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9.清末,瑪莉來到中國旅遊,她想揭開《馬可波羅遊記》中神祕的中國面紗。但當她來到中國後,看到英、法等國的士兵竟駐兵在北京,感到困惑不已。請問:這景象是哪一條約造成的後果?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和約。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和約。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1),B(0),C(0),D(1),E(0)
內容推薦
- 假設 1 名男工和 1 名女工一天的工作量比為 2:1。某工程若由 10 名女工合作,需要 10 天可以完工;如果主希望能在 5 天就完工,則一開始除了 10 名女工之外,須再加入____ 名男工
- 新文化運動中提倡的「德先生」指的是?(A)蔡元培(B)科學(C)袁世凱(D)民主。
- 民國初期,哪些人曾毀棄臨時約法或解散國會,讓中華民國遲遲無法推行憲法?【1】 袁世凱【乙】宋教仁【丙】段祺瑞【丁】曹錕;(A)甲乙(B)甲丙(C)丙丁(D)甲丁。
- 距今一百多年前,西元1900年的中國發生了何事?(A) 義和團事變(B)辛亥革命(C)立憲運動(D)瓜分風潮。
- 二、題組 袁世凱本來只是在天津練兵的無名小卒,戊戌變法中轉向慈禧告密而立大功,開始受到清廷重用。武昌起義之後,袁世凱更是官運暢通,一路從湖廣總督、欽差大臣到內閣總理,最後成為中國民國第一任正式大總統,
- 袁世凱總統過世後,由當時的副總統繼位為總統,請問他是?(A)孫中山(B)段祺瑞(C)黎元洪(D)曹錕。
- 清末的「英法聯軍」與「八國聯軍」,兩次戰役有許多相似之處,請問相同處有哪幾項?【1】 都攻陷首都【乙】都使清廷開港通商【丙】當時的皇帝都外逃避難【丁】都使清廷割地賠款;(A)甲乙(B)乙丁(C)
- 中華民國自從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職開始,政治重心轉移到北方。之後,政局陷入軍閥亂政的局面,北京政府從此由軍閥所掌控,政權隨著軍力大小而轉移。下列是曾掌控北京政府的軍閥或官僚,請你就掌權的時間先後排
- 宣統3年是影響中國關鍵的一年,請問何者不是發生於此年?(A)清朝宣布鐵路國有政策(B)清朝成立責任內閣(C)日俄戰爭發生(D)廣州三二九之役。
- 請畫出坐標平面兩直線 L1:2x-y=4 與 L2:y=4的圖形,並請計算兩直線與 x、y 兩軸所圍成的梯形面積是多少?
內容推薦
- 下列與北京大學相關的有幾項?【甲】通商港口【乙】五四運動【丙】新文化運動【丁】內地傳教【戊】京師大學堂;(A)5項(B)4項(C)3項(D)2項。
- 應用題 (每題5分,共10分) 如圖,安安航空公司托運行李的費用與托運行李的重量關係為線型函數,若行李重量為x公斤,托運費用為y元,則:【題組】(1)x與y的關係式為何?(3分)
- 【題組】袁世凱的稱帝引來反對,何人在雲南組織軍隊,在各省響應之下,對袁世凱進行討伐?(A) 孫中山(B)段祺瑞(C)蔡鍔(D)楊度。
- 清中葉以來,中國的贏弱引來列強的覬覦與野心,喪失了不少藩屬國。請問在爭奪中國藩屬的過程中,戰火曾波及臺灣的是哪兩國?(A)英、日(B)英、法(C)日、俄(D)法、日。
- 回顧一百多年前,當時的中國不曾出現下列何種情景?(A)中華民國已建立,北方仍有滿清政權(B)八國聯軍時東南各省遭到戰火波及(C)教會興辦女子學校(D)上海等通商口岸引進西方現代化器物。
-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性質上是民國的第一部憲法,其體制採行?(A)內閣制(B)君主立憲(C)總統制(D)五院制。
