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0 隨著年歲的增加,與人世滄桑的經歷,發現要父母俱存太難了,總是「子欲養而親不待」,想教育天下的英才也不容易,別人肯聘你去一流學府任教嗎?只有不愧不怍的自寧之樂,自己還勉強掌握得住。仔細想想,本心的「不愧不怍」,才是一切快樂的基礎,因為只有坦蕩蕩的人,到處皆是樂地;而長戚戚的人,觸目皆成愁場,境遇的順逆愁樂,全在人心的喜嗔明闇中。下列敘述,何者最貼近作者所謂的人生之樂?
(A)俯仰無愧,無入而不自得
(B)行者常至,有志者事竟成
(C)胸懷磊落,自能隨遇而安
(D)無欲則剛,養心莫善寡欲
(E)貧賤不移,窮則獨善其身

參考答案

答案:A,C
難度:適中0.486797
統計:A(784),B(39),C(817),D(308),E(142)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