐵 (B)肥粒鐵 (C)純沃斯田鐵 (D)含有少許肥粒鐵之沃斯田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