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3
(A)輪胎磨損在胎面兩邊時,表示輪胎氣壓過高。
(B)輪胎磨損在胎面兩邊時,表示輪胎氣壓太低。
(A)輪胎磨損在胎面兩邊時,表示輪胎氣壓過高。
(B)輪胎磨損在胎面兩邊時,表示輪胎氣壓太低。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0.9
統計:A(16),B(144),C(0),D(0),E(0)
內容推薦
- 92(A)裝載危險物品車輛應隨車攜帶未逾時效之滅火器。(B)裝載危險物品車輛滅火器無特別規定。
- 83(A)以水來滅火是最安全的滅火方法。(B)以水來滅火時應注意物質與水反應後所生之物可能比因燃燒而生之物更具毒性、腐蝕性或其他意想不到之危害。
- 82(A)若爆炸界限範圍極寬廣時,危險物品與空氣混合會減少爆炸可能。(B)若爆炸界限範圍極寬廣時,與空氣混合會迅速超過範圍一遇火源則會造成爆炸。
- 81(A)作業場所有易燃液體之蒸氣或可燃性氣體滯留,而有火災爆炸之虞,其蒸氣或氣體之濃度達爆炸下限值之百分之50以上時,應即刻使勞工退避至安全場所。(B)作業場所有易燃液體之蒸氣或可燃性氣體滯留,而有
- 71(A)氧氣濃度在10%以下,是立即危害生命或健康之濃度。(B)氧氣濃度在18%以下,是屬於缺氧。
- 80(A)離合器踏板間隙太大,會影響引擎轉速。(B)離合器踏板間隙太大,會造成離合器分離困難致使排檔困難。
- 70(A)危險物品運送人員平時教育應使其能辨識危險物品與認知相關特性。 (B)危險物品運送人員教育主要在取得相關資格,不需要加強辨識危險物品與認知。
- 61(A)爆炸界限即為爆炸範圍。(B)爆炸界限即為爆炸溫度。
- 79(A)為了方便起見,不相容之危險物品可以同車裝載,不會有危險顧慮。(B)不相容之危險物品不可以同車裝載。
- 69(A)危險物品運送人員於運送途中應維持行車速率,駕駛道德不影響安全。(B)危險物品運送人員於運送途中應保持心平氣和,不憂傷、不氣憤,才能提高行車安全。
內容推薦
- 85(A)聯結車在高速行駛下緊急煞車,不會有折彎翻覆的危險。(B)聯結車在高速行駛下緊急煞車,會有折彎翻覆的危險。
- 94(A)裝載危險物品行駛高速公路,除了交流道前後路段得暫時利用緊鄰外側車道之車道超越前車之外,均應行駛外側車道,並禁止變換車道。 (B)裝載危險物品行駛高速公路,除了交流道前後路段得暫時利用緊鄰外側
- 103(A)長距離下坡行駛時,應多利用手煞車來減低車速。(B)長距離下坡行駛時,應多利用引擎煞車來減低車速。
- 112(A)危險物品標誌上標示1(是指第一類危險物)是代表毒性物質。(B)危險物品標誌上標示1(是指第一類危險物)是代表爆炸性物質。
- 95(A)危險物品運送途中,應避免通行繁華區或人群聚集地區。(B)危險物品運送路線,如果時間不足,可強行通行繁華區或人群聚集地區。
- 86(A)某種樹脂以閉杯法試驗,其閃火點為攝氏六十度,故不是危險物品。(B)某種樹脂以閉杯法試驗,其閃火點為攝氏六十度,故是危險物品。
- 104(A)腐蝕性物質之圖示背景是上半部為黑色,下半部為白色。(B)腐蝕性物質之圖示背景是上半部為白色,下半部為黑色。
- 122(A)緊急應變指南之處理原則僅屬建議性質,提供大多數事故中參考引用。(B)緊急應變指南之處理原則提供事故應用最後處理規定。
- 113(A)駕駛人因違反道路交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吊銷駕駛執照,其領有之道路危險物品運送人員訓練證明書仍為有效。(B)違反道路交管理處罰條例規定吊銷駕駛執照,其領有之道路危險物品運送人員訓練證明書同時失效
- 87(A)通過無燈號管制的交岔路口時,最好是先看車後有無來車。(B)通過無燈號管制的交岔路口時,最好是先看左,後看右,比較安全。
- 105(A)緊急應變應交由警消或應變小組作專業之處置,司機則應確實熟悉通報與求援之方式及相關應變知識。 (B)緊急應變應交由警消或應變小組作專業之處置,司機則應確實熟悉通報對於應變知識之學習乃非屬必要
- 123(A)運送過程中如發生危險物品洩漏,應檢查其洩漏部位,加以適當處理。(B)運送過程中如發生危險物品洩漏,應即將車輛開回檢查。
- 96(A)車輛裝載鋼瓶等容器,倘若未綑綁穩妥,遇車輛緊急煞車或發生追撞、翻覆等事故,容易導致鋼瓶等容器掉落或衝撞地面、車輛、行人等情形,增加事故之傷害程度。(B)車輛裝載鋼瓶等容器掉落或衝撞地面、車輛
- 114(A)申請有害事業廢棄物運送,需有主管機關許可之運送車輛及文件。(B)申請有害事業廢棄物運送,不需主管機關同意。
- 88(A)海龍滅火器釋放出鹵素化合物,不會破壞地球臭氧層,目前仍在製造、使用。(B)海龍滅火器釋放出鹵素化合物,會破壞地球臭氧層,所以已被禁止製造、使用。
- 106(A)氧化性物質等是屬於著火性物質。(B)禁水性物質屬於著火性物質。
- 124(A)適當個人防護裝備,可保護作業與身體安全。 (B)個人防護裝備.只要可以保護安全即可.不必考慮是否會妨害個人之行動或身體。
- 97(A)第一類危險物質為放射性物質。(B)第七類危險物質為放射性物質。
- 115(A)一般人皆能憋氣45秒鐘,所以吸入惰氣45秒鐘尚不至於對人體產生危害。(B)一般人吸入惰氣45秒鐘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 89(A)危險物品可以其名稱、化學成份、氣味、酸鹼度、溶解度等加以辨識。(B)危險物品可以憑嗅覺、味覺及接觸加以辨識。
- 107(A)半致死劑量愈大,表示該物質其毒性愈大。(B)半致死劑量愈小,表示該物質其毒性愈大。
- 125(A)滅火時應考量有效射程距離外滅火。(B)滅火時應考量有效射程距離,儘可能接近火源,採取低姿勢。
- 98(A)載運有毒氣體時,需置備吸收劑、中和劑及防毒面具等。(B)載運有毒氣體時,置備一般防護工具即可。
- 116(A)汽車涉水後,煞車效能不變。(B)汽車涉水後,煞車效能降低。
- 90(A)使用移動式製造設備從事液化石油氣之灌裝,不得灌注於內容積在1,000公升以下之容器。 (B)使用移動式製造設備從事液化石油氣之灌裝,不得灌注於內容積在100公升以下之容器。