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 依據下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膾,細切肉;炙,燒烤肉。膾、炙皆為人所喜好,後遂以「膾炙人口」形容為人讚賞的詩文,或流行一時的事物。我們可以從「膾炙人口」看古人喜愛的烹調技法。《禮記.禮運》敘述古人以火熟食的飲食方法道:「以炮以燔,以烹以炙,以為醴酪」當中「炮」、「燔」、「烹」、「炙」皆是以火烹調的技法,其注解為「裹而燒之曰炮,加於火上曰燔,煮於鑊曰烹,貫而置之火上曰炙」。可知「炮」是把帶毛的肉用泥裹住在火上燒烤,「燔」是把成塊的肉放在火上或薄石板上烤熟或烤乾,「烹」是以鍋具盛水加熱煮與燉,「炙」則是把切至可一口食之的肉量,放在火上燒烤,如知名壽司店的招牌菜「炙牛肉壽司」。  
        《詩經.小雅.六月》:「飲御諸友,炮鱉膾鯉」或是《禮記》有「膾,春用蔥,秋用芥」、《漢書.東方朔傳》的「生肉為膾」,及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未歸」皆可見到「膾」的紀錄,此烹調法就是細切生肉,而不烹煮,因為蒸煮後容易喪失原味,其後流傳到日本則為「刺身」,臺灣泛稱為「生魚片」。  
        從上可知,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人們崇尚美食的文化,而由對美食烹調技法的鑑賞,轉而對流行事物或是詩文作品的讚揚。(黃學文〈由「膾炙人口」談古人烹調技法〉)
(A)「炙」與「膾」食用時,皆因為料理技法的適度材切,分量合宜且較文雅 
(B)「炙」多用於白肉,「膾」多用於紅肉,因為紅肉以膾的手法可看到肉紋 
(C)「燔」是以鍋具盛水加熱煮之;「烹」是把成塊的肉放在火上烤熟、烤乾 
(D)「膾炙人口」可見其文字含有烹調技巧,故近世只用來評價美食的優劣。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