- 1 中華郵政公司對於寄件人交寄郵件之內容,須留存副本的郵件?(A)律師函郵件 (B)郵政事務郵件 (C)存證信函郵件 (D)裝寄支票郵件
- 溥儀生於1906年,是光緒皇帝之侄,醇親王載灃之子。1908年11月,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在相隔一天的時間內先後死去。不滿三歲的溥儀繼承帝位,次年改年號為「宣統」,由其父載灃攝政。1911年10月,武昌
- 『共產主義』改寫了中國歷史,影響甚大。請問:共產主義是在何時傳入中國?(A)維新運動(B)立憲運動(C)新文化運動(D)五四運動。
- 武昌起義締造了中華民國的誕生。只是民國初建,一切顯得倉卒與急迫,關於民國初年敘述,何者為『非』?(A)首都在南京(B)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C)獨立各省共推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D)臨時約法為行
- 新文化運動的推展始於哪一份刊物發行?(A)臺灣民報(B)青年雜誌(C)新中國(D)自由中國。
- ( )甲地素來民風慓悍,具有反抗精神的白蓮教在當地亦頗盛行,其中一支分支名為八卦教,練就義和拳,自稱可以降神附體、刀槍不入,四處搗毀教堂、殺教民,在袁世凱的鎮壓下,開始前往北京、天津這二個有不少洋
- 【題組】溥儀於民國六年受何人擁立,恢復帝制?(A)陳炯明(B)段祺瑞(C)袁世凱(D)張勳。
- 清末改革運動中,依照西化深淺程度不同分為器物、制度與思想文化層面的歷程,請問下列哪一個運動屬於『器物』層面的革新?(A)新文化運動(B)自強運動(C)革命運動(D)庚子後新政。
- 在國際外交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這句話足以解釋清末列強對中國反覆的態度。清末,有哪三國對日本施壓,強迫日本將遼東半島歸還中國?(A)俄德法(B)俄英美(C)德俄奧(D)英美法。
- 若 ,則n = ?(A) 6 (B) 12 (C) 24 (D) 36。
- ( )某乙對於洋人同情變法、干涉皇帝廢立及強占港口城市的舉止,深感不滿,因此想藉義和團來殺洋人的銳氣,以洩其憤。上文中「某乙」,指的是下列何人?(A)慈禧太后(B)光緒皇帝(C)袁世凱(D)康有為
- 【題組】承上題,此政權歷經十二天後,被何人所推翻?(A)孫中山(B)段祺瑞(C)黎元洪(D)張勳。
- 英法聯軍對滿清中國最深的影響是?(A) 外人勢力由沿海深入中國內地(B)外人可在中國設廠製造(C)中國正式派駐外使節到英國(D)關稅主權操控在外人手裡。
- 民初,袁世凱同意接受大部分二十一條要求,史稱?(A)五九國恥(B)五四運動(C)洪憲帝制(D)軍閥亂政。
- 請依先後排列:【甲】洪憲帝制【乙】護法運動【丙】溥儀復辟【丁】二次革命【戊】五九國恥;(A)丁甲丙乙戊(B)丁甲戊乙丙(C)戊丁甲乙丙(D)丁戊甲丙乙。
- ( )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之際,南方各省督撫並不買老佛爺的帳,聲言拒不受命,他們還和洋人達成了和平協議,歷史上稱此「協議」為何?(A)辛丑和約(B)東南互保(C)門戶開放政策(D)澶淵之盟。
- 1 違反使用與郵政、郵局相同之文字、圖形、記號或其聯合式,表彰其營業名稱、服務或產品之規定,下列相關行政裁罰及查處何者錯誤?(A)處新臺幣2 萬元以上 5 萬元以下罰鍰(B)得令其限期改善(C)屆期不
- 五四運動是民初學生救亡圖存的愛國運動,也促成社會各階層的普遍覺醒。請問:引發五四運動的主因為何?(A)抗議國人仇洋反教(B)抗議全盤西化,主張保留中國傳統文化(C)抗議袁世凱廢止臨時約法(D)抗
- 清末民初的中國社會,何處最早能接觸到西方文化?(A)廣州(B)南京(C)天津(D)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