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文章選自《世說新語.汰侈》,請閱讀後回答下列二題: 石崇每要客燕集(1),常令美人行酒(2)。客飲酒不盡者,使黃門(3)交斬美人。王丞相與大將軍(4)嘗共詣崇。丞相素不能飲,輒自勉強,至於沉醉。每至大將軍,固不飲,以觀其變;已斬三人,顏色如故,尚不肯飲。丞相讓之。大將軍曰:「自殺伊家人,何預卿事!」
24.( )根據上文,試推測大將軍為何堅持不喝酒?
(A)大將軍不善飲酒
(B)大將軍有意挑釁石崇
(C)大將軍要等到丞相勸酒才要喝
(D)大將軍想等石崇殺超過三個人才要喝。
24.( )根據上文,試推測大將軍為何堅持不喝酒?
(A)大將軍不善飲酒
(B)大將軍有意挑釁石崇
(C)大將軍要等到丞相勸酒才要喝
(D)大將軍想等石崇殺超過三個人才要喝。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4
統計:A(1),B(2),C(0),D(1),E(0)
內容推薦
- 某校高二學生600人,數學競試成绩呈常態分布,平均成績70分,標準差10分,則:此次數學競試不 及格的學生約有【】人。
- ( )(甲)古之學者必有「師」/(乙)「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丙)不恥相「師」/(丁)聖人無常「師」/(戊)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以上文句中「師」字的意思何者相同? (A)甲乙丙 (
- 0臺灣島的海岸線以東北部最為曲折、海岬灣澳特多。東北海岸地形和島上其他海岸線不同,最主要影響因素為何? (A)地層排列 (B)海面升降 (C)風浪大小 (D)潮差大小。
- ( )下列關於「古文」和「駢文」的敘述,何者錯誤? (A)「古文」一詞是相對於「時文」而言 (B)「古文」內容樸實無華,涵蘊教化;「駢文」形式對偶工整、韻律和諧 (C)「古文」指先秦、兩漢的散體
- ( )下列何者並非以「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態度求師問學? (A)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B)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C)聖人無常師 (D)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
- 若某報導宣稱其調查結果:「在95%的信心水準下,市民對市長的施政滿意度的信賴區間為[0.648,0.712]」,則此次調查訪問的市民中,約有【】位是表示支持市長的。(四捨五入取到整數)
- ( )下列各組「 」中的字詞,何者意義兩兩相同? (A)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C)
- 請使用下列資訊回答第 11~12 題:下列為大甲公司 97 年之部分交易 【題組】11 97 年大甲公司之投資活動淨現金流量為:(A) $50,000 (B) $300,000 (C) $550,00
- ( )下列文句的說明,何者正確? (A)「他只因歡喜很了,痰湧上來,迷了心竅」:范進因為癡心妄想而發瘋 (B)「屠戶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表現出胡屠戶的義正詞嚴 (C)「親家,你只可
- ( )「他成天與□□□□的人廝混,不思長進,每天都□□□□能獲得輕鬆又高薪的工作,恐怕最後只能□□□□了。」下列各組詞語,何者最適宜依序填入上列空格? (A)不三不四/癡心妄想/嗑西北風 (B)
內容推薦
- ( )下列關於〈夏之絕句〉的句意說明,何者錯誤? (A)以「四面楚歌、鳴金擊鼓」來形容齊鳴的蟬聲 (B)「應該找一條清澈潔淨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作者想洗掉的是吟遊詩人的喧囂聲 (C)「生活的鏡頭
- ( )下列各句的文意理解,何者正確?(A) 「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脩別記所知」,句中「別記所知」指的是要楊脩把答案記在腦袋裡 (B)謝太傅與友人同遊泛舟,風急浪猛,諸人皆諠動不止,
- 【題組】( )下列關於本文的說明,何者錯誤? (A)文中顯示王敦似無收場的意思,顯示其嗜殺成性 (B)石崇草菅人命,但王敦比起石崇卻更加毒辣 (C)文章主要目的是以王敦的「惡」襯托出王導的「善」
- ( )夏天的蟬聲「有點近乎自然詩派的樸質,又有些曠達飄逸」、「當牠們不約而同地收住聲音時,我覺得牠們胸臆之中,似乎有許多豪情悲壯的故事要講。也許,是一首抒情的邊塞詩」。根據上述,下列何者可以呼應蟬
- ( )下列各組選項中,何者前後沒有對比、諷刺之意? (A)我自倒運,把個女兒嫁與你這現世寶、窮鬼/我自己覺得女兒像有些福氣的,畢竟要嫁與個老爺 (B)像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
- 26( )老師請大家上台報告中國古典小說發展史,請問誰的敘述是正確的? (A)海綿寶寶:神話及寓言雖然不算是正式的小說,但都提供小說豐富的材料及技巧 (B)派大星:干寶《搜神記》與劉義慶《世說新語》皆
- ( )有關〈夏之絕句〉一文的敘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夏之絕句」是比喻稍縱即逝,令人惋惜的蟬聲 (B)短段是現代散文常見的形式,它在整篇文章,既可以承、轉,又可以作為小結,本文的短段運用
