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8. 國民政府遷臺初期,兩岸之間關係緊張,中共屢次對臺灣發動軍事攻擊,如民國47年爆發的哪場戰役?
(A)八二三炮戰
(B)中日戰爭
(C)古寧頭戰役
(D)韓戰。
(A)八二三炮戰
(B)中日戰爭
(C)古寧頭戰役
(D)韓戰。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ICRT是目前臺灣頗富知名度的電臺,其播放的熱門音樂,為喜愛美國流行文化的人士所熱愛。請問:ICRT最早有可能是何時即存在? (A)光復初期 (B)韓戰爆發後 (C)解嚴後 (D)退出聯合國後
- 下列有關臺灣史實的敘述,何者錯誤? (A)由於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措施失當,民國36年發生「二二八事件」 (B)國民政府遷台前發生古寧頭戰役 (C)民國57學年度起,實施「九年一貫」教育政策,以
- 為了因應多變的國際情勢,李登輝擔任總統期間曾提出「務實外交」的口號,下列何者是此政策的實踐? (A)派出技術團、醫療團隊幫助友邦國家 (B)以金錢換取國家的建交 (C)只和強國建交 (D)積極
- 下列那一個地區非亞洲四小龍之一? (A)韓國 (B)香港 (C)新加坡 (D)日本。
- 中共對台統戰策略中,欲以何種政策來賦予臺灣自治權力,並以此推動對臺統一政策? (A)一國兩制 (B)地方自治 (C)特別行政區制 (D)經濟特區。
- 中共對台主張所謂的「三通四流」,其中四流即經濟、文化、科技和何者的交流? (A)軍事 (B)體育 (C)學術 (D)人才。
- 下列那一項建設不是民國60年代「十大建設」的項目之一? (A)中山高速公路 (B)高雄港 (C)台中港 (D)石油化學工業。
- 近年來海峽兩岸關係產生不少變化,關於臺灣對大陸政策的演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蔣中正時代堅持「一國兩制」政策 (B)蔣經國時代提出「三不政策」 (C)李登輝時代兩岸進行辜汪會談 (D)李登
- 民國60年代的十大建設以那一種建設為主? (A)交通建設 (B)國防建設 (C)高科技建設 (D)水利建設。
- 民國六十年代起,政府展開何項建設,藉以改善交通、能源設施,強化工業建設,提高競爭力? (A)義務教育 (B)國防建設 (C)高鐵建設 (D)十大建設。
內容推薦
- 民國82年在新加坡所舉辦的辜汪會談是兩岸組識中,那兩個組識領導人的會談? (A)海協會、海基會 (B)海基會、國台辦 (C)海協會、陸委會 (D)國台辦、陸委會。
- 民國五十年代中期以後,國中生就學率大增的原因為何? (A)開始實施九年一貫 (B)開始推動多元入學 (C)開始實施九年國教 (D)開始實施十二年國教。
- 臺灣和大陸的關係,由政治對峙轉變為兩岸交流,主要是受到下列哪件事情的影響? (A)韓戰的結束 (B)我國退出聯合國 (C)美國與中共建交 (D)解除戒嚴。
- 民國六十年代末期,中共提出「三通四流」、「一國兩制」的口號,從此兩岸關係的走向有何改變? (A)武力對峙→政治對峙 (B)政治對峙→武力對峙 (C)政治對峙→兩岸交流 (D)兩岸交流→政治對峙
- 民國六十年代臺灣面臨哪些經濟危機,促使產業轉向重化工業? (甲)石油危機 (乙)中共打壓 (丙)鄉村人口外移嚴重 (丁)喪失勞力密集的優勢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 (甲)渡過世界經濟不景氣的法寶:十大建設 (乙)吸引外商投資的祕技:加工出口區 (丙)安定農民的貼心政策:耕者有其田 (丁)創造世界第一名:竹科的誕生。請問:這些政策實施的時間先後為? (A)
- 1992~2003年臺灣地區大學的學生總人數增加迅速,主要是因為政府廣設大學。請問:政府廣設大學用意為何? (A)產業發展的轉變 (B)人口結構的變化 (C)十二年國教的推動 (D)政治結構改
- 民國五十年代時,我國外銷的家電和日常用品。這個時期的海外貿易之所以興盛的原因,與政府當時採取下列哪一個經濟政策有關? (A)進口替代 (B)出口導向 (C)發展重化工業 (D)提倡高科技產業。
- ◎林太太不使用任何塑膠袋。Mrs. Lin doesn’t use any bags.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國二英文下第二次-107 年 - 2018彰化縣縣立成功高中附設國中八年級1
