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5.在〈人間情分〉的第二則故事中,作者選擇在夏日到澎湖旅遊,下列何者的季節與之相同?
(A)金風送爽
(B)蛙鳴如雷
(C)木落水盡
(D)蜂飛蝶舞
(A)金風送爽
(B)蛙鳴如雷
(C)木落水盡
(D)蜂飛蝶舞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1),C(0),D(0),E(0)
內容推薦
- 【題組】釋義:比喻自告奮勇,自我推薦。例句: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為此晚生不揣鄙陋,竟學那,倘大人看我可為公子之師,情願附驥。」
- 「□□激石,□□作響;□□相鳴,□□成韻。」以上□的字,根據與宋元思書的內容,應該分別填入什麼?(A)河流、嚶嚶、雞犬、裊裊 (B)泉水、泠泠、好鳥、嚶嚶(C)泉水、涓涓、黃雀、嚶嚶 (D)谷水
- 「祝融肆虐,家具付之一炬」句中以「祝融」代「火災」,這種修辭技巧稱為「借代」,下列「」中借代的詞語,何者解釋錯誤? (A)自古「紅顏」多薄命--美女(B)她立志長大要當「白衣天使」--護士(C)
- 【題組】3(A)加上 (B)又有 (C)兼具 (D)並有。
- 下列各組「 」中的字,何者字音前後相同? (A)「繁」衍不絕/自設「藩」籬 (B)「陶」冶品德/「掏」出手帕 (C)盛愛「牡」丹/「杜」鵑花開 (D)不「蔓」不枝/「瞞」天過海
- 下列「 」中的讀音,何者相同? (A)病入膏「肓」/「盲」人摸象 (B)開「卷」有益/穩操勝「券」 (C)「慍」怒/「醞」釀 (D)學海無「涯」/懸「崖」勒馬。
- 登鸛雀樓一詩後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除字面上登高望遠的意義外,也含有勉勵人積極向上、精益求精的哲理,是一首哲理詩。下列何者也屬於有言外之意的哲理詩?(A)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B)不
- 【題組】白頭□老:(A)協(B)偕(C)諧(D)恊。
- ( )雅量一文中「同樣的一件衣料,每個人卻有不同的感覺。」說明了何種道理?(A)富貴貧民,身價不同(B)鴻儒白丁,見解分歧(C)見仁見智,喜好有異(D)男女老少,經歷迥異。
- 三、作者對對碰:10分 每題1分※請在( )中填入適當的代號。※參考選項如下:(AB)亞榮隆‧撒可努(AC)吳均 (AD)席慕蓉 (AE)馬致遠 (BC)崔瑗(BD)侯文詠 (BE)岳飛 (CD)張曼
內容推薦
- 【題組】2本文主旨在說明什麼對人的影響很大?(A)資質 (B)環境 (C)老師 (D)學習態度。
- ( )下列選項「 」內的字義,何者兩兩相同? (A)「向」聲背實/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B)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理不勝「辭」 (C)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屬」予作文以
- 「塑」膠袋:
- 若體重以 60 公斤為基準,66 公斤記為+6,則43 公斤應記為多少?(A)-3 (B)-17 (C)-13 (D)-7
- ( )「有本事的人能生事,生了事沒本事;沒本事的人能忍事,忍了事有本事。」有本事的人變成「沒本事」;沒本事的人卻成為「有本事」,作者勸勉大家待人處世應如何?(A)沒事找事 (B)當忍則忍 (C)
- 「斗」有時候可以代表「小」、「少」的意思,有時候又可以代表「大」、「多」的意思。下列哪一個「斗」字代表「大」、「多」的意思?(A)臣「斗」膽進言,願陛下三思 (B)天晴時射入「斗」室內的陽
- 「曲」線:
- 4「ㄋ一ˋ」之:
- 8斗「杓」東指
- 【題組】作者在最後一段想表達什麼呢?(A)風箏帶著作者祈禱傳達給天國之神(B)風箏的飄遠,象徵年少的情懷的逝去
- ( ) 下列選項,何者語氣說明正確? (A)唯陛下察之—命令 (B) 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而廷尉乃當之罰金—責備 (C) 唉!我不知何時能再與他相見—疑惑 (D) 你在此須要小心,休惹人說不
- 如圖,△ABC中,∠C=90°,=6,=8,今有3個互相外切的等圓,均與相切,兩端的兩圓又分別與、相切,則圓的半徑為何?(4分)
- 下列詞語,何者不是「同義複詞」? (A)聆聽 (B)缺乏 (C)逃避 (D)蒙辱。
- 下列有關實驗操作敘述何者正確?(A)容量瓶可以置於烤箱中高溫烘乾(B)容量瓶可當作藥品的儲存瓶使用(C) 點燃酒精燈可以使用其他同學已點燃的酒精燈來點火(D) 酒精燈添加酒精時應先確定燈火是熄
- ( )利用結合律、交換律與分配律的觀念,判別下列各敘述中錯誤的有幾項? (甲) (7×5)×3=(3×5)×7 (乙) 7×(5+3)=(7×5)+(7×3)
- 1無所事事:
- 下列關於小說的說明,何者錯誤? (A)《四庫全書》總目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列小說類書籍於子部 (B)唐代傳奇小說屢為元明戲劇所取材 (C)《世說新語》、《儒林外史》、《老殘遊記》都採章回體寫成
-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旨在強調什麼? (A)學重於思 (B)思重於學(C)學思並重 (D)不學不思
- 巨「ㄅㄛˋ」
- 傘季一文中,作者引用蘇三的唱詞「三萬六千兩一旦化為灰塵」的用意為何? (A)說明買了很多傘,可以汰舊換新 (B)形容自己老是掉傘、買傘的揮霍之情 (C)作者自己所買的傘都極為珍貴,值得珍藏 (
- 五、閱讀測驗:6%,每題一分。甲、【題組】「在一個險峻的崖頂上,長著一片不知名的果樹。很早以前就傳說,這種果樹的果子非常好吃,ㄧ批勇敢的猴子決心攀上崖頂,摘吃山果。多數的猴子都在途中摔死了,少數幸
- 28( )余光中:「你不知道你是誰,你憂鬱;你知道你不是誰,你幻滅;你知道你是誰,你放心。」請問此文的主旨是什麼? (A)人生苦短,何必在乎我是誰 (B)應將情緒起伏視為家常便飯 (C)人常因外在的批
- 〈五〉下列為一則「不贊成開挖蘇花高速公路」的文宣內容:936億的龐大商機,讓有利可圖的廠商無不舉雙手贊成。但身為遊客的我們,會得到什麼?首先,會得到一段40分鐘封閉隧道的地心之旅,等車開出隧道,已錯過
- 下列有關修辭的敘述,何者正確?(A)你沒有老子,是多麼得意的事,好用來說嘴—誇飾 (B)晚景的溫存卻被我這樣偷嘗了不少—轉化 (C)好話說三遍,連狗也嫌—映襯 (D)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
- 「清代『童試』被錄取者稱為秀才,『鄉試』取中正榜的稱為舉人,『會試』為中央考試,集合全國舉人在京師考試,『殿試』於會試放榜後十日舉行,由皇帝親自試問,考中後統稱為進士」根據這段文字,下列敘述何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