- ( )下列文句的句意說明,何者正確? (A)「聖益聖,愚益愚」意謂由於天資的差異,聖人只會越來越聰慧,愚人只會越來越愚昧 (B)「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乃因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 ( )下列文句,何者含有推測語氣? (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B)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C)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D)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 ( )煎熬弟製作了一份關於「古文運動」的報告,請幫他看看下列報告中的介紹哪些是正確的? (A)駢文至初唐已漸衰微,故古文運動乃乘勢而起。 (B)韓愈乃唐代提倡的第一人,強調「文以載道」。 (C)
- ( )下列關於人物的題詠作品,何者的寫作對象為韓愈? (A)佛骨謫來,嶺海因而生色。鱷魚徙去,江河自此澄清 (B)三千弟子標青史,萬代先生號素王。蕭索風高洙泗上,秋山明月夜蒼蒼 (C)君闇棄孤忠
- ( )〈范進中舉〉有許多俚俗用語,下列何者說明正確? (A)「渾家」是妻子的俗稱 (B)「親家母」是稱呼自己母 親的用法 (C)「嗑西北風」指沒有東西吃 (D)「尖酸人」是指吝嗇的人 (E)「現
- 近來數起都更案引發社會各界的討論聲浪,有關「公益」與「私益」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都市更新條例》內的各項規定是基於「私益」考量(B)頑強的釘子戶捍衛個人私有財產是基於「公益」考量(C)都
- ( )〈夏之絕句〉一文中「夏天什麼時候跨了門檻進來,我竟不知道!」一句,所使用的修辭與下列何者相同? (A)上學時有四條路可以走,其中一條沿著河,岸邊高樹濃蔭,常常遮掉半個天空 (B)蟬是大自然
- ( )有關《世說新語》的文意解讀,何者正確? (A)絕妙好辭:由曹操說:「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可知楊脩絕高的領悟力 (B)詠絮才:記謝安家庭聚會之樂,凸顯謝家晚輩文才甚高,不相上下 (C)
- 民間組織為達成社會改革目的,社會運動是所採取的重要手段之一,有關社會運動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是一種由上而下的自發性行動(B)具有反映社會多元意見的功能(C)只會破壞社會秩序與製造衝突 (
- 為了促進文明發展與社會進步,各國政府莫不致力於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有關智財權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先申請先贏,是著作權的特性(B)作品完成就擁有,是專利權的特性(C)商標權代表廠商的信譽,具
- 三、非選題(共30分,請作答於非選答案卷)(一)默寫:(依題號作答,每題1分,共12分。錯字或增減字,一字扣0.5分)【詠懷古跡其三】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 1 。畫圖省識春
- ( )章回小說因為故事長,所以必須分章標回。而下列各回目與相應的小說配對,何者正確? (A)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西遊記》 (B)宋公明神聚蓼兒洼 徽宗帝夢遊梁山泊:《水滸傳》
- 2011 年 3 月日本東北震災和海嘯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日本政府除了安撫民心,也積極展開重建的工作。有關日本災後經濟發展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災難的損失導致 2011 年 GDP 嚴
- 刑罰的目的在追求「刑期無刑」的崇高理想,有關刑罰目的理論的探討,下列何者正確?(A)要求「以牙還牙」是應報理論的主張(B)選擇「無罪推定」是綜合理論的主張(C)執行「化學去勢」是一般預防理論的主
- 【題組】下列哪項業務最適合用「疊圖分析」來處理? (A)分析最佳視野的遊客觀景臺位置 (B)界定鄰近工地50公尺的噪音影響範圍 (C)找出位在水源保護區內的養豬戶 (D)規劃交通尖峰時間避開塞車
- 我國憲法規定人民有納稅的義務,政府據此法源制定了各種稅法,但所有課稅的基礎仍須符合下列何項正當理由?(A)避免緊急危難(B)增進公共利益(C)維持社會秩序 (D)防止妨礙他人自由
- 交通大隊為查緝一名未繫安全帶的違規駕駛人,不惜出動 10 名交警展開追蹤圍捕行動,此舉已違反行政法的何項原則?(A)平等原則(B)比例原則 (C)依法行政原則 (D)法律保留原則
- (二) 引導寫作:(18分)「重來。」記得小時候和妹妹玩任天堂,每次她不慎失誤時,總是霸道地按下「重新開始」鍵,大聲地說,重來,這局不算。即使我分數很高,或好不容易過了這關,她根本無視於我的表現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