- The s ches at that breakfast shop are great.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國一英文下第二次-107 年 - 2018彰化縣縣立成功高中附設國中七年
- ◎我承諾要救地球。I make a to save the earth.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國二英文下第二次-107 年 - 2018彰化縣縣立成功高中附設國中八年級107 下學
- P n pies are popular on Thanksgiving(感恩節) .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國一英文下第二次-107 年 - 2018彰化縣縣立成功高中附
- ◎他們去浮潛並且看到許多漂亮的魚兒正在海裡游泳。 They went and saw many pretty fish in the sea.【題組】43編輯私有
- 如附圖的圖片,左邊的麵粉袋印有中、美合作的標記。請問:圖中的麵粉袋,應該是發生下列何事之後,出現在臺灣的? (A)越戰 (B)韓戰 (C)解除戒嚴 (D)開放大三通。
- 近年來臺灣的電視台增添了不少族群特色,如:客家電視台、原住民電視台的創辦,節目內容以使用客語及原住民語言為主。請問:這反映了何種現象? (A)臺灣是個多元社會 (B)臺灣族群分裂嚴重 (C)臺
- 西元1949年之後,兩岸爆發過幾次戰爭,下列有關敘述何者錯誤? (A)中共想以武力解放臺灣 (B)這些戰爭都未打到臺灣本島 (C)古寧頭之役共軍進犯金門 (D)823炮戰澎湖受到戰火波及。
- 民國八十年代起,我國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WTO),雖會面臨衝擊,但卻有助於達成何項政策目標? (A)縮短貧富差距,實現均富理想 (B)促進經濟自由化和國際化 (C)減少經濟波動,穩定物價
- 臺灣土地改革制度中,哪項政策使得佃農的數量大量減少? (A)三七五減租 (B)成立農會 (C)土地國有 (D)耕者有其田。
-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之簽訂與廢除,分別與哪兩次事件的發生有關? (A)韓戰、美國與中共建交 (B)八二三炮戰、美國與中共建交 (C)越戰、波斯灣戰爭 (D)韓戰、越戰。
- 一則報導:「大會以76票贊成、35票反對、17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了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羅馬尼亞等23個國家聯合提出的草案,在此份草案通過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即成為聯合國的一員。」請問:這份報
- 我國政府在民國五十年代,開始推動家庭計畫,其主要目的為下列何者? (A)為了因應日漸嚴重的少子化問題 (B)為了臺灣邁入高齡社會而實施(C)為了有效抑制臺灣人口的成長 (D)為了增加農村勞動人
- 由於臺灣工業急速發展,造成農村凋敝、都市問題叢生,民國六十年代時,有不少本土作家因而開始關注農民、勞工等基層人民的遭遇,因而掀起了何種運動? (A)野百合運動 (B)太陽花運動 (C)皇民化運
- 「Made in Taiwan」表示是臺灣製造的產品,其中有許多「世界第一」的頭銜,如一九六○年代的鞋子、雨傘、毛衣、自行車、電扇、黑白電視機、計算機等,一直到一九九○年代的高科技產品,如:滑
- 下列何者「不是」目前台灣社會所面臨的問題? (A)人口少子化與高齡化 (B)城鄉差距人際關係疏離 (C)臺灣男女人口比例失衡 (D)外籍移入人口增加。
- 中共與美國建交後,對臺灣提出和平統戰的政策,中華民國則以三不政策回應。請問:到直哪位總統在位之時開放大陸探親,三不政策在形式上已被打破? (A)蔣經國 (B)李登輝 (C)陳水扁 (D)馬英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