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 「然臣謂小人無朋,惟君子則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祿也,所貪者財貨也。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為朋者,偽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返相賊害,雖其兄弟親戚,不能相保。故臣謂小人無朋,其暫為朋者,偽也。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國,則同心而共濟。終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為人君者,但當退小人之偽朋,用君子之真朋,則天下治矣。」上文所言文旨為何?
(A)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B)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C)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D)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已,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1912
統計:A(29),B(850),C(36),D(181),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